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庭是一個複雜社會的縮影,手足關係就是個人最早的社交關係。年幼時由日復一日的手足互動習得如何分享、關懷與競合,這些經驗變成習慣,形塑個人特質。人的本能傾向是安於舊習,長大成人後,挑選的伴侶常是能符合自己早期習慣的人。若是伴侶關係與手足關係相似時,習慣使然,相處起來會更自在。
手足位置與伴侶關係
由手足位置建構出來的最理想伴侶關係,應該是同時具備位置互補和擁有異性手足的組合,例如,先生為家中老大且有妹妹;妻子是家中老么且有哥哥。雙方都有與異性手足相處的經驗,身為老大的先生習慣扮演照顧者或領導者,身為老么的妻子習慣扮演被照顧者或追隨者。反過來,妻子是老大且有弟弟;先生是老么且有姊姊,也是相當契合的互補組合。這樣的伴侶關係與原生家庭的互動經驗相近,雖然無法保證婚姻一定幸福,但雙方相處起來通常會比較輕鬆自在。
靜嫻夫妻就是手足位置互補的典型組合。靜嫻是家中長女,自小被賦予照顧兩個弟弟的責任。先生是家中老么,上有大姊、二哥,習慣接受家人照料,比較無法體會家人的壓力和煩惱。在手足位置的契合上,一個是會照顧弟弟的長姊,一個是慣受姊姊照顧的么弟,原生家庭養成的習慣得以互補。婚後,靜嫻繼續扮演照顧家人的角色,先生則繼續展現無憂無慮的老么特質,習慣說理勸誡家人,卻少有照顧家人的實際行動。這樣的組合,女方主導家庭大小事,做主前她會知會男方,男方通常會同意,他也喜歡女方的建議與鼓勵。夫妻的互動與各自在原生家庭的手足互動相似。
婚姻的手足配對關係中,並非每個組合都是複製原生家庭的經驗。通常自我分化越不成熟的人,在選擇結婚對象時,越容易不自覺地受原生家庭養出的習慣支配。自我分化越成熟的人,越能跳脫不自覺的習慣。
除了手足位置的配對,其他特殊經驗也會影響伴侶的契合度。舒亞夫妻的狀況就比較特別。舒亞是家中的老么,有哥哥;先生是老大,有妹妹。理論上是契合度最高的手足配對組合。一般來說,這樣的組合很少爭執,而且在家庭分工上彼此能夠相互支援。但舒亞與兄長年紀差距大,手足共享經驗少,她的特質更像獨生女, 討厭被干涉,習慣自由不受拘束。舒亞的先生雖是老大,但原生家庭的兩個妹妹年紀相近,妹妹們彼此親近形成次團體,加上他的父母照顧兒女親力親為,對唯一的兒子更是用心栽培,甚少賦予兒子照顧妹妹的責任,他與妹妹們的互動比較是捉弄,照顧者特質不明顯,更像是想逃離父母掌控的獨子,習於反抗他人的約束。雖然是長子與么女的組合,特殊經驗讓舒亞夫婦的相處,某種程度上也接近獨生子、女的組合。
獨生子與獨生女結合,雙方都缺乏圓融的手足互動技巧,彼此較難相處得好, 他們一方面想融入對方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比其他組合的伴侶更在乎個人空間。兩人會期待對方與自己相處時,能像個成熟的朋友,但這種期待經常落空。
舒亞和先生的伴侶關係,同時有長子么女,以及獨生子女結合的特點。雙方都期待對方的關注與支持,但特別厭惡受拘束。結婚初期,雖然婚姻關係限縮個人自由,彼此願意為新家庭相互配合,沒有人抱怨雙方不夠親密或缺少個人喘息空間,相處上怡然自得,有長子與么女組合的特點,兩人能分工配合。可是等兩人有了小孩,家庭生活壓力升高,便衝突時起。舒亞指責先生「幼稚」, 先生回罵舒亞「驕縱」,氣頭上只想重重傷害對方,此時兩人又展現獨生子女的特質。
中間子女如果在原生家庭中有多重角色的練習經驗,往往是相處起來很有彈性的伴侶。
其他手足配對沒有那麼互補的伴侶關係中,老大與老大的結合就可能出現較多衝突。原生家庭手足眾多,又被賦予照顧弟妹責任的長女,可能會被一個有領導特質的老大吸引,相處初期,對方可能讓她有「終於可以卸下重擔」的舒適感,但隨著時間經過,她可能對他的支配與權威不耐,因為身為長女的她早已習慣自我管理,為自己做決定。
