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連結:用設計創造有同理心的社會

L12V3J7QAD

連結斷裂:「社會性死亡」

以人類的觀點來看,連結感可視為一種人權。對一個羅馬公民來說,被驅離城市、流放邊疆,可說是僅次於處死的重刑。「活著」的拉丁文是inter hominem esse,字面上的意思是「身處人群」,而「死亡」的拉丁文則是inter hominem esse desinere,也就是「無法身處人群,不再身處人群」之意。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在演化過程中,我們對社會關係的理解與渴望已深深烙進我們的DNA中。

「當人們失去連結,他們就有被社會孤立的風險,他們在別人生命中的影響力也會就此消失。」這種情況稱為「社會性死亡」。用德國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的話來說,「社會死亡」的人們就等同舊而無用、隨手可丟的廢棄物,意謂著個人喪失社會角色與地位,被社會邊緣化,同時被社會視為死亡的現象,不論你實際上是生是死。社會性死亡也代表社交生活的缺乏—缺乏興致、親近、關懷與相助—而深受其害的人則被化約為一個求助無門的對象,而非擁有自主能力的個體。

老死所帶來的疏離和貶抑,實為現今這個追求長生不老的後現代個人主義社會的陰暗面。這些負面觀點導致老人、病人與垂死之人遭到邊緣化,進而與他人漸行漸遠,甚至在生理死亡降臨之前,先遭遇社會性死亡,活得好好的人卻被當作亡者、逝者看待。我們不再像古早年代一樣熟悉死亡;我們不再自然地面對死亡、疾病與老化。我們努力想讓自己遠離這些生命之必然,同時卻也把患病、垂死、衰老的人群推向連結斷裂的危機,讓他們獨自面對人生三大轉折期。

有時候,我們也會想要主動切斷連結。現代社會中,很多人時時刻刻都在與人連結──有些透過手機和網路遠距交流,有些則實體面對面見面,例如在辦公室辦公時、在酒吧喝咖啡啤酒時。連結太密集,有時候反而讓我們抓狂。因此有些人偶爾會選擇暫時和他人切斷連結,買張機票飛往遙遠的目的地,遠離網路、手機和其他人。決定權在你。

然而,由於退休、痛失摯愛、疾病這三大老年變故的關係,有些人是在非自願情況下被迫切斷社會連結,面臨社會性死亡的風險。在面臨重大轉折時,若有大型社會網絡支持,將能有效降低血壓、心跳、膽固醇,同時能減輕壓力、增強免疫系統。孤寂感可視為個人缺乏社會支持的感受。荷蘭研究顯示,即便提供的實質支持(practical support)偏少,增加情感上的支持(emotional support)便能使老人的孤寂感降低,同時也能降低死亡率。

所謂的孤寂感是指一個人經歷不愉快或難以接受的感情斷交,或是和對方交情變差時,所產生的主觀感受。孤寂感降低、較多的情緒支持和死亡率的降低具有正相關。

孤寂感可視為一種「隱性」疾病。受孤寂感所苦的人有較高機率產生憂鬱、運動不足、飲食習慣不良的現象,導致他們更容易染上感冒、流感等常見疾病,或甚至是更嚴重的疾病。

人年輕的時候,孤寂多半是個性使然。但老年人的孤寂往往是由各種因素造成的:失去伴侶、社交網絡萎縮、退休後生理健康衰退等。孤寂感的肇因大致可分為三種:個人因素(自我想法)、人際因素(和他人接觸)與社會因素。

孤寂感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舉足輕重,這是因為缺乏了與他人的連結,我們就沒有外在動力來激勵我們恢復健康。缺乏外在動力也會消弭我們的內在動力。單是生病和寂寞相加就可以很嚇人,我們會開始懷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懷疑自己是否有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有價值的事物,或是懷疑我們某天夜晚過世後,會不會沒人想念。沒有人想要被遺忘,但孤寂感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早就被忘得一乾二淨。即使我們最愛的親人或朋友剛來探訪不久,殘餘的孤寂感仍會流連腦中;我們太渴望他人陪伴了。由於寂寞和疾病的關聯是如此密切,許多癌症中心都設立了探視系統,以幫助病人舒緩孤寂感,努力對抗攸關生命的重病。

 

本文授權刊登自遠流/ 莎賓娜‧維德伍, 迪克‧梵蒂可, 湯瑪士‧哈瑪雅各森, 米亞‧皮埃爾, 安娜‧艾薇里, 亞斯柏‧隆德 《創造連結:用設計創造有同理心的社會

sdsd1232sdsd創造連結:用設計創造有同理心的社會

作者:莎賓娜‧維德伍, 迪克‧梵蒂可, 湯瑪士‧哈瑪雅各森, 米亞‧皮埃爾, 安娜‧艾薇里, 亞斯柏‧隆德
出版社:遠流

圖片來源:stock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