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送禮的理智

重拾送禮的理智
(圖片來源:stocksnap)

 

送禮是很美好的傳統,可以傳遞歡樂與創造回憶,還能夠凝聚情感。我非常尊重這個禮節,不想剝奪其樂趣。我個人也很喜歡收到禮物。但是,讀者朋友可曾想過,社會變得富足之後,我們是不是送了太多禮物?

讓我們思考一下整年收送的禮物。每逢美國傳統的光明節與聖誕節,消費者平均花費八百美元購買禮物。除此之外,我們會在生日時收到好幾份禮物。一年裡還有更多送禮的機會,例如情人節、復活節、母親節、父親節、甚至祖父節等等。別忘了特殊日子,例如結婚紀念日、慶祝生子、新居落成派對、畢業、大病初癒或手術成功的慶祝派對、感謝派對、小孩受洗或猶太成年禮等。

只要商人能夠找出送禮的正當理由,肯定會大肆宣傳一番。

宣傳行銷無所不在,足以讓我們這些極簡主義者高舉雙手哭喊:「夠了!停止這種瘋狂的行為!」

我們又應該做什麼,才能避免收到自己不想要的禮物,杜絕極簡主義生活裡出現堆積雜亂呢?這樣的技巧當然複雜,因為我們必須考慮贈禮者的心情。但我仍然相信可以建立堅定的原則,妥善管理我們想要的禮物種類與數量。

趁早讓朋友知道你想要收到什麼禮物

一般來說,贈禮者也會希望自己送的禮物符合對方的喜好與生活風格,雖然不見得一定如此。因此,你可以製作自己想要的禮物清單,在假日、生日和節日之前,將清單交給親朋好友,就能夠有效限制禮物造成的堆積。你的禮物清單種類範圍要廣泛,價格也要有低有高。請你記得遵守以下原則:質量勝過於數量、需求大過於渴望、實用價值高於金錢價格。

要求朋友捐贈到慈善機構

人都會想要透過送禮這種實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友愛。但這不代表他們一定要買東西送到你家。現在也很流行要求朋友捐贈到慈善機構,藉此取代實際的禮物。如果你還沒有這種經驗,我推薦你試試看。朋友原本會花錢買一件你根本不穿的毛衣,經由捐贈到慈善機構,這筆錢最後變成獎學金,因而改善了貧困國家小孩的生活,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對家人保持耐心

假如你才剛開始追求極簡生活,切莫期待家人可以完全理解。如果你過去經常改變生活方式,更不應該要求家人。家人最後一定可以明白極簡生活是你未來的長期目標,他們的贈禮習慣也會隨之改變。

不要有罪惡感

你和家人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夠弄清楚什麼禮物可以增添家庭價值,哪些東西又只會造成雜亂堆積。小孩子或許要用好幾個月的時間了解哪些玩具只是一時興起,哪些玩具又是他的真愛。請你務必耐心等待。一旦你知道自己喜歡哪些禮物之後,立刻處理掉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要有任何罪惡感。如果其他人需要你想處理掉的東西,千萬不要猶豫,立刻送出去。不要擔心當初送你這份禮物的朋友發現。假如朋友知道了,他也應該明白轉贈是你的權利,因為當初他送禮時並沒有附加任何不可轉讓的限制條件。

體貼一點

你希望朋友能夠按照你的意願、偏好來送禮。那麼,你送朋友禮物時,也應該貼心一點。你喜歡實用性高的禮物,不代表你的兄弟、姊妹或母親也有同樣的標準。如果他們想要一雙新的鞋子,請你務必考慮送鞋子;如果他們清楚表達自己想要百貨公司的禮券作為生日禮物,你也應該認真看待。送禮是表達愛與感激的機會,就算你想對抗消費主義,也不應該犧牲別人的感受。

生活有紀律就是一種樂趣

想要重新調整生活,降低雜亂堆積並且持續保持,我們必須用發自內心的感激,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拒絕社會文化所孕育的貪婪。

心懷感激,不代表你必須擁有很多。我在世界各個國家演講,目睹許多窮人的生活。以美國人的眼光來看,許多人的生活貧困到無法想像的地步。然而,我仍然可以在最貧困的地區裡,遇見心懷感激並且滿足眼前生活的朋友。

造訪聖薩爾瓦多時,我到路希拉家中作客。路希拉的家只有一個房間,她與兩個女兒住在一起。大女兒十五歲,小女兒十三歲。她們家徒四壁,後院六隻母雞生下的雞蛋是唯一的收入來源。但是,她們的熱情與慷慨,讓我心懷感激。

人人都做得到感恩。無論環境條件,我們每天都能夠選擇當一個心懷感激的人。

我明白有些現實生活的條件,能夠讓某些人更能夠輕而易舉地心懷感激。家庭溫暖、酒足飯飽、小孩成績優秀,每一件事情都符合自己的期待,當然能夠滿懷感恩之心。有些時候,我們卻做不到。生命若是捲起一陣風暴,我們當然難以保持樂觀的心情。然而,越是艱困的時刻,我們越是需要心懷感激。感激所帶來的力量、樂觀和希望,能夠帶領我們衝破困境。

因此,感激不是一種情緒反應,感激應該是我們內心的習慣。我們能夠藉由處處留心和嚴守紀律,孕育自己的感激心態,會大有益處。

環境條件良好時,我們要練習感激;環境如果變得困難,我們更需要練習。我們越是努力練習,就越是能夠在情況需要的時候,懷抱著感激之情。

你知道嗎?心懷感激甚至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許多科學研究已經證實,越是心懷感激的人,生活越是快樂。「感激能夠讓人感受更積極正面的情緒,增添另人生更豐富的愉快經驗、促進健康、能夠面對困境並且建立強壯的人際情感關係。」除此之外,懷抱高度感激之情的人,通常擁有平均以上的物質生活水準。

感激是一種紀律,而不是情緒。讀者應該努力養成「懷抱感激之情」的生活習慣。以下這些想法有助於你培養新的核心紀律:

‧尋找單純的快樂,並且心懷感激。
‧重新回憶過去發生的好事(如果你眼前的生活陷入一陣風暴,更要如此)。
‧每天撥出時間,在日記裡寫下自己感恩的人事物。
‧在生活裡的小空檔表達自己的感激(例如等紅燈或排隊)。

懷抱感激之情,讓我們能夠更為理解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我們會因此知道要向誰表達讚美。我們會知道要如何跳脫眼前的環境,專注在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心懷感激甚至能夠改善我們生活的每一層面,並且帶來更真實的滿足感。

以上內容由商周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擁有越少,越幸福:擺脫物質束縛,讓人生煥然一新的極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