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tocksnap)
除了生理與社會動機的影響來源,我們的日常行為還受另一種強大的影響力所左右,為「自發性動機」。它們代表著我們在每日生活過程裡所追求的各種規劃、渴望、承諾與個人計劃。
它們的源頭是因人而異、獨特的。根據生理成因,我們得以將一個人的行為解釋為特質的自然展現;根據社會成因,我們得以將同樣的行為解釋為社會規範的結果。根據自發性成因,我們要尋找的是「為什麼」我們會投入這個特定的行為模式。
個人計劃是關於日常生活的事,其範圍非常廣,從某個星期四早晨一件非常瑣碎的事(例如「將狗放到外面」),到我們生命中一個勝於一切的志向(例如「解放我的族人」)都包括在內。我們可以將重點放在一件事:投入我們視為重要的計劃,能引導我們做出令人意外的行為,有時候甚至連自己也會感到意外。
讓人跌破眼鏡的行為
如果日常活動的動機來源有三種差別,那麼一個人做出自然的行為表現時,意味著什麼呢?基於生理傾向所做的行為顯然是自然的,因為它們直接反映出我們的生物需求與穩定的偏好。
人們正在做的行為與我們的期待不符,以及他們之所以有此行為,是出於性格裡的某個部分,是因為他們希望表達出某種價值觀。
以下是一個例子。想像你是一個六歲女兒的媽媽,你要為她舉辦一個生日派對,她有十五個朋友會來參加。再想像,你是個非常焦慮的內向者(就生理上來說),但是你卻深深渴望為女兒辦一個精彩熱鬧的派對,這對你而言是個核心價值。無可否認地,對一個內向的母親而言,要去玩「為媽咪貼尾巴」遊戲(譯注:一種兒童團康遊戲,原為「為驢子貼尾巴」[Pin the Tail on the Donkey])又不產生壓力是個難題,但你還是做了,而且讓每個人都玩得很開心。
這是不誠懇嗎?不是。
這是在假裝嗎?絕對不是。
但是,一些在四點鐘前來接小朋友回家的家長,可能會在走出門回家時議論,說你真的做了與性格不符的行為(第一種意義)(譯注:即做出「脫離了」原本性格的事)。在家長會或社區活動裡,你似乎總是個安靜又沉悶的人,但是這天下午你卻搖身一變,在會場團團轉,哄孩子們開心,讓家長大吃一驚。不過,你也是在實踐一項個人計劃——為女兒舉辦一個精彩的生日派對,而這完全立基於「當一個好母親」這個核心價值。因此,你同時也是以第二種意義做出與性格不符的事。(譯注:即「出於」某種理由而做一件事。)
讓我們回歸「自然的表現」這個議題。當我們看見一個男人在卡拉OK放聲高歌,唱著自己獨一無二版本的〈你認為我性感嗎?〉這首歌時,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結論?我們可能會假設這就是他的本性,他只是表現出自然的行為。也就是說,我們會假設他是個生理性的外向者。
他,以我們的詞彙來說,正在展現他對自己生理特質的忠誠。但是,若說一個人在孩子生日派對裡長袖善舞、熱情奔放(儘管我們知道她是一個生理性的內向者)也只是「自然的表現」,是否也同樣有理可循呢?拜託,這可是她愛女的生日呢!有許多眾所周知的社會性腳本可以供她使用,幫助她表達這份愛,這麼做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因此,我採取的立場是強調三個有潛在衝突的忠實形式——忠於自己的生理傾向、忠於自己的文化指示,以及忠於自己的核心個人計劃。
每一種形式都是自然的,都有令人信服的方式,它們在你生命裡會如何像一場藝術表演般舞動,對你的健康與幸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重要的是,當你反思人生時,要問這三個問題:透過追求個人計劃、展現自由特質,你會得到什麼?做出與性格不符之行為的動力是什麼?可能會有什麼樣的代價?
而人生總會不斷祭出挑戰,要我們每一個人偶爾改變方向,去拒絕我們生理上的固定特質,採用自由特質。投入自由特質的行為能獲得的另一個好處是:拓展我們的能耐。
以上內容由天下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哈佛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教你提升健康‧幸福‧成就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