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考:試試倒立過來看自己

逆向思考:試試倒立過來看自己
圖片來源/pixabay

有一個二十六歲的女生,進入新公司做營運助理。前半年她一天到晚被老闆的郵件和微信「轟炸」,半夜都會接到老闆打來的電話,除了給她安排各種瑣碎的工作,老闆還會跟她聊其他的人和事,簡稱「時保聯」(時刻保持聯繫)。這個女生認為自己快要受不了這種折磨了,猶豫要不要辭職,於是找到了我。
仔細地瞭解了她的具體情況之後,我問了她一個問題:「妳覺得這種折磨是好事還是壞事,還是有好有壞?」

她想了想,說:「三分好,七分壞。」

我繼續問:「嗯,能說說為什麼嗎?三分好,好在哪裡?」

她說:「至少我沒明著把老闆懟回去。如果要說好的方面,一來培養了我的耐心;二來有時他剛說完一句話,我就能猜到他的想法,不知道這算不算培養了我察言觀色的能力。」

我繼續問:「那七分壞呢?」

她說:「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我的私人時間被侵佔,特別是週末。我正談戀愛呢,希望每週有一些固定的私人時間。」

我繼續問:「那他挑戰了妳的什麼底線?」

她:「我的底線是,在上班的時間以外,我每週需要一些我自己的時間,這些時間不能被他佔用。」

各位,你看到了什麼?

佛家講「煩惱即菩提」,並非說煩惱是好事,而是說,當你審視煩惱,對煩惱產生思考時,你才會發現這個煩惱所帶給你的智慧。

我讓這個女生審視她的這個「折磨」,她先說這個「折磨」有三分好處,它培養了她的一些能力,然後說這個「折磨」有七分壞處,這就說到了自己的底線。
這是她心中的菩提。

當你遇到一件事,你生氣,多半不是這件事本身使你生氣,而是因為這件事觸碰了你的底線,你才生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正是通過生氣,瞭解到自己的底線在哪裡。只有先瞭解自己的底線,才會審視它,調整或捍衛它。

當一件事,它讓你生氣了,但你還能忍,哪怕只是忍一小段時間,那就說明它還沒有觸碰你的底線;而當你忍受不了的時候,你就不光瞭解了自己的底線,也瞭解了自己的能力。

再講一項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

二○一五年,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一位教授對三百六十五名年齡在十八歲到八十五歲之間的德國人做了一項跟蹤調查,主要目的是研究消極情緒與消極後果之間的關係。這項調查持續了三週,得到的調查結果很有意思:你的消極情緒,例如抑鬱、憤怒、失望等,最終是否導致消極結果(如身心健康的變差)是由你對這些消極情緒的看法所決定的。如果你認為這些消極情緒是不好的,那麼如你所料,一切都將變得更差;但是假如你認為這些消極情緒也會帶來一些積極的影響,那麼結果就不一定像你想的那樣消極。

因此,「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這句話,並不完全是一句心靈雞湯。就像《三十六計》裡所寫的: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儘管《三十六計》說的是謀略,但它其實也是在說辯證,如果你能換個角度去看,從負面信息中發現正面的信號,你的思維就容易突破。

在此,你不妨做個思考,回顧一下那些過往的煩惱,當你換個角度去檢視它們,就會產生很多跟過去不一樣的看法。

煩惱不是菩提,對煩惱的思考,才是菩提。

最後,我想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各位可以體會一下這個故事中所隱藏的「逆向思考」。

我的一個朋友是一個八歲女孩的媽媽。她一直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奮鬥,追求理想,她留學,讀博士,在三十多歲時邁入中產階層。她也是按照這樣的理念培養女兒的。

她要求女兒學鋼琴,因為她認為:學習一件樂器必然要經歷很多痛苦,這段經歷對於孩子而言是很好的財富。在她的培養和督促下,女兒在八歲時就已經彈得一手好琴。她給我看過一段她女兒彈琴的視頻,視頻裡,八十八個琴鍵如同長在了女孩手上,起手,和絃,每一個動作都有板有眼。

後來的故事,發生在一次鋼琴比賽上。我的這位朋友認為,如果女兒能在比賽中獲獎,那麼女兒將對彈鋼琴這件事有更多的自信,因此她很重視這次比賽。
她陪著女兒把一支曲子練了很多天。

