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畢馬龍效應,勾勒你的成功心像圖

善用畢馬龍效應,勾勒你的成功心像圖

有一則寓言故事是這麼說的,某天農夫將撿到的鷹蛋交給母雞孵化,當小鷹破殼而出後,牠很自然地與小雞們一起長大。有一天,小鷹抬頭看到天空有隻老鷹飛過,很感嘆地說:「如果我能像牠一樣在空中翱翔該有多好。」母雞立即說:「那是不可能的!你是小雞。」其他小雞也說:「對啊,就算你長得跟我們有點不同,但你還是小雞啊。」久而久之,小鷹也相信自己是不會高飛的小雞,結果終其一生都不曾展翅高飛過。

在日常生活中,故事裡的小鷹情節也發生在許多人身上,類似「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的經驗更是不勝枚舉,令人好奇的是,他人的預期與評斷為何會產生近乎預言般的效果呢?

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因為「畢馬龍效應」所導致的心理影響。當人們接收外界的預期與評斷時,也會同步接收言談間所蘊含的心理暗示力量,於是我們就會像被催眠一般,在無形中做出了相應行為,並且讓事情往原始預期的方向發展,而在一般情況下,內心抱持正面的期望有助於我們採取積極進取的行動,相反的,抱持負面的期望則容易讓人言行消極。

畢馬龍效應

畢馬龍效應一詞是由美國知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所提出,因此也稱「羅森塔爾效應」、「期待效應」。1968年,羅森塔爾與實驗小組進行了一項教學實驗,他們先是讓某小學的全體學生進行智力測驗,事後再提供一份特定名單給相關的教師。實驗小組宣稱,經過專業鑑定後,名單上註記的學生都被認定為擁有高智商、具有強大的學習潛力,但儘管如此,教師們務必對這份名單保密,不能對外洩露。

八個月後,實驗小組進行追蹤發現,特定名單上的學生不但成績大幅提高,求知欲望強烈,就連與教師的感情也特別深厚,然而,這份名單其實是隨意擬定的,完全沒有依據智商測驗的成績進行篩選。

對於這樣的實驗結果,羅森塔爾認為老師們因為相信實驗小組提供的特定名單,轉而對名單上的「資優學生」也寄予高度期望,因此除了會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外,也運用了各種方式傳遞「你很優秀」的訊息,而學生在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激勵後,對於課業學習便充滿動力與信心,成績表現自然也較為優異。

以實驗結果來說,當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加強,學生的表現也會相對加強,而這背後透露出來的精神意涵也與一則希臘神話故事相類似。相傳塞普勒斯國王畢馬龍是位雕刻家,他情不自禁地愛上了自己雕塑的少女雕像,不但每天與她交談,也期望她有一天能變成真的人,最終愛神回應了他熱忱的期望,施法賦予雕像生命,畢馬龍也就與少女結為夫妻。於是,羅森塔爾便引用了這則典故,將這次實驗結果命名為「畢馬龍效應」。

畢馬龍效應突顯出一個人的情感、觀念、行為會受到他人下意識的影響,特別是人們面對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對象時,更容易接收到對方的影響和暗示,因此無論出於有意或無心,一旦對他人投射期望,並且傳遞給對方知道,就會讓對方表現出相應於期望的特性,導致預先的心理期望在個人往後的行為中獲得驗證,繼而出現「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的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畢馬龍效應所挾帶的心理暗示力量,除了能運用於教學、組織管理等領域,也十分適用於個人成長。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都會對自我有所期望,例如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我希望工作事業上有何種成就,而這些想法就是一種自我期許的心理暗示,往往它能幫助我們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與未來願景,同時思索應該採取哪些行動才能實現目標,不過相較於自我內在的預期暗示,多數人顯然較容易接收到外界的預期暗示。

許多科學實驗結果證明,正面暗示能夠幫助我們成功,負面暗示則會阻礙我們的發展,而無論是外界的預期或個人的自我期許,只要一個人認為自己什麼也做不到,他就會自我設限,最終一事難成,但如果認為自己能發揮獨特的特點或優勢,而且讓這種自我期許隨時佔據心靈,就能激發巨大的能量,引導個人逐步邁向成功。

因此,不要害怕對自己抱持積極期望,即便面對外界的看衰,以及種種不看好的言論時,與其接受負面的心理暗示,折損自己的信心,不如正視自我價值,為自己找尋進取之道。

以上內容由創見文化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職場生存解答書:走跳職場的31條自救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