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生命最真實的力量:一個諮商心理師的修練筆記

0MJ0BJTY83

長出內在的力量

一個人若能夠長出內在的力量,未來即使面臨從未經歷過的困境,他依舊擁有去面對挑戰的意願與勇氣。

喊暝老師的鼓勵

從國小畢業到現在將近二十年,經過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國小與國中畢業簽名冊上除了同樣會有人寫著「勿忘我」、「一帆風順」、「百事可樂」之外,「喜歡的人」、「暗戀的人」(我記得當時完全無法分辨這兩者到底有何差別? )、「幸運の色」、「最愛吃の食物」(而且還硬要寫日文),至今依然還是最熱門的題目之一。

前陣子有位國小六年級的小朋友在結束諮商的那一天,也拿了本畢業簽名冊邀請我簽名和留資料。寫紀念冊對於經常和國中、國小學生混在一起的我一點都不困難,但是當我寫到「影響最大的老師」這一欄時,卻讓我放下筆來思索許久,努力在腦海搜尋這二十幾年的求學生涯裡,到底哪一位老師對我的影響最大?

「影響最大」這個詞有點兒模糊,是指相處最久的? 印象最深刻的? 最愛處罰學生的? 還是最令人害怕的呢?
想了很久很久,我終於提起筆在花俏的紀念冊上寫下了一個好久沒有提起的名字。
他是我國中三年的數學老師──韓敏榮,我們給他取的綽號是「喊暝」(台語:作夢)。

喊暝年約五十幾歲,上課總是講台語,我猜他最大的嗜好應該是喝酒,因為每次經過他身邊都會聞到一股濃濃的酒味,而掛在臉上那一顆碩大的紅鼻子大概是他每天都宿醉的最佳證據。蒼白的方正大臉、紅鼻子,搭配上他那一頭灰裡透白的捲髮,我覺得像極了霹靂布袋戲裡的萬年甘草人物「秦假仙」。

喊暝上課有他一貫的特殊步調,他經常會將簡單的原理解釋很久很久、有時卻又將困難的公式推理瞬間秒解完畢。有時候課堂會呈現一種求不出答案的死局,弄到後來才發現是他計算錯誤;有時候上了半天才發現他帶錯課本、上錯進度;偶爾他也會夾雜一些像是笑話的內容,說完之後自己在台上哈哈大笑,等到台下的我們意會過來時,他已經又兀自進入下一個題目的講解。

簡單而言,就是我們經常聽不懂他在教什麼。聽不懂,就乾脆不聽。

我們這幾個有在外面補習的同學,經常在補習班就寫完他接下來才要教的進度,或者在那裡補聽上課沒聽清楚的部份,所以在他的課堂上就常常閒得吵鬧起鬨,當他大發雷霆時,我們又理直氣壯拿出早就寫完的習作讓他無話可說。

「等他教會我們根本都不知道是民國幾年了。」說實話,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很懷疑,這個天天爛醉如泥的老人能夠走對教室就很了不起了,怎麼可能會把數學教好?

班上功課好的學生大致上分成兩類,一種是天資聰穎型,也就是所謂「贏在起跑點」那一種,這種人本身理解能力就很好,只需稍稍用功成績就會很嚇人;另一種則是後天補足型,這一類人資質也不錯,經由相當程度的努力之後也能有不錯的表現

我們這一群有四個人,每次考試都全校第一名的王少偉當然是前者,輪胎和舜仔屬於後者。很無奈地,很會耍嘴皮子不代表很會考試,我則是歸類在「即使很努力,一不小心還是會搞砸」,或者「即使很努力,還是要靠運氣才會考好」的那一型。

雖然我們平時在班上自成一團,做什麼事情都混在一起,但面臨比較考試分數的時候,再好的朋友還是免不了相互競爭。

放學時間,其他三個人聚在我的座位前開始比較這次月考的數學分數。

「一百。」王少偉稀鬆平常。
「九十六而已。」輪胎聳聳肩。
「九十六,打平。」舜仔兩手一攤。
「欸~換你了。」王少偉推了我一下。
「……」我不發一語。
「幾分啦? 說出來大不了被我們笑一下而已啊,被笑一下又不會死。」輪胎一貫的風格此刻聽起來格外機車。
「有超過一百分嗎? 我是說,三次加起來。」舜仔憋住上揚的嘴角。
「……」我板著一張臉。
三人看到我完全不想搭話,一會兒之後只好沒趣地背著書包先走人。

等到所有人離去,我依舊獨自坐在教室裡,握著手裡那佈滿紅字、不及格的數學考卷,心裡滿滿都是挫折與困惑。

到底在搞什麼東西! 人家上課耍嘴皮子我也一起耍、人家嗆老師我也跟著嗆聲,結果人家考得很好,我怎麼就考個鬼見愁的分數?

