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從臺灣飛翔:一個角落也不遺忘

city-980893_640

給予耄耋鶴齡一把手
照顧銀髮族,預防勝於治療

臺灣即將於十年後邁入超高齡社會(意即一個國家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20%),衍生的問題,除了老年照護之外,如何促進銀髮族的健康,讓他們能更愉快且充滿信心地面對社會,實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直是林芳瑾基金會努力的課題之一。

不過,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加劇,長期照護的需求,眾多的議題,包括居家服務照顧與補助,促進老人長期照護的生活品質與尊嚴,在基金會的多年努力下,早已透過各種專案陸續實施中。此外,譬如獨居老人或失智老者以及深居簡出的貧困長者,其健康問題與需求,也始終被關注,基金會不僅提供生活上的援助,亦考慮到維持獨居及弱勢老人的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

因此,從弱勢家庭與老人營養午餐專案、「慢慢來,我等您」銀髮族照顧服務計畫、老人個案心理諮商暨團體輔導活動計畫、失智症長者團體服務方案及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服務方案、單身長者社會支持工作坊、三芝區圓山里老人關懷活動等等,只要有需求、確實需要幫助,都在規劃範圍內。
更重要的是,在伸出援手的同時,如果有其他的需求,基金會亦會積極提供協助,譬如針對弱勢家庭學生成立助學專案,獎助學金、營養午餐之外,並有家庭課後輔導專案,進一步維護家庭功能。

活得健康長壽,關鍵在於預防勝於治療

在社會上,有太多隱藏在角落的弱勢,政府的資源雖然有介入,民間協助也不少。但對他們而言,這樣就夠了嗎?所有的協助,就是他們所需要的嗎?

特別是對於年老體弱的銀髮族,過去他們可以藉由同居的家庭結構,親人的協助,解決許多生活上的難題。如今,一個人寡居,經濟上的拮据,再加上生活上的挫折,讓他們面對了比過去多更多的考驗。對於這些,很多時候,我們都必須賦予更多的關心與關注。

財團法人新北市大樹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新北市板橋海山公共托老中心主任常繼步,曾於民國98年9月到102年6月擔任基金會主任,談到此,不禁肅然道,在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同時,衍生的問題愈來愈多,尤其是銀髮族的居家照護。「在歐美,平均臥床的時間約在2到3年左右,而臺灣卻可長達7、8年左右,甚至到10年。」這樣的數字背後,顯示的,除了是龐大的經濟負擔、醫療及照護問題外,他強調,更重要的是「預防」。

歐美隨處可見的運動健身習慣,不管是跑步、游泳、上健身房,都是在維持良好的體能,促進身體的健康。另方面,銀髮族面對疾病的態度,大都是朝向積極復健,盡快恢復健康的思維,如果狀況不理想,則以和緩照顧,不作積極性的侵入性治療。

「換句話說,不是以延長壽命為最重要的考量。」談及此,常繼步正色道。他說,在臺灣有太多家屬是以延長老年人壽命為主要選項,可能是為了退休金、補助金,或者其他因素,總之,就是不管怎麼樣,務必要維持那「一口氣」的存在,因此加重整體醫療系統的負擔。

所謂預防重於治療。尤其當臺灣正逐步邁向超高齡社會之際,國民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比率迅速攀升,正視高齡長者的健康問題,已是刻不容緩之勢。
然而,根據內政部在民國95年公布之「中華民國94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中指出,臺灣地區老人自82年起,健康狀況良好比例占45.41%,此後逐年降低,至94年僅達33.44%,而生活活動無法自理者,則是從2.99%增加到7.12%。在最新的數據中,103年10月衛生福利部(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每5年公布一次)的調查中,日常生活活動自理有困難者已達到20.8%。

種種數據顯示出,台灣老人健康狀況不佳有上升的趨勢,且益嚴重。為了高齡長者可以活得健康、活得長壽、活得快樂、活得有尊嚴,必須從根本去扭轉一般人的觀念。

對此,基金會舉辦了許多促進健康的活動和講座,譬如元氣長生營養教室。透過在社區舉辦營養教室的方式,吸引民眾參與,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兼顧健康理論與實作。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或是當季的食材,讓長輩們吃出健康與營養,另方面更奠定正確的健康概念,了解新鮮食材的重要性。當然,如何根據銀髮族的生理變化及營養需求,降低膽固醇、脂肪,增鈣、增加纖維素的飲食攝取量,都是上課重點。

總之,就是藉由課程的參與,使社區中的銀髮族學習健康與營養知識,一方面是預防營養不良與脫水等狀況發生,進而提高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質。另方面,也是在於延緩高齡者開始使用長期照護服務時間,以降低照護需求,節省長期照護相關花費。

