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直在變,領導者該做的事:組織如何保持彈性、誠懇對話,打造高效能團隊

8535326777_582ac3a827_z

唯一不變的是,一切都在改變。
——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 希臘哲學家

世界何時會回歸常態?

詹姆士面臨了困境。他的冷暖氣空調事業一度隨房市的榮景而成長。他預期低利率及能輕鬆取得的抵押貸款,會讓他的事業成長達到目標——聘僱五組人馬及償還貸款,因此他不斷拓展事業。在那時候,他的事業即使遇到經濟低迷仍撐得住。

結果,一場房市泡沫的暴跌讓他猝不及防。

「事情何時才會回歸正軌?」他在一場簡報中這麼問。

自二○○八年經濟崩解之後,我聽過無數次相同的問題。就像詹姆士,很多人都想知道就業市場的景氣何時才會回升,經濟何時會回到接近持續成長的狀態,我們未來的不確定性何時會消失,或變遷的速度何時會放緩至可以掌控的程度。

他們想要的答案,是一個時刻表,能清楚標明何時回歸市場穩定、低失業率及顧客會購買他們的產品與服務。他們期盼的世界,是那個他們熟知如何競爭與成功的世界。

我的答案不曾改變過,也往往頗不中聽:如果這就是正軌,怎麼辦?如果不穩定、快速變遷以及超出你掌控的一切都充滿不確定性,就是新常態,怎麼辦?而如果我是錯的,事情很快便恢復了呢?如果你在當下可以成功,下一秒將會慘敗。

不幸地,對詹姆士而言,我所言非假。

鐵娘子的觀點

「這世界已經不復以往了。」

那類言語自美國二○○一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便日夜不斷在各大媒體流竄著。那段時間,我準備出席的許多研討會紛紛遭到取消,只有其中一場例外,閉幕講師是柴契爾夫人。

柴契爾夫人是英國有史以來在位最久的首相,她從二次世界大戰死裡逃生時還只是個小女孩,曾歷經冷戰,以及英國一九七○年代至一九八○年代多起恐怖轟炸事件。她領導英國走過巨大的變動。她,就像世界上任何人一樣,對美國恐怖攻擊事件有她的觀點。

不論是當時或現在聽起來,她的話都一樣中肯。「世界一直沒有變,只是我們的幻象被揭除了。」

重新建構我們的幻象

人類容易認為,當他們面臨某種情勢時最初萌生的感受,是第一次發生的經驗。然而,每項令你感到緊張、不確定、有時還帶點瘋狂氣息的變動,過去都曾以某種形式發生過。

新科技對於人們如何工作及生活,向來兼具破壞及幫助的力量。美國傳奇人物約翰.亨利(John Henry)是一名鋼鑽工,當時的新科技自動氣鑽機徹底改變了鐵路建造史,他為了保住生計而和氣鑽機比賽工作速度。電報開啟了通訊的新紀元,一方面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令許多人失業。企業總是會想方設法讓事情做得更快、更好、更便宜或更友善,而科技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今日有何不同呢?

全球化自有史以來早已開始在進行了。橫越西亞、地中海地區及中國大陸的貿易路徑,公元前兩千年就已經存在。往來這些地方不僅曠日廢時,且危機四伏,但是這條貿易路徑帶來進出口商品、新工作,以及國與國、人與人之間既存工作的相互競爭。當今全球化的機會與威脅,只不過是這段歷史合理的延伸,從過往歷史拓展至如今新市場的買賣和產品與服務的產出。

一六三七年的荷蘭鬱金香泡沫經濟和二○○八年爆發的銀行業與抵押貸款危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鬱金香是荷蘭當時的投機性商品,當貿易商推估鬱金香價格只會向上攀升,看似很好的投資標的,財富在一天之間來去,轉眼便能大賺或大賠。然後,有人不願意買他的鬱金香了,遍布各地的驚慌接踵而至,鬱金香價格驟降至幾乎等於零,荷蘭被迫陷入一連好幾年的經濟蕭條。

戰爭一直持續在發生,不論是正式或非正式的戰爭。美國政治科學家昆西.萊特(Quincy Wright)寫道:「任何特定的勢力、趨勢、運動或政策發生改變,有時會帶來戰爭,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則會帶來和平。」換言之,這是個非常不穩定的世界,因為人類依據自身利益來採取行動,而不是依據什麼對他的國家或是對這個世界最好。

我應該已經加以留意了

有多少次你對自己這麼說:「如果早知道,我就……」?

•如果早知道有一天我會和其他國家的人做生意,我在學校就會更專心修習語言課程。
•如果早知道用鍵盤輸入資訊會成為我生活中的要事,當年我就會選修打字課程了。
•如果早知道一六三七年發生的荷蘭鬱金香泡沫事件,我在網路泡沬化或房市泡沫化時,就不會把錢賠光了。
•如果早知道我真的需要聽力,青春期時就不會那麼大聲聽音樂了。(好吧,那不是實情。我父母告訴過我關小聲一點,可我不聽。你呢?)