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組合,可能是有很多哥哥的么子與有很多姊姊的么女結合。這樣的組合,雙方都缺乏與異性長期相處的經驗,且各自都等著被寵愛與被照顧。雙方很難由彼此的對待滿足自己的期望。
成為更好的自己
想要修復家庭關係,別無他途:要由提升自我分化,成為更好的自己開始。努力的方向應由內而外,首先是「自我」成長,包括認識自己、接納自我,以及實現自己的最大潛能;然後是促進「分化」,與人互動時,妥善設定自我界限,覺察與接納自己的感受但不受情緒主宰,能運用理性思考;決策時,能悠遊於理智與情感之間,並取得平衡。
自我分化高的人活得自在。他們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不依賴別人的認可,自然而然也就不用浪費生命去尋求他人慰藉。他們不會糾結於父母是否偏愛其他手足,自己是否讓父母失望,又或者伴侶是否關心自己,孩子是否符合自己期待。他們會把時間花在為自己的人生努力,而不是總想著別人或想著關係。
理論上,一個人的自我分化在青年時期已大致底定,而且人們傾向複製在原生家庭習得的互動模式,運用於日後的重要關係。所幸,包文的臨床經驗發現,提升自我分化是可能的,即使是一點點微小的成長,都可能為生活方式帶來新面貌。只要一個人能夠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和「理智」運作,並嘗試應用這樣的自覺去面對關係,就已經開始邁向提升。
要如何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和「理智」?
包文建議從回到自己最熟悉、最習慣的原生家庭開始。家庭塑造個人特質,一個人自小生活的家庭環境,是認識自己最好的地方,對原生家庭的情緒系統瞭解多少,對自我的瞭解就有多少。
回到原生家庭,看清自己與父母、手足的互動模式,是讓自己有能力與他人維持平順關係的捷徑。畢竟每個人身上的問題都是老問題。回到原生家庭,嘗試改變自己與家人的互動模式,就好像把過去考壞了的考卷拿來重做,由過去沒做好的地方開始練習,是最有效的方法。
回到原生家庭的目標是提升自我分化,實際的執行步驟包括:一、辨認家庭情緒系統的運作模式;二、擬定自我改變計畫;三、在互動中練習與修正。
辨認家庭情緒系統的運作模式
家庭情緒系統有不同層級,較大的系統可以是包含整個家族跨越世代的關係,再小一點是原生家庭的互動系統, 更小的是自己與其他家庭成員一對一的互動系統。觀察由大到小不同系統的運作,有益於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自己。
瞭解整個家族的運作,有助於我們拋開因果關係的思考方式,脫離責難和批評的態度。例如,習慣性與家人保持距離以進行「情緒疏離」的人,如果發現「情緒疏離」的現象重複發生在好幾個世代的許多關係當中,就能理解往日傷痕是積習已久的互動模式所造成,造成許多陳年遺恨的是不自覺的本能反應。寬闊的觀察角度有助於我們看出互動模式的重複性,同理家族成員看不到其他出路的處境。至於如何透過訪問家庭成員、畫家族圖、羅列家族重要事件時間表等瞭解家族的互動模式,將在下一章中說明。
最貼近自己的互動,是自己與個別家庭成員「一對一」的互動關係。回到原生家庭,盡可能與父、母、手足等重要家庭成員單獨相處,像科學家一樣,冷靜觀察自己與對方的互動模式,辨認是否屬於「保持距離」、「互不相讓」、「相互交換」、「單方忍讓」,或「三角化」的其中一種,瞭解這些模式如何讓彼此的關係更加失衡, 冷靜覺察是哪些因素觸發自己採取這些互動模式,有利於擬定自我改變計畫。
