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停止過度的學習

bn18wbi9iv

為了適應變化,請捨棄「自我的堅持」

◎三浦知良選手年過四十卻依然號稱「三浦國王」的理由

根據一項以二十歲至五十幾歲的商務人士為對象的調查結果顯示,人的變化對應力(面對工作模式、職場環境、國際化、僱傭型態等變化時的適應能力),一般會在「四十幾歲時達到高峰」(株式會社INTELLIGENCE HITO綜合研究所調查)。

換個角度來說,這也可以解讀成「如果在四十幾歲的階段無法適應變化,之後將會每況愈下」。

人稱「三浦國王」的三浦知良選手(職業足球),年屆四十七歲依然活躍於最前線。他的那股「喜愛足球」的熱忱,從出道以來始終沒有改變。但據說他在四十歲以後,踢足球比賽的方式卻有所改變。根據體育雜誌的報導(參閱《Sports Graphic Number 771 號》文藝春秋),他的改變如下:

• 由於瞬間爆發力和體力皆日漸衰退,為了彌補身體的衰退,開始花更多時間思考。

• 過了三十歲以後,大約每四年就會重新檢討一次踢足球比賽的方式。

• 毫不留戀過去的自己。希望配合時代、年齡和周遭環境努力調整自己。

三浦知良選手至今仍能以「國王」之姿君臨天下,或許就是因為他擁有這種「變化對應力」,「從不排斥捨棄過去的自己」,「定期自我檢討,不斷地求新求變」的緣故吧。

◎商務人士逐漸無法以「直球決勝」的年齡是四十歲

職棒投手也需要具備「變化對應力」。即使是年輕時以速球在本格派大放異彩的投手,隨著年歲漸長,球勢衰退,也不得不轉型為技巧派。

學習新的變化球以增加球種,用靈活的配球和謹慎的控球將打者一軍。有些投手甚至在轉型後成為球場上的常勝軍,因此高齡化不見得會讓選手的成績每況愈下。

我認為這些道理也適用在商務人士身上。

年輕的時候,可以靠著「體力」來應付繁重的工作。或許就像年輕的投手一樣,只要全力投出速球就能創造出相應的成績。然而,當體力隨年齡逐漸衰退時,就必須靠著智慧或組織能力等新的工作方式才能出奇制勝。

商務人士開始無法靠速球決勝(無法以體力制勝)的年齡,我認為是「四十歲」。

當然實際情況因人而異,但跨過四十歲的門檻以後,最好改變一下自己的風格。重新檢討靠蠻力制勝的方式,例如從選手轉型為經理等,務必摸索出一條通往「技巧派」之路。

◆我的行動:開始採行運用智慧或組織能力的工作方式。

請停止區分「工作」和「私生活」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可以分開思考

選擇工作還是私生活? 公司還是家庭? 想讓兩者平衡且充實,究竟該如何是好?

美國在一九九○年代出現「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想法,企業也為了讓員工同時擁有「有意義的工作與充實的私生活」而導入新的機制。例如,彈性工時、讓育兒照護者縮短工時或在家工作等都是一例。

二○○八年,日本內閣府實施「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意識調查」,統計出以下的結果(調查兩千五百名二十歲以上、未滿六十歲的男女)。

• 針對「工作」、「家庭生活」、「地域性或個人生活」部分,理想生活與現實生活一致的人僅占百分之十五左右,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偌大差距。

• 以「工作」優先為理想的人,雖然不超過百分之二.○,但現實生活中約有半數的人以「工作」為優先。

• 若要為自己的「工作生活平衡度」打分數,四十歲到四十九歲的人平均分數是五十一.二(滿分一百分)。

若說「工作」與「生活」是否取得平衡,現階段的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不過我個人認為,「工作與生活本來就不可能取得平衡」。理由是因為「『工作』與『生活』真正充實的人,不會只為了這兩件事情而活」。

◎與其講究「工作生活平衡」,不如追求「美麗人生」

事實上,我覺得「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句話的表現方式有點奇怪。為什麼呢? 因為既然我們已經把人生中的許多時間貢獻給工作,又怎麼有辦法把「工作」和「生活」切割開來思考呢? 就這層意義上來說,我認為改稱「美麗人生」應該會比「工作生活平衡」更為恰當。

舉例而言,假如你的第二個孩子即將誕生,但生下來的寶寶是「雙胞胎」,於是你們夫妻一時之間不得不同時照看三個孩子。此時,如果你的工作剛好沒那麼忙的話,早點回家幫忙太太應該會是比較恰當的選擇吧?

反之,假如你工作上正好在進行一項重要的專案,而孩子的事也稍微安頓下來了,那麼你最好把家務事交給太太,回頭專心忙自己的專案。

假如碰到家庭工作兩頭燒的緊急狀況,似乎就有必要考慮「第三種選擇」,像是把孩子托給夫妻之中任何一方的父母等。

◎請隨時變換重心

一個人一天被賦予的時間就只有二十四小時。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把那些好像有在做事的時間翻過來看就會發現,當中也有很多時間什麼事情「也沒做」。所以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場面,必須時時配合「家庭」與「工作」,隨機應變地調整重心的位置。這就是實現「美麗人生」的重要秘訣。

◆我的行動:為了實現「美麗人生」,把「工作」視為「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摘自麥田/ 嶋津良智 《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停止過度的學習,只要做對5項,人生就會開始改變

圖片來源:stock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