那天,一家三口開車到了比賽場地。女兒抽到了第一個表演,但是做媽媽的很有信心,畢竟她們已經練習了很久。

沒想到的是,意外發生了,女兒起手的第一個音就彈錯了。

事後朋友對我說,當時她整個人都愣在了那裡,與此同時,全場的家長也都愣住了。

之後,女兒重新彈,又錯了。

第三次,還是錯了。

直到第四次,她才彈對,然後開始慢慢適應,到整支曲子的第四小節後才進入狀態。

整個過程中,朋友感覺自己雙頰發燙,她對我說:「我都不知道我是怎麼挨下來的。」

中午,他們沒吃飯就直接開車回家了,因為女兒肯定拿不到獎了。

路上,做媽媽的終於憋不住了,她在車裡發飆:「咱們練了這麼長時間,妳怎麼搞的?」「我對妳很失望,妳平時不是彈得很好嗎?」

女兒抿著嘴,瞪著眼,沒有說一句話。

戲劇性的轉折發生在車開到一半的時候。

請注意,孩子的爸爸也一直在車裡呢,他可沒說話,他一直在開車。

車開到一半的時候,他突然把車停在路邊。

他轉過身去,用很堅決的口氣對孩子的媽媽說:「你別說了。」

然後,他望著女兒,說:「女兒,妳知道嗎?今天我特別為妳自豪。妳知道,很多人參加比賽的時候,如果第一個音彈錯了,他們就不彈了,他們會覺得反正沒獎可拿,自己又不在狀態,就算了。可是妳,竟然願意嘗試四次,堅持把這支曲子彈完。如果換我上場,我絕對做不到,所以,我為妳自豪。在這種情況下,妳居然有勇氣彈下來,我真的很好奇,妳是怎麼做到的?」

「哇!」女兒終於憋不住,放聲大哭,全身顫抖。

這時,做媽媽的才意識到自己錯了,趕忙向孩子道歉。

故事講完,她對我說:「我相信這件事一定會讓孩子記一輩子。」

這個故事中隱含了四層思維的逆轉,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

第一層,孩子的表演是失敗的,但正是這種失敗,才讓孩子的韌性體現出來。這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的思維逆轉。

第二層,母親對孩子抱怨、指責,父親卻發現了孩子在表演中的閃光點。這是站在父親的角度的思維逆轉。

以上兩層,相信大家很容易分析出來。

至於第三層,有一次,我在一場培訓中把這個故事講給學員們聽,我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你們怎麼看待這個母親?」

很多人都對母親持批評態度,覺得這個母親太挑剔了,這樣的母親是孩子童年的陰影。

我卻不這樣認為:「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從孩子練習到表演的整個過程中,都沒有這位母親的角色存在,僅僅有父親的鼓勵,會怎麼樣?」

當大家想到這一層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位母親的價值。在這裡,母親和父親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對孩子在練琴上的支持、推動、監督乃至最後的評價背後,有一個母親的愛和期待,失去了母親的支持、監督和評價,父親的鼓勵的能量就會小很多。換句話說,正是有了這位母親的存在,人們才感受到巨大的張力。這樣,你就明白什麼叫「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了吧?

這就是第三層,站在整個家庭的角度的思維逆轉。

事實上,還有第四層逆轉,那是一種系統的思維逆轉。

你們發現了嗎?一項任務的成功執行,離不開母親、父親和孩子這三種角色的共同努力。

在這裡,孩子代表執行者,面對困難,她需要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母親代表評價者,她要監督執行者,評價執行者的行為;父親則代表鼓勵者,他要在孩子(執行者)遇到困難時,提供精神層面的支持。

有時候這三種角色由不同的人來扮演,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團隊,而更多的時候,這三種角色住在同一個人的心裡。在一個人心裡,有時是執行者做主力,他得堅持幹下去;有時是評價者做主力,他得評估執行的效果;有時是鼓勵者做主力,他得給其他兩個小人鼓勁,從負面的情況中發現正面的部分。

這三種角色,在我們的思維中相互轉換。

以上內容由平安文化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思維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