年輕女孩抱怨:「我爸被奶奶寵壞……看到我都沒好話……常說我什麼都做不好,有事又都交代我……老愛問我考試準備得怎麼樣……很煩。」問及這個女兒如何回應父親時,她的回覆是不理他、當作沒聽見或轉身離開。女兒對父親有很多不滿,說著說著就委屈流淚。要修復父女關係,她的第一步是要看懂自己對父親採取「保持距離」的回應方式,看到自己的責任,覺察自己如何習得這樣的本能反應, 以及這種模式是否重複出現在這個家族。
雅芳離婚後回到原生家庭觀察自己與家人的互動,才驚覺「情感疏離」和「情感截斷」在自己的家族中是常態。她的祖父與祖母離婚後續絃,父親與再嫁的生母甚少聯絡。父親二十出頭由祖父安排結婚,二十七歲外遇逃家與雅芳的母親同居, 疏離了原生家庭,並斷絕與元配組成的家庭關係。雅芳的母親是養女,與養母關係不親密,十七歲逃家,二十歲與父親同居。雅芳的三位兄長中,有一位已經離婚。而雅芳幾乎不與兄長聯絡,因為「看不慣他們沒出息,總是丟一堆爛攤子要父母或自己幫忙收拾。」原來整個家族的人際互動習慣是遇到困難就逃離。看懂「情感疏離」和「情感截斷」如何跨代傳遞成為自己的情緒性反應,接下來,雅芳就可以擬定計畫,思考如何以更成熟的方式與原生家庭的成員互動。
擬定自我改變計畫
如果是以提升自我分化為目標,回到原生家庭想有所改變,就需要事先擬定計畫,慎思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扮演自己的角色。缺少事前規劃或執行方式的演練,很容易在跟家人互動時,因為習慣而被拉回舊模式,故態復萌。習慣是根深柢固的, 就算自己想要有所改變,家人也會不自覺地抗拒。
擬定計畫時,要將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批評和教導家人。如果原生家庭一向較安靜、沉默、含蓄,有時候就必須刻意攪動情緒,才能讓三角關係或情緒互動歷程浮現;如果家庭的情緒氛圍一向火爆緊張,就有必要事前練習放鬆和舒緩情緒的技巧;如果跟父親太難溝通,可以由母親開始。與家人對話,學習如何聆聽與保持好奇的態度,有助瞭解對方的想法。當自己愈能同理家人, 互動時愈能維持穩定的情緒,愈能理性思考如何擺脫固有習慣。
在互動中練習與修正
看懂家庭互動模式之後,願意由自己開始改變,也能事先演練溝通技巧和行動策略,但行動開始後,改變方向未必能全然如我們所願。
首先,我們以為自己看懂了家庭互動模式,但或許只看到冰山一角。在互動中繼續觀察,修正自己的看法,才能更深入瞭解家庭情緒互動歷程。其次,我們擬定的行動計畫未必有效,有必要隨時調整。無論是專家或教科書,都無法為我們提供最佳行動策略,唯有透過試驗修正,由失敗中學習,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和家人的互動方式。再者,即使行動方案沒問題,但執行時可能無法維持情緒平穩、無法聆聽出對方的弦外之音,使得成果不盡人意;無法克制自己的衝動,也會讓我們重回舊習。最後,就算自己真的有所改變,家人的抗拒、批評與情緒反彈,也可能讓我們動搖。
透過持續的練習與修正,當自己能做到傾聽、不攻擊、不自我防衛,維持情緒中立,基本自我已經開始提升。自己的成長能讓家人看到改變的好處,或許能帶動家人改變的意願,即使家人冥頑不靈拒絕改變,自己也能練習設定界限,不再受關係困擾。
修復家庭關係
無論現在的家庭關係如何,改善是可能的,而且最好從自己開始。
家庭系統論是諮商理論,也是指引個人自我成長的理論。這個理論的其中一項重要價值是,讓我們看見修復家庭關係的契機,在關係中製造出來的問題,可以在關係中修復。一旦有能力以不委屈自己的方式與家人和諧相處,自然也可以應用相同的道理,改善職場和朋友圈等其他場域的人際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包文建議我們透過再次嘗試與家人建立理想關係,達到提升自我分化的目標。因此,藉由家族圖以及重要事件時間表瞭解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之後,接著就是擬定修復關係的行動步驟。在與家人應對的過程中尋找更成熟的互動方式。歸納相關書籍文獻,筆者整理出四個行動步驟:一、修正心態,確立目標;二、覺察情緒, 認識自己;三、情緒中立,思考選項;以及四、實作練習,堅持不懈。
