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你要開始做一件事,就要拋開對結果所有的責任感和關注

一旦你要開始做一件事,就要拋開對結果所有的責任感和關注(圖片來源:stocksnap)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時代,壓力已成為我們語言中的常用詞。憂心、焦慮、失眠和胃潰瘍等現象,在我們居住的世界中變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我確信,事情可以不用這樣。

只要我們能夠對一個簡單的真相有所認知──造物者賦予我們內建創意機制,藉此供給我們充分的必需品去順利度過這個時代或任何時代──就可以放下煩惱、焦慮和憂心的沉重包袱,讓自己鬆一口氣。

我們的問題在於,我們忽略了自動創意機制的存在,而試圖以有意識的思想或「前腦思維」來做任何事和解決所有問題。前腦相當於電腦的操作者,或任何其他種類的自動控制裝置。因為前腦,我們才懂得思考「我」,並對認同有所感應,因為前腦,我們才能發揮想像力或設定目標。我們用前腦來蒐集資訊、做觀察、評估陸續進來的感測資料和產生判斷。

但是前腦無法創造,它無法「做」要完成的工作,就像電腦操作者無法「做」電腦要處理的工作一樣。前腦會提出問題,並且認清問題,但它在本質上是絕對無法去策劃解決問題的。

別太在意

話雖沒錯,但這正是現代人一直嘗試去做的:用意識思考來解決他所有的問題。

耶穌說:「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身量多加一肘呢?」諾伯特‧維納博士告訴我們,人甚至無法靠意志或意識思考來完成拿起桌上的筆這麼簡單的動作。
因為現代人幾乎完全依賴前腦,所以我們變得太在意、太焦慮和太害怕結果,而耶穌告戒我們「不要為明天而操心」,或聖保羅所說的「應當一無掛慮」,都被視為不切實際的廢話。

然而,這正是美國心理學泰斗威廉‧詹姆士在多年前要給我們的忠告──假如我們當初肯聽的話。

他說現代人太過緊繃、太關心結果、太焦慮(當時是一八九九年),過日子有更好和更輕鬆的方法:

若我們希望我們的觀念構成和決斷力能夠豐富、多樣、有效,就必須養成習慣,不要抑制對它們的想法,也不要以利己的立場全神貫注於它們的結果。就像其他習慣一樣,這種習慣是可以培養的。當然了,謹慎、責任與自重,抱負與焦慮的情緒,都是我們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但當你在做一般性的決議和決定你的活動規劃時,要盡可能地壓抑它們,並將它們徹底排除在外;等到一旦達成決議、準備執行的那一天,就要拋開對結果所有的責任感和關注。總而言之,不要鉗制你具有智慧的實用機制,讓它自由地運作,然後它為你服務的效果會加倍的好。

以退為進的勝利

後來,詹姆士又引述一件件個案,指出許多人多年來試圖以刻意的努力來擺脫焦慮、憂心、自卑感、罪惡感,卻終告失敗,等到放棄刻意的奮鬥和停止嘗試以意識思考來解問題之後,才發現成功的到來。

「在這些狀況下,」詹姆士說,「如同無數的個人敘述中可靠的擔保,成功的方法是……投降……是順從,而非積極行動──能掌控局勢的是放鬆,而非熱衷。放棄責任感,放開你的堅持,把你的命運交付給高高在上的力量,完完全全不要關心後果會變得如何……癥結在於,要讓你緊繃到痙攣的自我休息一下,並發現有一個更棒的自我存在。無論來得慢或突然、大或小,在樂觀與期待下的結果、在放棄刻意努力後隨之而來的新現象,就是出自於人類本質的堅定事實。」

放鬆後的靈光一閃

從許多作家、發明家和其他創意工作者的經驗裡,隨處可舉出能證明我們所言不假的事實。它們千篇一律的告訴我們,創意概念並不是從前腦的思想中有意識地思考出來的,而是當有意識的心智放下這個問題、然後在努力思考其他事情時,創意概念就自動自發、自然而然的,靈光一閃地突然出現了。這些創意概念並不是跟起初的意識思考毫無關係、隨隨便便出現的,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一個結論:為了得到「啟發」或「直覺」,當事人首先一定要對解決某個特定的問題或得到某個特定的答案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必須專心思考、蒐集所有他能在那個主題上取得的資訊、考量所有可能的行動方式;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對解決那個問題必須具有炙熱強烈的渴望。然而,在他認清問題之後,他在想像中看到了想得到的結果、盡其所能取得一切資訊和真相,但是之後他所付出的努力、煩惱和擔憂都沒有幫助,似乎只對問題造成阻礙。

著名的瑞士科學家亨利‧費爾說,他一些好的構想幾乎都發生於他未積極研究問題的時候,而且與他同期的研究學者的發現,大部分也發生於他們沒在工作的時候。

眾所皆知的,當湯馬斯‧愛迪生思考問題受阻時,他會躺下來小睡片刻。

查理斯‧達爾文也表示,他曾認真思考長達好幾個月的時間,但都無法得到他寫《物種起源》所需的構想,之後他腦海裡突然靈光乍現,他寫道:「當解答應運而生時我欣喜不已,我清楚記得當時我在路上某個地方的馬車上。」

美國廣播公司前總裁雷諾克斯‧禮萊‧羅爾在《美國雜誌》中敘述幫助他事業的想法是怎麼來的,「我發現,想法多半發生於你在做使大腦保持警覺但沒有施太多壓力的某件事時,如刮鬍子、開車、鋸木板、釣魚或打獵等,或者是與朋友做激發性的談話時。有些最好的構想來自於偶然取得的資訊,而且跟我的工作完全沒關係。」

通用電氣公司的研究部主任舒玆說,研究實驗室中幾乎所有的發現都來自於密集思考和蒐集真相後放鬆期間的靈感。

以上內容由柿子文化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改造生命的自我形象整容術:整形醫師驚人發現──心靈容貌決定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