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我們常聽到膠卷(film)與數位(digital)的爭辯。尤其是大導演諾蘭,就口口聲聲說用數位拍不好,直到今天還在用膠卷拍攝。我們也都知道,數位的好處就是方便修改與復原,可以加很多特效,在複製或移動的時候不容易失真等等。那麼,又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膠卷愛好者,甚至得以讓曾經破產的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死灰復燃呢?
什麼是數位?
所謂的數位(digital),指的是資料被儲存、拷貝的一種基本方式。
讓我們先來想像一下:你看見一輛停在路邊的跑車,並且想要把這輛跑車的外型紀錄下來,但身上只有一支筆跟一張紙時,可以怎麼做?一般來說,就是找個地方坐下來,對著跑車,在紙上用筆描出跑車的形狀。我們會用眼睛跟感覺去比對紙上跑車的圖跟實際的跑車樣貌,並以此盡量地讓兩者的形狀更加相近一點。受過素描訓練的人可以畫出極度逼真,近似於原始物件的圖,但一般人這樣畫起來可能會歪七扭八。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一般人畫得更像呢?
其實,你也可以在紙上先畫出縱橫交錯的座標線,把原本的白紙變成一張方格圖。然後把方格圖對著跑車,讓跑車的影像跟方格圖重疊。最後,在方格圖上,把所有跑車的邊線覆蓋到的方格都塗黑。這樣子畫出來的跑車,雖然可能會呈現鋸齒狀的邊線,但比例、形狀等都不會有太多誤差。而且只要格子越細,圖像也就會越精密。假設格子真的細到某種程度,就算是一般人也可以畫出近似於專業畫家用第一種方法所描出的跑車圖。
後者的方法,就是所謂的數位。前者,則是被稱為類比(analog)。數位跟類比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描繪時是否使用這個方格圖畫法,而這個方格圖畫法就是所謂的量化(quantization,這跟量化寬鬆的量化quantitative沒有關係)。經過量化之後的圖,就可以完全用座標來紀錄了。比如說:「第三行的第六列、第四行的第七列、第五行的第七列尰都是黑的。」這樣的表示法就是實際上的數位資料,而依照這個座標表所畫出來的格子跑車圖,則是這份數位資料的再現。
數位有什麼好處呢?在跑車圖的例子中,第一個好處是即使是不懂畫畫的人也可以畫出還不錯的作品。第二個好處則是只要縱橫的格子數都一樣,不管再用多少不同的方格圖去複製一開始畫的跑車圖,畫出來都會是一樣的跑車圖。第三個好處嘛,就是跑車方格圖可以轉換成座標表,由於座標表是一連串的文字或數字組成,所以可以用更多方法傳送,而且不容易出錯。比如說,我們可以透過電話,把座標表講給對方聽;或設置好暗號表,我們就可以在一個山頭用手電筒的明暗跟長短間隔把座標表傳給另一個山頭的接受者,對方依據座標表所畫出的跑車圖還是會跟我們手上的跑車圖一模一樣!
然而,這不代表類比就處於絕對的劣勢。類比的好處也很明顯─只要是一個描寫能力夠強的畫家,就可以在比數位畫法更短的時間內,畫出精度一樣、甚至更高的跑車圖。試想,如果要畫出看不出鋸齒形狀的跑車,我們得把方格圖的方格設置到多細?這就是為什麼數位影片的解析度長久以來都追不上膠卷影片的細緻度的原因。
總結來說,數位的多種好處,其實都指涉到同一個特點:不失真。也就是說,不管怎麼傳送、壓縮、轉換儲存形式或儲存媒材,只要途中沒有改變解析度(方格的縱橫數量),也沒有經過什麼不可逆轉換的話,都可以再還原成跟原始的圖樣一模一樣的新圖樣。但也是因為要把原本無限細緻、連續的現實圖樣量化成數位資料,難保會有精密度的上限。
而類比方法則是每一次用新的紙來畫的時候,都會跟之前畫的有些不同。這就是所謂的失真。雖然會失真,但類比方法的精密度上限是取自媒材本身,只要找到對的媒材,類比方法的精密度便可以輕易超過數位方法。畢竟,如果要用數位方法把一張紙上的跑車圖記錄下來,那首先得將座標圖的方格畫到如紙的纖維一樣細,甚至要到跟分子差不多,很明顯的不實際。
不過現在的數位技術已經進化到讓精密度越來越不是一個問題了。雖然數位的精密度確實仍比不上類比,但人類的感官通常也不需要太過精密的資訊,所以數位資訊的精密度只要高到可以欺騙過人類感官的程度就可以了。最著名的技術,大概就屬於蘋果公司的Retina螢幕。在這項技術問世之前,不管是電腦、手機還是平板,人眼都仍然可以輕易的看出文字與圖像的鋸齒邊緣,正是因為方格還不夠細。然而,蘋果在螢幕製程上的努力,讓螢幕上的方格間距小到可以讓人眼在正常觀看距離之下還看不到鋸齒,我們幾乎已經認不出它與實際物品或類比圖樣的精密度差別了。
膠卷有什麼優勢?
那麼,為什麼諾蘭等膠卷愛好者又非得要膠卷不拍呢?如果說數位電影的精密度已經跟底片一樣,那膠卷的優勢又在哪裡?
