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雙贏:父母釋放壓力,孩子更有能力!

children-597471_640

父母的壓力

孩子的成就,是父母的驕傲。父母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在競爭中領先,父母會感到較有信心。不過,這樣也容易導致父母將孩子逼得太緊。

在現代教養文化中,父母希望為孩子提供各項領先優勢,也因此會感到壓力十足。他們擔心如果不這樣做,孩子的學業、成長、體育、社交等各方面都可能會落後,所以努力幫助孩子,希望孩子在班上名列前茅、成為球隊的王牌、交到好朋友。

父母希望孩子有自信、喜愛自我,便使勁鼓勵孩子去接觸不同的事物。舉例來說,如果孩子的程度中等,為了讓孩子成為班上成績最好的那一群,他們會讓孩子上家教課;如果希望孩子成為球隊中的王牌,便讓孩子去做個別訓練。甚至,父母會精心策劃活動,像是昂貴的生日聚會。這麼一來,其他孩子才會變成自己孩子的朋友。

但是,這些父母的期待,真的符合孩子的能力、期望與個性嗎?不,這樣的過度期待,反倒常逼得孩子在某些方面超出正常發育的期程,因為沒有孩子可以在每一方面都拔得頭籌,其結果便是無法達成父母的期望。而這一點,可能會讓父母感到失望,孩子自己也會覺得失敗。

雖然父母通常不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十項全能,但是孩子可能會認為父母希望他們樣樣頂尖。因此,以下這樣的事情時常發生:

瑪麗是個好學生(成績B +至A-),她學了五年鋼琴,也是壘球隊的捕手。有一次,她帶成績單回家時,父母與她討論成績,想看看怎樣才能將她的成績由B+提升到A。

某個週末,瑪麗的父母對她說,有個比她小三歲的男孩演奏了一首難度很高的曲子,他們對這男孩的技巧感到非常驚訝。雖然她父母提到這男孩的目的,並不是想讓她感到難過,卻還是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而後,下一場壘球賽,因為瑪麗的兩次失誤,讓敵隊獲得兩次跑壘機會,她的教練只好告訴她,下週需要做些額外的練習。

──達琳博士&羅恩博士

來和我們諮商的兒童與青少年,時常聊到家中長輩所帶給他們的壓力,這都足以證明,父母推著孩子取得領先,其實是個相當誘人的陷阱,因為如此一來,便可以「給」孩子提供所有優勢。殊不知,想幫孩子做到最好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被孩子解讀為「你不夠好,你必須更好」,從這之中,我們不但看到父母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壓力,也看到了父母希望成為完美父母的壓力。

壓力陷阱──超前的誘惑

父母因為想盡早為孩子提供所有優勢,而倍感壓力,不論是教幼兒閱讀,或是還不會走路就開始上音樂課,只要一聽到其他父母讓孩子上新的課程,就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為孩子做得不夠周全,而質疑自己教育理念的模式也自此展開。

許多父母一開始是這麼想的:「我只是希望孩子快樂」、「我希望他們發展自己的興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長處」,到後來卻演變成「我應該要開始找幼稚園了」、「我應該幫孩子安排外語課程」、「孩子現在三歲了,應該要開始上音樂課了」。

教養孩子的責任重大,父母需要細心地替孩子做出許多決定。因此,在許多情況下,父母會質疑自己的決定,或是拿孩子的能力來跟其他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相比,這就是父母會落入的壓力陷阱。

如果別的孩子所做的事情看起來比自己的孩子更超前,或是得到更多讚賞,這個教養陷阱就更誘人了。例如,對於孩子該參加什麼樣的課程,父母會有不同的設想:去上以課業為主的幼兒園,而不是以遊戲為主的幼兒園;參加競技體育團體或「俱樂部」,而不參加娛樂性質的球隊;選擇獨立研究課程,而不選擇普通課程。即使孩子在這些課程中表現得不好,父母也會假設他們比其他沒有參加這些課程的同儕更有天分、表現得更好。不論孩子現在幾歲,父母都一直承受著這樣的壓力,而這也讓父母陷入逼著孩子前進的陷阱中。

