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個人與社會要共存共榮的倫理,需要公平競爭的精神
一個很寬敞的蜂巢裡,有許多過著奢侈而舒適生活的蜜蜂。像這樣,到處充滿了惡習,整個社會卻成了天堂。因此連窮人的生活都比以前的富人還好,不再匱乏。
伯納德.曼德維爾(Bernard de Mandeville)是18 世紀蘇格蘭啟蒙運動的嚆矢,他在《蜜蜂的寓言》中,用以上方式說明滴流經濟學(trickle down)的狀況,也就是富人的經濟活動,會使財富滲透到低收入的階層。
每個人依照自己的慾望來行動,社會就會保持繁榮嗎?或是加上怎樣的條件後,追求個人利益會連結到社會的利益?
我們就先從這樣的問題開始。
私人的惡行是公眾的利益?!
曼德維爾肯定利己心,認為「無論是道德上或是大自然中的惡行,才使我們成為社會性動物」。他還認為「奢侈、虛榮、貪婪、嫉妒會帶來經濟繁榮」,「利己心會控制社會」。
他的主張是「私人的惡行即是公眾的利益」。的確,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自己,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例如肉販、酒店或麵包店之所以會提供食物給我們,不是因為博愛,而是為了他們自己。
事實上,自稱要貢獻社會的人結果很少有益社會,比較多的人著重於追求自己的利益,結果卻帶來了社會的利益。
利己心和同感成就了社會
如上所述,利己心是社會利益增加的原動力,但不能漫無限制。因為人生而平等,如果目的相同,彼此會互相敵對,陷入弱肉強食的世界。
為近代政治思想奠基的17 世紀英格蘭哲學家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認為為了避免這種「自然狀態」,應該捨棄自然權利(這個權利是指每個人都有使用自己力量的自由,藉以保護自身的生命),轉讓給特定的人。
但是如果有同感(sympathy),沒有這樣的強制也能形成「社會」。
要如何讓自己擁有「同感」呢?
我們觀察別人的境遇,「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就能推測別人的感情。
例如看到一個人快要被揍了,我們很自然地會縮起身子,把自己的手腳縮起來。這是同感的基本。
接下來「對於互相有同感的人,會感受到他的喜悅」,也就是說,「人們會希望和別人同感、或別人對自己有同感」。
像這樣和別人互相有同感後,會內化別人的視線,接下來還會意識到公正的第三者、也就是「中立旁觀者」的同感,於是壓抑自己;如此一來,就會形成適合社會的感情和行動,成立由陌生人組成的近代社會。
中立旁觀者的判斷是「正義的感覺」,得到中立旁觀者同感的行為,則是「公平競爭」。
事實上曼德維爾也認為,要「私人的惡行要成為公眾的利益」,需要「正義之劍來修剪」。
政府愈小愈好?!
像這樣,有利己心和同感就會形成社會,因此政府的功能很少,只限定在國防.警察、司法、公共建設等以下幾種權限:
● 國民第一義務 保衛國家不被其他獨立社會施暴和侵犯。
● 國民第二義務 保護每位社會成員不被其他成員壓迫或從事違法行為,也就是要確立嚴正的司法行政。
● 國民第三義務 興建公共土木工程,創設並維持公共設施。因此,特權或限制也應該撤銷。
在商業方面,任何新的法律或管制,只要是出自商人階級,一定要用心聆聽。
「分工」增加生產力
處於開發狀態中的國家,其民族因為極度貧困,有時候他們不得不直接殺死小孩、老人或久病不癒的人,或棄之不顧,任他們在野外餓死或被野獸吃掉,自生自滅。相反的,在文明發達的國家,儘管多數人完全不勞動,且他們消費的勞動產物卻是大部分勞動者的十倍、甚至一百倍。但是這個社會勞動整體的產物卻非常豐富……。
這是18 世紀中期的狀況,但時至今日,先進國家和貧窮國家的差距並未縮小。
為什麼有富國也有窮國?它們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這就是我在《國富論》(或稱為《國民財富》)中想要闡明的問題。
在這裡,我將先透過《國富論》,讓大家先了解財富的來源,再思考增加財富的方法。
金銀和農業曾被視為財富
關於財富,16 世紀末到18 世紀間的主流看法是重商主義。所謂重商主義,就是認為「財富= 貴重金屬」,和重金主義及貿易差額主義有極大不同。
相對於重商主義,重金主義不但認為只有貴重金屬才是財富,更進一步認定只有金、銀儲備量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因而限制貴重金屬對外交易以防止外流,同時開發礦山、向外征討、大舉掠奪。因此引發了國家之間的出口管制競爭、彼此爭奪金塊等貴重金屬。
17 世紀波旁王朝法國政治家柯爾伯(Jean-Baptiste Colbert)執行的經濟措施柯爾伯主義、或16 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政策都是典型的例子,因「劣幣驅逐良幣」的格雷欣法則著名的英國財政顧問和商人湯瑪斯.格雷欣(Thomas Gresham),也是重金主義者。
另一方面,貿易差額主義是指鼓勵出口的同時限制進口,藉此累積貨幣。這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董事托馬斯.曼(Thomas Mun)的主張,後來成為英國重商主義的主要政策。
批評這種重商主義的人是重農主義者。他們提倡自然秩序(physiocracy=physio﹝自然﹞+cracy﹝統治﹞),認為應該讓人為扭曲的經濟回歸自然。
重農主義的代表是18 世紀的法國醫師法蘭索瓦. 魁奈(Francois Quesnay),他認為「經濟也應該服從自然的主宰」,主張農業才是財富。「農村是國家真正財富的泉源,如果農民貧窮,國王也會貧窮」。
勞動才是財富
重農主義主張「財富不是金銀而是生產過程」,值得讚許,但是一般人認為只限定在土地上的勞動這一點顯得狹隘。而且重農主義認為「農業的產物來自於自然、也就是土地,而不是來自於人類的勞動」,這種看法也不夠周延。