人力的援助,志工不可或缺

對基金會而言,只要行有餘力,就會做得更多,而且都會留意到很多人不會注意到的細節與狀況。

曾經,在常繼步接觸的案例中,有位高齡90幾歲的老婆婆,因為獨居且行動不便,是社工固定探訪的對象,社區中也有許多人伸以援手,各方捐贈的物資亦是源源不絕。可是當基金會接到相關訊息,說明老婆婆的狀況時,基金會還是特地派人前去查看。

回憶起那天探訪的狀況,常繼步神色一黯。「我還清楚記得,那是個下雨的日子,天氣很冷,應該是冬天吧!」老婆婆的先生是警官,所以有得到公家配發的宿舍,先生過世後由於仍有警眷的身分,故仍可繼續住在原宿舍中,但房子年久失修顯得十分殘破,再加上老婆婆雙腳不良於行,已無法自行下床,所以生活起居都需要靠志工及居家服務的人員協助打理。

「一走進去,味道就非常刺鼻……」常繼步說,客廳很大,卻是沒有什麼陳設,走到房間,才發覺老婆婆一個人躺在床上。床四周擺滿了插根吸管的寶特瓶,還有一個個的便當,有的很明顯已經放了一段時間,味道發酸。但更令人鼻酸的是,老婆婆蓋的棉被又厚又濕,可以看出棉被上沾滿了排泄物等髒汙。

老婆婆的處境,讓人不忍。可是堆放在牆邊的物資,譬如奶粉、泡麵等,亦說明了她還是有人在「關心」。「知道嗎?在老婆婆那,我甚至還看到兩個全新的輪椅,都沒有拆。問題是,那些協助、那些物資是老婆婆需要的嗎?是她用得上的嗎?」常繼步不覺皺眉、搖頭。

「很明顯的,不是缺物資、缺協助,而是需要有人來幫她。她缺的是人手!」

其實,這也正是目前臺灣許多銀髮族所面臨的困境,社會結構的改變,過去賴以為助的親人,因為工作、生活的忙碌,再難兼顧到長者。政府資源的協助、社工的介入,只能解決一部分的問題,但更多的獨居老人,面臨的是無法生活自理的重大難關。

當時,常繼步一看,馬上先找志工幫忙,協助老婆婆清理環境。接著,探尋適合的照護單位,每天固定派人,協助老婆婆處理生活上的事務。「先把最重要的事情解決,然後一個個處理。能幫忙的先幫忙,力有未逮之處,尋求其他機構的協助,幫忙轉介。」

投其所好滿足所需,提供真正的幫助

常繼步強調,在社服系統中,幾個主要領域,包括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婦女、身障等,議題眾多,所需的相關資源也不同,很多時候必須仰賴大家的互通有無,相互協助,才能針對個案提供最適當的協助。相對地,也能避免資源的浪費。

他進一步說明道,「這社會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但也有不少懂得利用政府、社會資源的人,到處尋求協助。在某方面來說,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更易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反而得不到協助。」因此,透過與公部門的聯繫,與民間社服單位的互通有無,可將資源分配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更重要的是,提供個案真正需要的資源與協助。

當然,在這過程中,基金會也不會囿於自身發展,侷限在某些方面的資源提供而已。譬如在協助銀髮族時,很多時候也會觸碰到其他議題,與孫子居住在一起的隔代教養,甚至還延伸到學校,發掘出另一層的議題。

「我記得,當初老梅國小的校長,他對孩子、教育的用心,就很令人印象深刻。」他說,老梅國小有不少家境清寒或是隔代教養的孩子,為了鼓勵那些孩子用功上進,他發展出一種進步一名就送貼紙的獎勵方式,集滿多少,就可以到當地便利商店換取獎品。接著,在一個固定時間後,便利商店再和學校結清金額。
「對那些孩子而言,便利商店的東西可是比什麼獎勵還好,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根據集滿的貼紙自由兌換等值的商品,當然就非常高興囉。」常繼步說,如果提供的協助是「投其所好」、「投其所需」,那就是非常值得而有效的方式。

也因此,在基金會提供的各種資源中,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專案,都非常注意這項原則。

關注被照顧者,擺脫身心壓力

此外,在銀髮族的照護領域中,基金會也注意到了另一項重要議題。在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之際,家中如果有需要照護的老人時,通常第一個想到的「最佳人選」都是家庭成員,但誠如日本社會學家藤田孝典所指出的,因此衍生的問題很多,特別是對主要照顧者。

在政府資源不足,相關社會福利設施不夠完善的種種因素下,擔負起主要責任的家屬,在必須照顧家中長輩的情況下,社會地位日漸低落、經濟能力下降。久而久之,勢必承擔極大的精神壓力,甚至從精神衍生出很多身體上不適,頭痛、心悸等,諸多莫名的病症因而產生。