該寫的習作和參考書都寫了、該背的公式也背了,課堂上沒聽到的進度,在補習班也都很認真補回來了不是嗎? 可是考卷上的題目我怎麼就是解不出來? 再這樣下去,大概連要上高中的機會都很渺茫……。

癱坐在座位上狂抓頭髮,除了自責還是自責。

「怎麼了? 」喊暝抱著一疊作業經過教室時看到我在裡面發呆,於是走進來問。

「老師……請問,我的數學要怎樣才能考好……? 」鼓起勇氣,生平第一次用這麼尊敬的語氣對喊暝說話。一個學期連三次的數學月考都不及格,而且一次比一次還慘烈,這時候就算被嘲諷也無所謂了,誰叫我平常對他這麼沒禮貌。

站在我身旁的喊暝沒有立刻回話,我也不敢抬起頭看他。喊暝身上淡淡的酒氣與冗長的沉默在空氣中凝結成一種奇怪的氛圍。

「誰叫你時常把自己弄得瘋瘋癲癲……」幾秒鐘過後,喊暝開口。

果然,跟我想的一樣,問了也是被嘲諷而已。

本來嘛,考試這種事情就是各憑實力,沒有人家聰明、又不比人家努力,上課還喜歡講話吵鬧,這種學習態度怎麼可能拿到好分數? 拿不到好分數的原因很明顯是出在我自己身上,而我居然還不知羞恥地問喊暝要怎麼樣才能考好?

想到這裡,原本低著的頭壓得更低了。

「很可惜,」喊暝出乎意料、溫和而委婉慢慢地說:「你剛升上國中時我最看好你。」、「你做事情很細心、也很有定力。」、「很多老師都在私底下稱讚你。」

「啊? 」我楞了一下,抬起頭訝異地看著喊暝。

我有聽錯嗎? 喊暝竟然沒有利用這個機會狠狠罵我一頓,反而是告訴我,其實我只是不夠努力。

「天下武功,唯二心法:謙遜、勤奮,所向無敵。」他用充滿鼓勵的語氣接著說:「你要是真有心想學習,以後上課好好聽,有不懂的部份放學後我會再教你。」、「你不缺實力,只缺決心和努力。」從喊暝口中說出來的話一個字一個字鏗鏘有力地傳進我的耳朵。

印象中,當喊暝講出這些話時,身後金黃柔和的夕陽映得他老人家看起來智慧無邊、法喜充滿。

「我知道了! 謝謝、謝謝老師! 」不知道是從哪裡灌入體內的希望感,我收起挫敗的表情、雙手用力握拳,在心裡對這位長者徹底改觀,也決定從此要洗心革面、好好聽課。

人就是這樣,很多時候只是需要一些真誠的鼓勵,往往就可以讓他們再度充滿面對挑戰的勇氣。

長出自己的內在力量

結果,喊暝根本是騙人的。

因為後來放學去辦公室找他問數學時,他都不在,我猜他八成又是衝去喝酒了。我當場怒下毒誓「自己的功課自己救」,下定決心徹夜努力讀書、上課專心聽講。就連另外三個人在吵鬧時,我也反常地努力跟著在台上解題的喊暝同步計算與推導公式,即使他們怎麼揶揄,我都無動於衷。

雖然喊暝下班後還是一溜煙不見人影,但是他那天下午的一番話卻徹底翻轉了我的學習態度,也對自己以前在許多老師課堂上胡鬧的行為感到萬分愧疚。接下來幾次段考的成績即使依舊無法與李少偉他們相比,但卻也一次比一次進步許多。終於在幾個月後,我順利通過推甄考試,錄取屏東高中。

畢業典禮當天,我沒有特地去找喊暝道謝,就連畢業紀念冊也沒有請他簽名。現在想想,或許當時是因為要直接面對他,自己心裡還是有許多的愧疚吧,反正以後在路上還是會遇到,那時候再道謝應該也可以。但是許多事情當下不做,後來也就沒了機會。十幾年後偶然聽到別人提起他時,得知他老人家已經到另一個世界去了。

喊暝的一番話不只讓我有勇氣去面對當時已經病入膏肓的數學,也默默影響著我後來在教育與諮商工作中對「人」所抱持的態度。不管那天下午他對我的鼓勵是發自內心,還是純屬路過的舉手之勞,但他願意特別去關心那個獨自坐在教室裡懊惱的我、不批評我所提出來的問題,甚至在我挫折的時候幫我看到我身上的正向能量,然後傳達出對我能力的信任。雖然他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哪些題目該用哪些解法,但光是他那一番話就夠我再次長出願意面對挑戰的意願與能量,甚至影響了我的學習態度。

諮商心理師努力的方向也是如此。

很多人或許會很好奇心理諮商到底是在做什麼? 跟國、高中時代的輔導室一樣嗎? 為什麼接受諮商之後好像就會過得比較好? 是不是諮商師會幫人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 在那關起門來的諮商室裡究竟都進行著什麼事情?

