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寺島實郎解讀習近平

22472046408_8e9a32e87d_z

前言:

兩岸領導人首度會面,台灣首度近距離「看見」習近平。他,鎂光燈前親和力十足,關起門來不退不讓。兩岸領導人均藉由這次會面向國際傳達重要訊息,試圖為兩岸未來開啟了一扇窗。若要自信面對未來兩岸新局,首先必須明瞭何謂「現狀」,並清楚定位由習近平所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台灣即將於2016年選出下一任總統。無論最後由誰勝出,面對習近平這號人物,絕對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台灣要如何看待現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該如何解讀這位一上任便引起全球矚目的領導人呢?日本戰略大師 寺島實郎先生長期關注大中華圈的國際情勢,其觀點或許能提供另一種思考的可能。

主文:

二○一二年十一月八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辦了第十八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機構,五年召開一次,會中針對重要的問題進行討論,選出中央委員會等領導人。這次的大會中,原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被選為中央總書記,使維持了十年期間的胡錦濤體制移轉為習近平體制,開啟新的中國。對於中國而言,二○一二年十一月應該是一個極大的轉折點。

中國革命後的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

習近平上台,革命第五代終於迎向了站在中國頂端的時代。革命第一代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人,這一代與蔣介石的國民黨爭戰,帶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一九四九年建國,歷經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四人幫時代,至毛澤東辭世的一九七六年為止,均是由革命第一代統治。在這之後,高舉改革開放路線的鄧小平是革命第二代,而改革開放路線在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後,繼續由革命第三代江澤民、第四代胡錦濤繼承。

江澤民出生於一九二六年,學生時代曾經經歷過日本占領時期的上海,接下來的胡錦濤出生於一九四二年,即是所謂的戰中派,戰爭結束時,應該還不知世事。甚至在一九四九年的共產中國成立時,胡錦濤也才七歲,所以很難說是不是稱得上經歷過革命的世代。

習近平出生於一九五三年六月十五日。和戰爭及革命都沒有關係,他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而且是在步入一定軌道之後才出生的世代。就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有必要先意識到,中國交棒給前所未有的新世代。

關於領導人習近平的出線,中國專家有各種不同的解讀。最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是──「中國共產黨內部的權力鬥爭、政治團體的派系對立」。回顧過往也是如此,中國的政治歷程中,經常重複著政治派系間的權力鬥爭。他們的解讀認為,過往以劉少奇和鄧小平等人為主的改革實務派就曾經與四人幫的文革派對立,而鄧小平時代則有經歷過革命的元老派與胡耀邦等人的改革派對立,到了胡錦濤時代,江澤民等人的上海幫與胡錦濤等人的共產主義青年團(共青團)對立,這樣的緊張關係即是撼動中國政治的巨大角力。

順著這種說法,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自一九五九年開始擔任副總理,習近平就成了所謂的太子黨。習仲勳雖然一度失勢,但是一九八○年代後半到一九九○年代前半,習仲勳擔任全人代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就習近平是共產黨高幹子弟的角色而言,堪稱是太子黨之中的王牌。選擇胡錦濤繼任者之際,據說正處於江澤民與胡錦濤的主導權角力戰之中,讓太子黨的習近平以妥協產物之姿脫穎而出。

事實上,有另一號人物曾經被稱為上海幫江澤民派的王牌,他是上海市黨委員會書記陳良宇。在後胡錦濤時代,陳良宇跟隨江澤民派,但是因為貪污問題而失勢。習近平在陳良宇之後成為上海市黨委員會書記,取代陳良宇而獲得擁戴。

陳良宇之後,曾經被視為太子黨王牌而受到矚目的是重慶市黨委員會書記薄熙來。但是薄熙來在二○一二年二月時,因為財產來源不正當及其妻殺害英國家庭教師等事件而失勢。在中國獨特的政治權力鬥爭背景之下,習近平最後達到了權力的中樞。

換言之,習近平並非是一帆風順的王牌人物。習近平的父親雖然是中國共產黨的幹部,但是曾經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失勢,習近平本身也飽嚐辛酸。他不是菁英中的菁英,在太子黨之中,他也只被稱為分支,但是在某種政治角力下,習近平以頂替的方式出場,這就是習近平出線的背景。

了解中國內情的知情人士的解讀,由於具有某種說服力而受到討論,我不認為這些討論有錯,而且我認為在陳述中國政治的現實面時,這是不可或缺的觀點。但是相對的,政治團體爭奪主導權的見解,充其量只是思考中國的要素之一,相對的事項也必須冷靜思考。以習近平為例,恐怕他自己並不認為自己屬於太子黨這個團體,只是有人擅自幫他貼上標籤罷了。

換言之,對於「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王牌李克強和太子黨習近平經歷一番爭戰,最終由習近平占了優勢」的見解,有必要暫時跳脫來看,脫離知情人士的既有觀念,讓自己從不受拘束的角度,觀察習近平這號人物。可以確定的是,習近平本身以往累積的經歷至為重要,形成這號人物的過程也很重要。

習近平的兩項經歷值得關注──農村下放與美國經驗

說到習近平青年時期是不是成長於優渥的環境,答案是未必。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自一九五九年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不久之後,胡耀邦在鄧小平之下,擔任改革開放路線的核心角色,習仲勳也曾經擔任其左右手。曾經擁有如此地位的習仲勳,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失勢。一九六九年一月,當時十六歲的習近平被下放至陝西省延川縣。一直到一九七五年進入北京清華大學就讀為止,大約七年的時間,習近平就在從事農務的同時,度過他最多愁善感的時期。