修正心態,確立目標
雖然關係中的人際互動總是有來有往而相互影響,但決心修復家庭關係時,請謹記:個人有機會改變的對象只有自己,目標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修復關係是重拾自己的責任,再次重做自己沒有做好的功課。家人可能因為我們的作為而改變,但那只是提升自我分化的附加好處。與家人互動,首要原則是把心思放在自己可以有所作為之處,包括:覺察自己的情緒,辨識情緒從何而來,思考可以有的回應選項,試驗不同作為並觀察成效,懷抱只要練習終將有所進步的信心。
如果以期待家人改變為目標,急著告訴家人「問題在哪裡,應該如何相處……」,不斷對家人提出「忠告」,或期待家人「如果在乎我,就該為我改變」,計較著「為什麼改變總是要由自己開始」,或是對家人訴說過去自己遭受的委屈, 都是將修復關係的責任推給對方。如果懷抱這樣的心態,容易再度陷入相互指責的惡性循環。
覺察情緒,認識自己
在互動中練習精確地覺察自己的感受,更深刻地認識自己。
與家人互動產生負面情緒時,先想辦法暫停任何慣性回應。深呼吸,然後像電影中的慢動作,查看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仔細覺察自己的情緒:是氣憤?委屈?悲痛?不耐?盡可能精確地辨識。如果對方不讓自己有喘息機會,可以平和告知「我需要冷靜一下」,然後從容不迫的暫時離開現場。接下來,請思考對方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因而觸動這樣的感覺? 類似的場景以前經歷過嗎?這種情況經常重複發生嗎? 自己的情緒反應是否出現一種固定模式?
向內觀看的練習不但有益認識自我,這個動作本身也有鎮定撫平情緒的效果。當一個人開始認真覺察自己的感覺,思索觸發這種感覺的緣由時,理性升起,大腦中的理智系統活化,接掌原先可能已被情緒系統劫持的大腦運作。覺察自己的感覺時,無須否定負面感受,如嫉妒、怨恨、羞愧、失望、厭煩等等,唯有接納它,才有機會釐清背後的脈絡。
情緒中立,思考選項
覺察、接納自己的感覺,不代表後續的行為反應可以被情緒主宰。有意識的處理自己的感覺,才能以深思熟慮的方式回應。覺察自己的感受後,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處理這些感覺,為自己的行為反應負責。有意識處理感覺的方式很多,重新框視問題是一個好方法。如果家人冒犯自己,覺察自己的感受後,可以思索對方行為背後的脈絡,是誤解? 或是無心? 視家人的冒犯為無心之舉,反映的是他內心的焦慮,就可以平心靜氣的認定他在焦慮狀態的言語、行為,只是他的情緒垃圾,自己不需要隨之起舞,沒必要成為他人宣洩情緒的受害者。
互動時冷靜深思,先抑制自己過去習慣性的衝動反應,把精力用在思考「現在能做什麼? 哪些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努力尋找有建設性的言語和行為反應,不自我批判,也不責備他人。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想法,但不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思考過後的行動比感情用事的反應,更能改善互動關係。提升自我分化,就是不斷練習覺察情緒的歷程,擴充可行的行動選項。
