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到世界討生活》作者曹馥年:「現在的我,比以前更快樂。」

IMG_6082 (1)

採訪、編輯 / 簡旻柔,圖/曹馥年提供

「我決定前往遙遠的他方,離台灣愈遠愈好,離二十多年來規律正常的人生正軌愈遠愈好。我需要做件強度更大的事情蓋過自己的矛盾,或許暫時跳脫問題,才能以局外人的身分,看清事情的癥結所在。」

2014年的曹馥年,抱著這樣的心情,遁走世界。361天的旅程結束後,所有的經歷,那些驚奇的、恐懼的、愉悅的、可怖的,都化成人生或大或小底韻之部分,從此長久的擱在生命中了。

閱讀《出發!到世界討生活》的時光,有如一場目遇即成行的旅遊。隨著曹馥年生動而凝鍊的筆調,就像是真實的跟著她走過了這361天的環球旅行,隨著她冒險中的起伏不斷的屏息或微笑。

DSCN9039 (1)

Q. 「閱讀」與「旅行」,經常被拿來相提並論或相互比較。大學時主修語言與文學,而後⻑期擔任文字工作者,現在又多了環遊世界的旅行家身份,請問你怎麼看待「閱讀」與「旅行」的意義與相互的關係?這兩者在你的人生中又扮演了何種角色?

A. 我小時候很好動,閱讀是唯一讓我安靜下來的方法。我很愛看書,遇到好看的書,不只下課看,上課也偷偷放在桌子下看。我爸媽很鼓勵孩子閱讀,爸爸還有句口頭禪「什麼都能省,買書的錢不能省。」在他這樣的生活哲學下,我們家不常買新衣、上餐館,書櫃裡卻一直有新書。

開始寫作的原因,是為了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我國小五年級開始迷金庸,《射鵰英雄傳》是我接觸的第一本金老作品。但當時一系列四冊要一千塊,對小五學生而言根本是天價。家裡的教育方式,是讓小孩想要什麼就自己去爭,我知道自己拿不出一千塊買書,也沒有想過跟父母要,只先向同學借書,或到圖書館和書局看。

當時的班導師寧定威老師大力推廣閱讀,自掏腰包買了拇指文庫、世界文學經典名著、偵探小說等好幾套書。在教室後整理出一塊閱讀區,又推出「寫五十篇讀書心得,換一千元圖書禮券」的活動,我滿心想要《射鵰英雄傳》,一聽到活動就決定參加。

讀書心得報告有規定的格式,包含書籍介紹、名言佳句與心得,篇幅大約一張半稿紙的長度。但為了《射鵰英雄傳》,我最後花了兩年時間完成五十本書的心得,在畢業前領回這套書。這五十篇為了興趣而寫的讀書報告,也讓寫作從學校功課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我對想做的事情很堅持,不管過程遇到什麼困難或挫折,都不會輕言放棄。這趟環球旅行也一樣,縱使一路上被偷、被騙還生病,旅程當下也只想著怎麼解決,沒有就此打退堂鼓回家的念頭。

我一直很喜歡看旅行、冒險與奇幻題材的小說,卻是到大學才真正開始旅行。第一次離開台灣,是20歲時到上海復旦大學做暑期研究。繁華的上海,和張愛玲筆下的上海已截然不同。然而,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讀萬里書,行萬里路」的趣味,將書裡的昔日映照旅途的今朝,無論是對文本的再詮釋,或是對旅行的深度廣度,都有很棒的加乘效果。

出發旅行前,我對自己有很多疑惑,也不知道放下現有的一切毅然出走,一切會不會變得比以前更好。種種不確定感,我不知能找誰討論,只能從別人的旅記中尋找一些鼓勵自己的力量。當時我借光圖書館所有旅行遊記,看不夠就到書店找,除了自己收藏很久的《轉山》,《去他的飛機!我腳踏實地環遊世界》、《860天!前所未有亞馬遜河徒步大冒險》都帶給我勇氣,西班牙記者一面旅行一面採訪的《我在25個城市,遇見的25個人》、經典的《老巴塔哥尼亞快車》,都影響我後來的旅行寫作方向;而廖芸婕的《獨行在邊境》,或許是作者的年齡、背景與我相仿,是我非常有共鳴,從出發到回家都反覆閱讀的一本書。