其實,「家庭照顧者」不只是為了家中長輩,包括身為父母的長期照顧智障或腦麻的孩子。也可能是為人妻或人夫,照顧因意外失能的配偶。不論年齡和性別,只要長期照顧因年老、生病、身心障礙或因意外而喪失功能的家人,就是所謂的「家庭照顧者」,亦是需要被關注的對象。

在內政部長期照顧制度規畫小組的估算中,臺灣在高齡化社會的發展中,光是93年需要長期照顧的人數,就已經超過51萬人。而目前身心障礙民眾的主要照顧者中,即有四成罹患輕重程度不一的憂鬱症,更需令人注意的是,臺灣照顧親人的平均時間,亦長達十年之久。時至今日,根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估,臺灣的家庭照顧者已超過60萬人。

試著想想看,這些為數不少的家庭照顧者,通常沒有薪水,而且不管工作時間多長、多辛苦,這些勞務,通常都會被視為理所當然。再加上沒有工作、沒收入,為家庭中的經濟依賴者,想當然耳,家庭地位也會相對降低。甚至到最後,成為藤田孝典口中,目前日本社會中的「下流人士」。那如果是一邊上班,一邊負擔照顧責任的人,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奔波,身心壓力亦是不輕,長期下來,勢必無法兩相兼顧。

更重要的是,家庭照顧者原本是以愛為出發點,對於父母則是孝順,可是時間久了,當面對久病纏身的被照顧者,不管是中風、失智,情緒本就管控不佳,再加上身邊的人不免只關注在被照顧者,忽略了照顧者其實也有被了解與同理對待的需求時,就更容易引發問題。

透過團體分享,開發自覺需求

照顧者的心理狀態,其實也會影響到被照顧者,這是環環相扣且相互影響的重要課題。因此長期以來,基金會一直有留意到這方面,很常被社會大眾所忽略的一環。希望透過有系統的課程與活動,漸進式的幫助家庭照顧者們建構具有互助力量的資源網絡,讓他們在愛家人的同時,也能夠被理解照顧工作的辛苦,並且得到支持與資源。

民國101年,基金會首先擬定第一階段的家庭照顧者生活品質計畫,為維護失能者的照顧品質,並協助家庭照顧者喘息與成長,希望藉由團體工作,支持家庭照顧者的情緒與壓力的紓解,並使其於團體中凝聚團體意識,建立具互助力量的支持網絡。另方面,也透過在團體中分享經驗的同時,嘗試開發其自覺需求。
截至目前為止,在臺灣一般社會大眾比較會注意到的,依然是被照顧者的需求,以及他們的身心發展,在政策的規劃面上,亦是如此。可是隨著愈來愈多發生在高齡化社會中的家庭不幸事件,譬如最早進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甚至發生高齡孩子在照顧父母時,不耐長久堆積在身上的壓力,最後選擇和被照顧者一起放棄。諸如此類的人倫悲劇,在在凸顯了照顧者希望得到喘息,希望得到協助的重要訊息。

在基金會的規劃中,照顧者不僅能舒展平日的照顧壓力,根據事後統計調查,更可知參加者有80%以上能藉此在團體中獲得正向力量,增加自信心與增強自我權能。除了可協助已產生困難的家庭照顧者改善問題外,更可促使參加者在團體治療課程結束後,日漸擺脫憂鬱、焦慮、負荷、壓力等陰霾,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快樂人生。

透過協助,獲得最適當幫助

在超高齡化社會來臨之際,不可否認地,會對愈來愈多的家庭產生衝擊。如何選求協助,如何透過資源減低家庭隨之而來的重擔,不僅是很多人關心的重要議題,更是關係著一個家庭的興衰。

目前,除了各縣市均設有社服單位可提供協助外,民間也有很多的社服機構。如果不知道如何尋求幫助,可直接打電話給當地公家機構的社服員,他們是最了解的一群,自然,也可以透過他們的協助,獲得最適當的幫助。

常繼步強調,在此同時,也不要忘了善用各地社服單位所提供的資源,透過輔助運動器材強化身體健康,參加醫療健康講座充實相關知識,「總之,預防勝於治療。平時,就要注意營養和健康,維護身體機能。生病時更要注意復健,謹記,運動、健康、營養三管齊下。」

 

本文授權刊登自時報出版/ 戚文芬 《愛,從臺灣飛翔:一個角落也不遺忘

taiwansdsd愛,從臺灣飛翔:一個角落也不遺忘

作者: 戚文芬
出版社:時報出版

圖片來源:Mitt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