實作練習,堅持不懈
回家與家人相處,嘗試與過去不同的反應後,關係未必能立刻改善。認定「自己已經盡最大努力」,或「這段關係永無改善之日」,都是有礙自我成長的迷思。事實上,與他人互動,永遠可以掌握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讓事情有所轉變。如果自己嘗試的作為沒有獲得預期反應,那就從錯誤中學習,下回嘗試不同做法,而不要因失敗停下腳步。
「學習」是人生不間斷的功課,敞開心胸尋找新的做法、閱讀書籍、聆聽建議, 警惕自己不要重蹈覆轍,由失敗獲取教訓,由成功吸取經驗。一旦成功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你也就能越來越相信自己的判斷。當自己能確實提升自我分化,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家庭關係需要時間去適應改變,請讓家人以他們自己的步調逐漸提升。
以雅芳為例,面對父親無止盡的抱怨,她覺察自己內心的感受,發現自己有許多的無奈與不捨,其中最讓自己心痛的是無力感:「無法讓母親不簽賭;無法讓哥哥們爭氣一點,不要再讓父母擔心」,也是這種自認沒有能力幫助這個家庭改變現狀的痛苦,讓她選擇保持距離。以往沒做好這項功課,日後雅芳成立自己的家庭,一與先生發生衝突,面對相似的無力感,她便下意識繼續採用過去無效的慣性作為。
回到原生家庭,再次面對過去沒做好的課題,雅芳思索要怎麼做才能保持情緒中立,去三角化。過去雅芳曾經直接介入,「勸告母親不要再簽賭,勸說父親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再為孩子們擔心,或為了讓父母寬心,直接提供金錢資助」,最終卻不堪負荷,逃離原生家庭。現在的首要之務,是檢視前車之鑑,尋找新方法。
雅芳嘗試的其中一個方法是「重新框視問題」。對於父親的抱怨,她嘗試不再以「父親就是這樣的人」的角度來看,不再把「抱怨」視為父親的個人「特質」,不再認為父親「意圖」把自己三角化。她重新正視「抱怨」是父親面對焦慮的反應, 是父親在傾倒情緒垃圾,自己沒必要承接這樣的情緒,並因此痛苦。
冷靜之後,接下來她思索的是,如何以「不自我批判,不責備他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雅芳想像父親的焦慮,試著理解他的心情。
看著年邁的父親,她問,「您今年幾歲了?」
父親詫異的面對似乎與談話主題無關的發問,「虛歲八十九囉! 你不知道我那麼老?」
她再問:「那二哥幾歲了?」
父親停下來算算,似乎沒想過這個問題,「應該六十好幾了吧!」
雅芳想像自己對女兒的關心,或許也會持續一輩子。雅芳感恩的回應父親,「您辛苦了! 都要九十歲了,還在為六十多歲的孩子操心。」
只見父親靜默片刻,若有所思。雅芳也停頓下來,讓父親有時間消化訊息,才說出自己的想法:「我真希望您能享清福,快樂過活。」就這麼結束話題。沒有勸告、沒有介入,只是以提問協助父親思考現況,然後表達自己對父親的關心。
這樣的回應能不能改變雅芳的父親,沒人能確定。但對雅芳而言,願意嘗試新作為,思考其他選項,重新框視問題,讓她能平心靜氣地面對父親的焦慮,設定自己的情緒界限。雅芳願意自我改變的努力,已經讓她往提升自我分化的方向前進。
下一次回家時,雅芳離去前,照往例奉上侍親費,父母推辭拒收,「不想讓你回來總是拿錢給我們,可以純粹只是回家看我們就好」。回程途中,雅芳重新檢視這次的相聚,驚覺父母竟然沒有對她「訴苦」。或許父母並沒有期待雅芳把家庭問題往肩上扛,「回家」可以單純的只是因為「想念」。
以上內容由商周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