這趟環球旅行我帶了兩本書:西班牙語文法書,和朋友送的《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後者的作者是烏拉圭記者兼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該書從殖民、勞動、分配等層面檢視拉美的政經環境,對帝國主義做出控訴。由於一開始對拉美不夠了解,加上當時移動得很快,很難靜心閱讀。旅行到了南法後,在悠閒無所事事的狀態下打開這本書,才終於一口氣讀完,對照前半年的旅行經歷深有所感。至於那本西語文法,我只看了幾頁。學習語言,只要不怕開口、不怕被嘲笑,久而久之就慢慢學會了。

我現在還是看許多旅行相關的書,而且因為走過部分書中提到的地方,讀起來更有感。目前正在看《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旅行與讀書》,以及反思旅遊與觀光產業的《旅行的異議》,這些都是作者博覽群書後,將書本、旅行、觀點相互參照,精彩萬分的作品。期許有一天,自己能像這些作者一樣,寫出這麼精采的文字。

IMG_0266 (1)

Q. 環遊世界的旅行故事是在什麼樣的情景與心境下完成書寫,而對於這段旅程的思索又是什麼呢?

A. 這本書的初稿來自旅行日記,是利用等車、搭車或睡前寫的,想到什麼寫什麼。回台灣後,因為立刻回到職場,整理這些旅行記憶,也是種工作的紓壓,雖然常忙到三更半夜,心情仍是相當愉悅的。

有和我一起旅行過的人,應該會常看到我有空就拿出日記本或手機、筆電寫東西。我的記憶力不是很好,書寫是旅行時給自己的功課。旅行獲得的感觸與感動,強度很大、頻率很高,很多一期一會的記憶,一旦被其他情緒沖淡調和,就永遠回不去了。

隨著旅行結束,重返生活,當時旅路上的記憶、感受會慢慢沖淡失真。閱讀別人的旅記作品,能有效喚起旅行時的心境共鳴。《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走在夢想的路上》、《行旅,在深邃亞細亞》,都在我書寫卡關時幫助我完成這本書。

對一個地方了解愈深,旅行時愈能做出深刻精闢的觀察。我一直認為,要寫出雋永有料的旅記,作者得看很多書,廣納別人的觀點,激盪出自己的一套思考。

由於《出發!到世界討生活》的初稿多半是旅行日記的還原,回台灣不久就幾近完成。接下來將近一年,幾乎都花在查找資料、一次次修改文稿上。釐清旅行當下一知半解的國家情勢、修正理解謬誤、甚至通篇重寫。查資料的過程中,也看了許多以往不曾接觸的書籍、文章,成長不少。

花費一年時間整理一年旅行的記憶,我覺得這本書就像個1+1年的旅行。從初稿到完稿,每個修改的印記,都也是這趟環球旅行的足跡。

IMG_9176

Q. 在結束努力向世界「討生活」的361天後,這「人生逗號」對妳有什麼的啟發與改變?對待世界的看法、價值觀是否有所不同?未來又有什麼精采的計畫嗎?

A. 我以前是個完美主義的人,不僅累到自己,也累到共事的夥伴。這趟旅行發生太多變數,讓我慢慢放下完美主義,放過自己,試著enjoy所有發生的一切,無論好壞。現在的我比以前快樂,更能放鬆的去享受生活。對於世界,也開始練習放下偏見,試著從不同角度理解一個國家的不同面向。

我仍喜歡記者與文字工作,希望能在這領域繼續發展。不過,未來仍希望在寫別人的故事之外,也能繼續寫下自己的故事。

Q. 從過去敘寫他人的記者,成為現在能夠書寫自己的旅行家與作家。請問這兩個角色之間的差異與轉換,在心境上有什麼不同?

A. 我不好意思稱自己為「旅行家」,比起旅途中遇到的許多厲害背包客與旅人,我只不過探索了這廣大世界的一小部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我剛好有幸出版成書,分享自己的經歷。

從追逐別人的故事到寫下自己的故事,像是從一個自別人身上擷取能量的人,成為一個能分享、給予的人。雖然這趟旅行無關夢想,但後來卻陸陸續續有朋友、讀者說他們看完我的旅記後,也決定實現醞釀多年的旅行計畫,這是我始料未及,也非常開心的事。

◎曹馥年臉書粉絲團:「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

◎更多精彩內容在「 出發!到世界討生活:人生逗號,一個女生的環球36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