為了避免落入上述的壓力陷阱,讓父母了解自己所承受的壓力是很重要的。況且,這些壓力不該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只想和朋友玩、做些他們自己選擇的活動。此外,大多數的孩子並不會考慮到課程的內容是否豐富。

沒有任何父母會知道所有育兒問題的答案,因此,對於自己所做的育兒決定是否正確經常存疑,拿自己來與他人比較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他們佩服其他父母的做法,也可能會想仿效。

父母時常朝著自己「理想」的概念而努力,卻忽略了這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還沒意識到這一點,就已經落入了壓力陷阱。

行程過滿的結果

我們每天臨床諮商所遇到的,都是關愛子女、盡心盡力又細心周到的父母。他們想要保護孩子,避免孩子有負面經驗;提供所有資源,讓孩子快樂,這都是令人佩服的特質。然而,父母所面臨的挑戰是,要了解多少才夠、怎樣就算太多,尤其要特別注意孩子的人際社交生活。

大多數父母都知道孩子的行程表排得太滿,但因為怕孩子會錯過課程不得不安排,而承受了許多壓力。正如我們在本章一開始所討論的,這是壓力陷阱的一部分──父母覺得自己一定要做對所有事情。希望讓孩子領先的壓力,以及有太多課程活動可選,導致父母容易將孩子的行程排得過滿。而行程過滿的兩個後果,我們經常看到:

第一,兒童和青少年時常對我們說,他們的壓力太大,需要有休息時間。他們說,自己的行程裡有太多活動,連「放鬆一下」的時間都沒有。每當他們試著放鬆,父母就會問他們是否該做功課、練習音樂或運動?這讓他們覺得內疚或是被責備,根本不是休息的目的。

第二,許多兒童和青少年不知道如何自行安排時間,他們會希望父母一直幫自己排行程。如果有一天不照著行程走,他們便會連珠炮似地問父母,那天有什麼事可以做?他們可能會一直說無聊,卻不知可以做些什麼自娛。他們的父母便形容自己的孩子時時需要他們注意。

所以,現今有一些孩子不喜歡休閒時間。他們寧願忙碌,讓行程滿檔。

其實,讓孩子自己排時間表根本沒問題,問題在於,他們依頼大人來安排自己的行程,即使那些行程不見得適合自己。

釋放壓力,讓孩子掌控時間管理

許多父母並不了解,讓孩子有一些自己的時間,對孩子來說,是寶貴又重要的經驗。因為在大人決定孩子的行程時,孩子不需要思考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不需要自行解決問題、不需要做時間管理,也不需要決定活動的優先順序。此外,大人在引導孩子的日常活動時,也剝奪了孩子自行解決沒做好時間管理後果的機會。

孩子本來可以學習到自己承受意外的變化,這是非常寶貴的一課。這樣他們才知道意外來臨時,應該怎麼做。但很多時候計畫是趕不上變化的,這需要有應變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忍受力。而當孩子的行程過滿,就會錯過那些寶貴的經驗。

身為心理學家,來找我們的年輕人從來不是因為他們運動做得不夠、樂曲學得不夠、外語說得少,而是因為還沒學會接受意想不到的挑戰、沒有信心解決自己的問題,或是沒有辦法和意見相左的人溝通。他們的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負責又不獨立?其實答案很簡單──孩子沒學會這些。

★ 父母的責任:讓孩子在機會與倦怠間保持平衡

所謂壓力陷阱,是指父母竭盡所能想要讓孩子成功與快樂。不過,他們常常會忽略孩子的成功、幸福有許多面向;再說,成功和幸福是建立在孩子的自信與自尊上。

孩子建立自信或自尊的方式,並不在於早期的語言或音樂學習,而在於他是否找到興趣,且父母能支持他,讓他去追求。

請記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某些課程或方法對某些孩子有效,但不見得對其他人也有效。別過度掌控孩子的日常生活,也不要將孩子的行程排得太滿,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潛能,讓孩子在機會與倦怠間保持健康的平衡,是父母最大的責任之一。

 

本文授權刊登自大好書屋/ 達琳.史威勒, 羅恩.史托伯格 《別急著給糖吃,先教孩子思考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