首先就是底片感。類比資料是一種會跟媒材有緊密關係的儲存方式。比如說,用類比方式描繪的跑車圖,如果用不同的筆或不同的紙來畫,看起來就是有明顯差別的。然而如果是用數位方式來記錄,由於數位資料本身只是一連串抽象的數字,脫離於媒材之外的。不失真特性反而讓它變得比較「沒有個性」或「太過真實」,從錄製到放映出來就只有布幕是有材質的東西,所以也容易讓人感覺到所謂「數位的冰冷」。而膠卷是由化學方法來產生的類比圖像,所以圖像上就會有底片粒子所產生的顆粒感,是有材質感的一種雜訊。雖然底片顆粒越大,其畫面的精細度就越低,但有些人反而喜歡大顆粒的底片感,就是因為更能感受到膠片的材質。這種情形,就幾乎不會發生在數位電影上面。同樣的概念也可以套用在黑膠唱片上來說─雖然黑膠唱片容易有如炒豆聲般的雜訊,卻在今日成為黑膠愛好者喜歡黑膠的原因之一。
除了材質之外,膠片感光的動態範圍也比較大,所謂光的動態範圍,就是指一個畫面中最暗的地方跟最亮的地方的亮度差距。而感光的動態範圍,則是指感光元件(膠片)能捕捉到的差距是多少。如果現場光的動態範圍超過了攝影機的動態範圍,就等於是場景中最亮或最暗的地方是沒有被攝影機紀錄到的,稱之為「過曝」或「曝光不足」,或者更直接的就是「爆掉」或「under」。爆掉的影像層次會比沒有爆掉的影像少很多,也可以稱之為「比較平」。而且爆掉的影像在後期可以調光的自由度也會大幅減低。採用數位攝影時,許多習慣類比攝影的攝影師跟燈光師往往會覺得綁手綁腳,因為一不小心畫面就會「爆掉」!採用類比攝影的時候,幾乎是想怎麼拉大場景的對比都可以;但如果是數位攝影的話,除非用上極昂貴的Arri Alexa等機器,不然通常都需要小心翼翼地計算現場的動態範圍。
再來,膠卷的格式簡單多了,製片只要確定膠片大小,基本上就不用太煩惱後期跟放映的問題。假設最終放映是要出35毫米(35mm)規格的影片,那拍攝跟後期製作都用35mm的膠卷來做就好了。顏色什麼的,就算搞錯,最後都還可以救回來,不會導致上映不了的問題。數位的格式可就複雜了!光是影片檔就分成好幾種,RAW、ProRes 422、H.264等各式類型,還要搞懂各個剪接軟體跟調光軟體各自的專案檔格式該如何對接等諸如此類。膠卷時代的製片可以先拍了再說,但數位時代的製片卻需要先搞懂後期流程,才能知道拍攝時要用什麼樣的拍攝器材與方式,不能任意進入拍攝,否則後期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與資源在流程上面。
昂貴的媒材可能是一般觀眾未曾想過的部分。為什麼膠卷比較貴,反而是件好事?其實電影拍攝本身是一種藝術創作,是一種由演員、攝影等一起合奏,由導演指揮的「表演」。表演需要有一股「豁出去」的決心,才能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出來。由於數位拍攝時重拍一顆分鏡的成本相當低,相對容易造成創作者們的僥倖心態,認為就算演得不好,重拍就可以了。因此,即便數位拍攝的媒材比較便宜,但反而可能會造成現場創作的隱性成本,讓演出變得比較保守。而如果是膠卷拍攝的話,創作者們會知道攝影機正在產出一格一格的膠片畫面,是看得見的成本,也就會更努力地去演出了。
最後,我們可能會直覺地認為數位檔案比較好管理,但真的是這樣嗎?膠卷有個好處,只要放在適當的溫度與濕度之下,它可以保存到上百年都還可以觀賞,甚至不需要有人一直去照顧。一九二七年的科幻經典《大都會》(Metropolis)有二十三分鐘的失落畫面能在阿根廷的一間博物館中被找到與被修復,就是這個緣故。然而,數位檔案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數位資料現在主要是靠電磁方式來記錄的,所以必須要有電跟備份,才能夠保持數位檔案的完整性。拿掉了電,不管是磁碟、光碟、磁帶還是快閃記憶體,它們其實都比膠片還要脆弱。有沒有試過用刀刮過光碟?數位的光碟,如果被刀刮過,基本上就是無法讀取了。若是黑膠被刮過的話,頂多只是多了每圈一次的雜音。膠片也是一樣,就算被撕成碎片,只要還拼得起來就有辦法復原,這可是數位方法沒有辦法達到的事。
你可能還是想問,到底是膠卷還是數位好?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到底是指電影拍攝、後期製作,還是發行、放映。當然,也要看電影製作的整個企劃,真的很難說膠卷電影比較好或者數位電影比較好。有些人很早就擁抱數位拍攝,比如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與李安,他們所拍攝的電影並沒有像塔倫提諾所說的「像是在電影院看電視」,反而把電影帶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去。然而,膠卷拍攝確實也讓塔倫提諾與諾蘭等人帶給觀眾一種迥異於一般數位電影的觀影體驗,像近年頗有致敬經典意味的音樂電影《樂來越愛你》也用膠片攝影加強了整部片所營造的老片質感。或許,能夠自由選擇要使用數位與膠卷,才是對創作者跟觀影者來說,最好的狀況吧!
以上內容由PCuSER‧創意市集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電影冷知識:跨越銀幕之外,我們都想探索的電影製造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