因此《國富論》中,認為財富的泉源是勞動,生產「生活必須品和便利品」的勞動,是財富的源頭。
重視勞動的想法,在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的《賦稅論》(A Treatise on Taxes and Contributions,1662 年)、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試論紙幣的性質和必要性》(A Modest E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Necessity of a Paper -Currency,1729 年)中已經提及,但《國富論》首次把它納入經濟學的體系。
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構成這種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是本國勞動的直接產物,或是利用這類產物從外國購買進來的物品。
而且即使在現代,勞動的重要性也被強調為經營智慧。
被稱為「鋼鐵大王」的美國企業家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墓誌銘上刻著「長眠於此的人,懂得如何網羅比他更優秀的人為他效力」。這象徵他生前重視勞動。事實上,「即使自己的公司因為天災而全毀,只要原班人馬和我一起工作,就能創建比以前更大的公司」。
被喻為「經營之神」的彼得.杜拉克也說:「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就在於人。促成經濟發展的動力,在人,不在資本,也不在原料。」(《明日的里程碑》,1957 年)
企業內分工會提高生產力
生產力增加的因素,充分反映在別針的製造過程中。
在這裡,我們要先說明一個前提:假設勞工不曾受過適合這份工作的教育、也不知道這部機器的操作方式,即使竭力工作,一天大概也很難製造出一枚別針,要製造20 枚更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這時候,① 抽鐵絲→ ② 拉直鐵絲→ ③ 切斷鐵絲→ ④ 削尖鐵絲→ ⑤ 磨鐵絲的前端以裝上圓頭→ ⑥ 裝上圓頭→ ⑦ 把別針磨白→ ⑧ 用紙包覆別針等,把別針的製造工程分割成這些作業,找10 個人-有時找不到這麼多人,讓一個人負責二、三樣工作也沒關係-這樣即使機器設備簡陋,一天總共也可能製造出12 磅的別針。
1 磅的別針共有4000 枚以上,這10 個人一個人1 天就能製造出4 萬8000 枚以上的別針。因此每個人製造4 萬8000 枚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一天估計可以製造4800 枚。
如果不分工,一個人最多只能製造20 枚,所以分工可以使生產力提高到240 倍。
日本也是如此,平安時代後期製作佛像的工匠定朝,將原本的「一木造」方式,也就是「佛像的頭部和身軀都是從同一塊木頭彫刻出來的」,改成「寄木造」方式,亦即「頭部和身軀以不同的木材彫刻,再接合在一起」,確立之後,據說就能因為分工而大量生產了。
像這樣,分工使各項作業集中,勞工發揮創意,使技術進步;勞動專業化,勞工也變得勤奮。
可是也不能忘記負面影響。分工使得工作變成單純的作業,結果浮現的問題是,勞工有可能「會變成非常愚蠢、無知的人」。
社會的分工會進一步提升生產力
分工不只是以上的企業內分工,還有社會的分工。
例如「第一個人專心製造弓箭,第二個人提供食物,第三個人建造房屋,第四個人做衣服,第五個人製作工具」。
像這樣社會上的分工,比所有人都在無秩序的狀態下工作,更能得到顯著的成果。
社會上如果徹底分工,每個人的生產品雖只是各式各樣慾望中的一部分,但是超過每個人消費的部分能互相交換,於是「能滿足慾望中的絕大部分」。
換句話說,因社會的分工而得以大量生產,再透過交換,讓人類變得富足。
沒有人看過兩隻狗能公平而深思熟慮地互相交換骨頭,由此可知,交換是人類獨有的本能。
不平等問題會得到解決
在開發中的社會,所有能工作的人都去工作,支撐著無法工作的人,卻還是處於「極度貧困」的狀態。
相對的,在已開發國家的狀況是:很多人完全不工作,卻連「最低級的貧苦勞動者,只要他勤儉節約,也能得到比任何一個野蠻人更多的生活必需品或便利品」。
在已開發國家,連最貧窮的階層也比開發中社會的人富裕,而且因為已經擺脫了「戰鬥狀態」或「隸屬於諸候的奴隸狀態」,即使出現不平等現象,也受到已開發國家社會的肯定。這種情況被稱為普遍富裕。
附帶一提,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 A Discourse Upon the Origin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1755 年)中批評商業社會,認為「商業社會引起不平等現象」。「普遍富裕」的論點則批判盧梭的想法。
經濟一旦發展,薪資上升加上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價格下降,使勞工變得富裕;另一方面,利潤率和利息率降低,資本家拿到的利潤和利息縮水,而且平均每個地主的土地面積因為繼承而減少,勞工和資本家及地主之間的差距將會拉近。
以上內容由光現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非懂不可的7堂經濟思考課:為什麼努力工作,還是沒有錢?為什麼景氣變好,薪水還是不夠用?7位大師的經典經濟思考課,讓你弄清楚自己與國家政策、世界局勢的關係,擺脫「被淘汰」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