教養的秘密:無效管教Out,科學育兒 In,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的新世代教養術

教養的秘密:無效管教Out,科學育兒 In,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的新世代教養術
(圖片來源:pixabay)

 

打罵教育也會養出暴力小孩

說真的,我無法理解,怎麼會有專家在媽媽社群上說:「三、四歲前,怎麼打都沒關係,反正他長大後也不會記得。」媽呀!而且還很多人分享?

隨便打沒關係?我看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而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腦不是不記得,只是整理的能力還不夠成熟,無法回憶、也說不出來。但這些大量被體罰的經驗,會演變成潛在的記憶,存入皮質下,進而讓孩子可能發展出下面三種未來的人格特質:一、不自覺地模仿大人的暴力;二、因為幼兒時期的經驗,在長大後對於暴力有過度莫名的恐懼;三、越打越皮,越來越難警告,甚至有時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

至於你會問我,那我們小時候也常被打,長大也沒怎樣啊!我告訴你,現在的孩子智力更高、語言成熟,但很敏感、不耐挫、情緒同理差,這兩種比較的基準點是不一樣的,父母不能老是琅琅上口自己的那一○一套,因為教養必須要與時俱進,因時制宜。

還有家長留言說,大家都一直說不能打,才讓孩子變得這麼難教,這根本就是民粹。這樣的邏輯是有問題的。我必須說,不是不打孩子的父母,就代表沒有在教孩子;也不是沒被打的孩子,就不會聽話。教養有很多方法,要懂得軟硬兼施。

還有的家長會認為:「小時候不懂事不能打,等大一點懂了,總能打了吧!」這也是一個大誤解呀!四到六歲是「心智發展快速期」,也就是兒童的同理心發展最快速的年齡,簡單的說,這個年紀就是開始懂大人心思的重要發展關鍵。所以,當孩子一發展到這個年齡,可能許多家長都會發現,當管教越緊,孩子的反彈越大,親子間開始劍拔弩張,會讓你覺得從前的乖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管教了。

打罵,人人都不愛,而且我認為當孩子越大,越不能用打罵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因為孩子的心理越來越成熟,總是用負面的教育,有時真的會傷了親子關係,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融洽,可能瞬間就像拆毛衣一樣,輕輕一拉就沒了。

另外,也有很多家長帶著情緒管理很差的小小孩或大小孩來找我時,都會問到,為什麼也處罰了,卻越大越難控制?我都會回他們一句話:「在孩子長大的過程,如果他們看到的都只是生氣的爸媽,但看不到生氣的自己,那到底我們是要他改什麼呢?就像訂正考卷一樣,也要先知道自己為何錯,再修正成正確的答案吧!」

三歲前被打罵教養,五歲後打人的機率是五倍

根據兒童心理行為研究發現,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但不見得是立即表現出來,有時候是先烙印在腦子裡,有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例如研究發現,三歲前被用打罵教養,在五歲後打人的機率,比一般孩子高出五倍;而且烙印在潛意識裡的打人行為,跟你當下教育對孩子說「你怎麼可以打人?」相比,會讓孩子更混淆,腦袋裡產生更大的抵觸,修正行為自然要花上好幾倍的功夫!

根據二○一六年發表於〈家庭心理學〉的一篇整合分析研究指出(這是實證醫學中最高等級的研究),在剔除家暴的相關研究後,分析出家長用打的方式教養小孩,不僅沒有改善孩子行為的效果,反而會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包括:

※危害兒童的心理,甚至會產生精神疾病:體罰容易讓孩子有攻擊性和反社會性,對親密關係的認知也產生錯誤,例如會攻擊他們的父母,或可能去毆打自己的女朋友。

※認同暴力:長大後容易出現以語言或體力強制對方進行危險性行為和自虐性的行為。

※失去自信心:體罰會使孩子產生恐懼感,神經過度緊張,導致情緒異常,甚至會造成焦慮症、憂鬱症。

※使親子關係緊張、疏遠。

另外,在二○○九年和二○一○年均有研究發現,掌摑孩子會令大腦前額葉區域的灰質減少,這個腦區域主要負責判斷力和思考能力,灰質減少會造成孩子的學業表現、智力下降。

以上內容由時報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教養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