其實大部份的時候,心理諮商並不是直接去幫助個人解決問題,而是協助個人去覺察自己習慣用哪些方式來面對問題? 是逃避還是迎接挑戰? 自己是否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重複使用一些失敗的方式? 自己的身上又有哪些解決問題的正向能力? 換言之,諮商師重視的是陪伴個案長出面對挑戰的勇氣,以及解決問題的意願與能力。不過這個概念說起來容易,實際要落實卻是困難重重。尤其是新手心理師。

怎麼說呢?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幫助別人的概念,看到別人有困難,伸手援助是理所當然的美德。而今成為一個助人工作者,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當然更是責無旁貸。然而,讓新手諮商師感到挫敗的往往就是「無法幫個案解決問題」,尤其是看到個案一開始懷抱著希望進入諮商室,後來卻因為問題無法得到解決而喪氣地離開。這對於充滿熱血、初試啼聲,想要將課堂所學都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新手心理師而言,這時候很可能會覺得自己無能而感到挫敗與自責。

「一定是我能力太差所以無法幫上他的忙……」、「他應該對我很失望吧? 他下次還會想來找我話嗎? 」、「沒幫到他的忙,剛剛真的是浪費了他一小時的生命」、「唉,我是不是要考慮放棄當心理師呢……」看到帶著失望走出諮商室的個案,各種愧疚與對自己的質疑頓時湧上心頭。

不只是新手心理師,對於許多老師及家長而言,或許在教養和輔導上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挫折。

可是,我們有辦法幫忙解決所有的問題嗎?

個案因為欠下大批債務鬱鬱寡歡而前來諮商,此刻如果龐大債務可以還清,相信諮商師什麼都不必講,個案的憂鬱情緒肯定會立刻撥雲見日。既然這方式如此具體有效,那麼你要幫他籌措這筆鉅款嗎? 如果個案是因為沒有來得及向過世的重要他人道歉而悔恨不已,難道你有辦法找到一台時光機,讓他回到過去完成那不可能的任務嗎? 更嚴重的情況是,若個案曾經遭受過性侵害,難道我們能夠阻止那曾經發生的不幸嗎?

不,當然無法。而且更殘酷的是,人生當中遇到的問題不只千奇百種、處理不完,有些甚至連你拚了命也解決不了。既然如此,身為助人工作者、教育者或家長的我們難道只能兩手一攤、仰天嘆氣?

不去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原因不只是因為問題的類型千變萬化、困難重重,而是因為諮商的目標是要幫助個人長出面對問題的勇氣、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接受挑戰的意願。如果我們習慣性地去幫對方解決他的問題,雖然可能讓對方暫時鬆一口氣,但他並沒有機會去經歷他該經歷的壓力,沒有機會嘗試他該嘗試的方法。往後再度面對類似的困境時,他依舊只能愣在那兒,等著另一個救星來幫他處理問題。

不平凡的困境,往往才能造就出不平凡的能力。

一個人若能夠長出自己的內在力量,未來即使當他面臨了從未經歷過的困境,他依舊會有去面對挑戰的意願與勇氣,更重要的是: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有能力去解決問題,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時(心理學稱之為自我效能1),他的自信心也會跟著提高。

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或許就是當自己覺得擁有完成某些事情的能力吧。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喜歡看勵志書籍和偉人傳記的原因,因為看完之後會覺得被鼓勵,自己好像也可以像故事裡的人物那樣打破某種自己原本認為無法動搖的限制,然後去完成某些事情、累積一番成就。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想法讓自己覺得擁有繼續面對未來的希望感,而希望感也正是支撐著人們在這個世界努力生活,勇於面對挑戰上最重要的信念之一啊!

心理諮商小教室

1•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個人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去面對所遭遇的困境,或者認為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些事情的程度。一個自我效能高的人,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即使未必擁有許多的資源,但他卻願意去嘗試與挑戰,也因此可能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而這樣成功的經驗又有助於提升個人內在的自我效能感。

 

本文授權刊登自聯經/  胡展誥《遇見,生命最真實的力量:一個諮商心理師的修練筆記

圖片來源:stock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