這類例子不勝枚舉。

當我們自己身歷其中時,不斷重複的歷史並不會讓我們覺得好過些。事實上,那只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愚蠢,和井底之蛙沒兩樣。

但是,在你太生氣或沮喪之前,請好好了解兩件事會讓你好過一點:
一、你不孤單。大多數的人及組織都曾錯過影響他們至深的重大變遷,直到做什麼都已經太遲,只能拚命迎頭趕上。
二、這個變遷的某些面向讓新常態不同於以往。

摩爾定律影響一切

你或許曾聽過「摩爾定律」(Moore’s Law)。如果沒有,請看看以下的解釋:

科技界巨擘英特爾(Intel)的共同創辦人高登.摩爾(Gordon Moore)於一九六五年寫到,可放置於積體電路上的電晶體數量大約每兩年便倍增,生產成本則呈反向走勢。今日所謂的「摩爾定律」是奠基於他自一九五八年(積體電路首度出現)至一九六五年間對晶片發展的觀察,它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如今花幾百美元便可以買到一台筆記型電腦,而且運算能力比僅僅幾十年前的最大型電腦還快。

對你最重要的是,五十多年的摩爾定律為科技的影響力帶來爆炸性的成長,科技改變了你的世界與工作。這項改變影響著每一件事:全球化、經濟、戰爭如何展開與作戰、工作如何完成、我們如何通訊,以及我們是否有能力跟上影響生活大小事的潮流。

因應全球化而不斷整併、互相連結的金融機構,並不是助長二○○八年至二○○九年間全球金融市場崩解及主權債務危機的原因。這些金融機構只是讓國家的銀行共同承擔風險而已。

社交媒體不是「阿拉伯之春」發生的原因,它只是讓人們更有效率地組織並傳遞訊息。

今日的科技沒有帶來恐怖份子或反叛者,它只是移除了我們心理上的幻象——我們一直有種錯覺,以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是安全無虞的。

我們活在大海裡,不是池子裡

放諸四海最令人害怕的變動,是那種看不見它即將到來,直到遇上了才知道的變動。但就是有些人看見了大蕭條、醫療保健變革及雲端運算,也有些人看見科技能將工作全球化帶至新境界。

他們與我們不同於之處在於,我們把焦點放在自己賴以為生的池子,他們則是尋找海裡的趨勢。

要思考今日變遷的實相,不妨參考法國一個古老的孩童謎語:
某個池子如今有一片蓮葉。蓮葉的數量每天增加一倍,到第三十天,蓮葉將完全蓋滿池子。請問,在第幾天,蓮葉就會長滿一半池子?

根據「摩爾定律」,要形容這種指數成長的壓倒性力量,第二十九天是最方便不過的答案了。但是,它錯失一個重點:在荷葉謎語裡的池子,大小是固定的,第三十天便不再有空間。

但回到今日的變動來看,事情並非如此運作。你可能覺得自己正處於第二十九又二分之一天,手邊的池子吸收更多變化的容量有限,但是世界其他地方並沒有接收到這樣的訊息,也不接受這樣的事。真實世界裡的「池子」,無疑是擁有無限容量可供擴展的海洋。

那些能在今日不斷變動的環境下成功的人,必定具有遠見,應變迅速。結果是,他們更跟得上顧客的需求,積極參與走在變動的潮流前端,當自己必須對改變做出回應時善用靈活機智。

變革領導人行動清單

所有變動都會帶來不穩定與焦慮的時刻。面對一波波來襲的重大變化,你可能感到無懼,也可能感到膽怯。如今不是膽怯的時候,膽怯的公司不會預測未來,膽怯的人不會投資自己,也不會採取行動,迅速應變。

你可以採取以下三項行動,在變遷的新實相中,提高成功的機會。

聚焦於給予的價值與收到的價值

在充滿不確定的金融時代裡,投資者看重的是價值,你的顧客也是。你的挑戰是盡可能地提升價值,好讓顧客覺得和你做生意可以除去他們的焦慮或擔憂。你必須透徹了解你能給他們的投資報酬,還有,你如何讓這報酬來得更快、更好、更便宜或更友善?

這項原則同樣適用於你的職業生涯。你的雇主會依據你對公司的投資所能提供的價值而做出決定。如果你無法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超過留住你的成本,公司何必要讓你留任?

策略性地投資未來

我們多數人面對的最大威脅是與時俱進的程度。向你購買產品或服務的人會問:「為什麼要向你買?為什麼要現在買?為什麼說到這個產品或服務就會想到你?」決定聘僱你或讓你留任的雇主也會問同樣的問題。

現在是時候在能讓你五年後成功、同時還能持續提升價值至今的領域進行策略性投資了。那「領域」可能意味著投資某項新產品、服務或設備或學習某項新技能。那些在各種努力中拔得頭籌的人,也能積極管理自己的未來。如今這點的重要性遠超過以往。

準備好面對最糟局勢,同時尋找最佳時機

長期焦慮與不穩定會缺乏自信,而缺乏自信則會讓你面對機會時關閉心門。

一九三○年代發生的大蕭條令許多公司倒閉,但也造就諸多後來知名的企業,包括摩托羅拉、德州儀器、惠普科技及匡威。這情況同樣適用於現在。從現在起的五十年後,當我們回顧這段時間時,會認為這是孕育傳奇品牌及企業的嚴酷考驗。

我是現實主義者。決定一個人的成敗有許多因素,而你唯一可以控制的,是你為了具備遠見、比其他人更快應變而採取的作為。

 

(摘自《世界一直在變,領導者該做的事》,遠流出版)

23123129世界一直在變,領導者該做的事

作者:蘭迪‧潘寧頓
出版社:遠流出版

 

(photo via jdlasi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