一九六六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一直到一九七六年毛澤東辭世,大約持續了十年的時間,高倡廢棄舊思想及舊文化的權力鬥爭,有如暴風雨般地席捲整個中國。由信奉毛澤東思想的年輕人所組成的紅衛兵,高揭毛澤東語錄,同時宣稱貫徹革命思想,批鬥既有的權力者,讓既有的權力者戴上三角帽批鬥的情景,一而再,再而三地每天上演。

都市的年輕菁英及知識分子應該向勞工、農民學習的運動蔓延,他們被送至偏鄉的農村,這就是「下放」。知識青年簡稱為「知青」,而知青的農村下放即是這個時代的特徵。我在思考習近平這號人物的時候,總是會想像著,文化大革命時期下放農村的生活經歷,應該帶給他莫大的影響吧。總理李克強也曾經有四年農村下放的經驗。換言之,第五代領導者之中,二位最高層級的領導人都曾經有過下放經歷。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大學即關閉,重新開啟則是一九七五年,當時習近平就讀清華大學。感覺就像是太子黨接受了誰的推薦而以大學生的身分回到北京吧。清華大學畢業後,習近平成為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祕書,這是習近平在軍方也有實力的原因。

當時習近平和駐英中國大使的千金結婚,但是沒多久就離婚。或許是因為對方生長於倫敦,生活奢華,相對於青年時期在農村生活的習近平,兩個人彼此合不來吧。當時習近平說他「比較適合農村的生活」,然後就前往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縣,擔任共產黨委員會副書記。習近平似乎比較喜歡鄉下的生活體驗。在那之後的二十五年間,習近平就以負責地方行政的形式轉戰地方,而非北京。附帶一提,習近平現在的夫人彭麗媛是人民解放軍政治部所屬的歌舞團長,在中國是極知名的歌手。以日本來說,相當於「紅白歌唱大賽」的壓軸歌手,這就是中國現在的第一夫人。

習近平被稱為太子黨的一員,對於父執輩打下的改革開放路線,自然是有所共鳴,從習近平和胡耀邦長子見面的動向來看,亦可窺見一斑。但是一路以來仔細觀察鄧小平打下之改革開放路線的優缺點,看到了中國經濟成長的另一面,有著貧富差距和腐敗問題,我相信習近平的心中有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這個部分從他的就職演說之中也可以看出來。他絕不認為現今的中國就是好。他和重視成長路線的江澤民、胡錦濤不同,即使不能說他否定新興富裕階層浮現的氛圍,重視民生及福祉,但是我認為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草根主義」路線。

習近平率領的中國,和以前的中國開始有所不同。以往的內部矛盾,藉由經濟成長而壓抑下去。換言之,即使有貧富差距、貧窮、官僚腐敗等問題,多數的人民卻總認為自己已因為經濟成長的關係而受到某些恩惠,於是負面問題都得以掩蓋。但是這種邏輯現在開始行不通了。我認為領導現今中國的習近平,他的下放經驗,以及地方行政的歷練,均具有重要的意義,他的內在因此包含了某些草根的部分。

此外,習近平人生之中另外值得矚目的還有美國體驗。在成為國家主席之前,習近平曾經五度造訪美國。離婚後,雖然他成了村吏,但是去了鄉下的河北省正定縣之後,他曾經以正定縣書記的身分,於一九八五年時,在愛荷華州的馬斯卡廷郡(Muscatine County),以家庭生活體驗(Home stay)的方式研習。二○一二年二月以國家副主席的身分訪美時,他還特地到愛荷華拜訪當時的寄宿家庭,與寄宿家庭的家人和當地的人們相談甚歡。

二○一二年訪美時,美國方面也意識到習近平將是成為下一任國家主席的人物,所以採取了國賓級的接待。習近平在華盛頓發表了演說,他表示「中美關係如江水永流不止」。習近平並列舉出中美今後合作的四大支柱──一是相互理解,二是核心利益(台灣、西藏等等)的尊重,三是彼此利益的深化,四是協助國際社會解決全球課題。上述每一項都顯示中國的意圖,但是由此也可以得知,習近平對於中美關係確實具有相當深入的問題意識。

此外,說到習近平與美國之間的關聯性,還包括習近平的長女習明澤自二○一○年開始到哈佛大學留學。把這些因素一併考量進去,應該可以確定習近平對美國有一定的理解與共鳴。中國專家的分析中,習近平屬於親美派的說法特別廣泛的原因也在於此。

至於對日本,應該可以說習近平既不親日,也不反日吧。如同前面所提及,江澤民本身在年輕時就有親眼看到上海被日本占領的記憶,所以對日本有冷淡的情緒,習近平則不同,他沒有直接的經歷,他這一代不具有反日的要素,也沒有親日的要素。接下來將再詳細討論,簡而言之,從這個層面來看,即使在中美關係方面,如果還抱持著中美對立、中美霸權爭奪戰的刻版印象,將可能對這位中國新領導者有錯誤的認知。

美國在二○一二年十一月的總統大選中,再次選出了歐巴馬。回顧歐巴馬第一任期四年間的中國政策,中美間有高達四次的策略性經濟對話。一年一次,每年五月有十位左右的官員,聚集於北京或華府,從安全保障到產業合作的議題,進行意見的交換,加深彼此的信任關係。而歐巴馬的第二任期也持續了這個模式。此外,如前所述,習近平非常重視對美關係,這一點可以說毫無疑義。歐巴馬、習近平時代的中美關係,我認為將更加緊密。

 

──文章摘錄自《大中華圈:從網絡型世界觀,窺探台灣的未來

sssdd54大中華圈:從網絡型世界觀,窺探台灣的未來

作者: 寺島實郎
出版社:上奇時代

 

圖片來源:presidential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