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六大馬拉松】
世界六大馬拉松,也就是進入「THE WORLD MARATHON MAJORS(世界馬拉松協會 WMM)」評選之列的六場賽事。賽事總數有可能再增加,例如東京馬拉松就是在二〇一三年那屆才被加入名單的(在此之前都是「世界五大馬拉松」)。這些賽事本身必須極具代表性、菁英選手成績也要達到大會標準,才能被WMM選入。
對世界馬拉松跑友來說,能跑過這六場馬拉松將是重大的跑者生涯里程碑;也因此有不少跑者以此為目標做訓練。目前這「六大馬(Big Six)」分別為:紐約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以及唯一在亞洲的東京馬拉松。其中,「波士頓馬拉松」因有著極高的參賽標準(業餘選手也必須達到成績低標),而成為六大馬中入手難度最高的賽事。
【IAAF】
IAAF為國際田徑聯合總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的簡稱,總部位於摩納哥。IAAF每年會發出金牌、銀牌、銅牌三種級別的「路跑標籤認證」給予優秀賽事;這些賽事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國際菁英選手達到個級別成績低標。台灣目前唯一獲得IAAF銅牌認證的賽事為「萬金石馬拉松」,而世界六大馬拉松皆為金牌賽事。經IAAF認證的賽事除了代表大會品質優良,路面坡度也相對平坦(所以才會有這麼多選手跑出優秀成績);建議跑者可以此憑證作為選擇馬拉松路跑賽的依據之一。
【PB】
「PB」二字為「Personal Best Record(個人最佳紀錄)」的簡寫,所以也可以稱做「PR」,但台灣一般比較習慣講「PB」。例句:「我全馬PB是四小時三十分」、「奧運國手張嘉哲的PB在中國鄭開馬拉松達成。」
【補給】
路跑賽中所謂的「補給」是指馬拉松大會提供的給食,包括賽道沿途的水站、食物站。如果是一般民眾(非馬拉松大會人員)在賽道沿邊贈與跑者的飲食,會稱為「私補」。例句:「東京馬拉松的官方補給只有香蕉跟水,但私補有巧克力、飯糰等等。」
【關門時限】
「關門時限」指的是路跑賽、馬拉松賽事的大會時限,也簡稱「關門」;因沒有在時限內完跑而失去資格的狀況可以稱作「被關門」。通常馬拉松大會為了不影響道路交通,或是想界定比賽的難易度,都會訂定「大會時限」;日本的賽事更是常見「分段關門」,也就是跑者必須在指定時間內跑到一定距離,不然就會失去資格,例句:「東京馬拉松每五公里有一個關門點,但大會總關門時限是七小時。」
全世界賽事的關門時限相差甚遠,跑者在參賽前一定要注意大會規章,免得報名到難度太高的賽事,一不小心被關門了總是會影響到心情。
【步速、幾分速、配速】
跑步的速度可以量化為「步速(Pace)」,步速的單位與一般所謂的「速度」相反,速度是「距離/時間」,譬如一小時可以跑幾公里;步速剛好相反,是「時間/距離」,譬如一公里需要幾分鐘。例如我一公里要跑七分鐘,我就可以說我現在是「七分速」。
另外,在跑馬拉松時常會聽到人提起「配速」,那是因為長距離賽事必須要經過縝密的規劃以保留體力,不似短跑能盡全力衝刺,所以馬拉松跑者會將「步速」做一個分配。例句:「我在一到二十一公里時會把配速壓在七分速,過半馬後再用六分速的配速跑。」
【EXPO】
在馬拉松賽事中提到的EXPO指的是「賽前博覽會」,日本的馬拉松或路跑賽舉行前,大會會在選手自助報到的服務處順便舉辦博覽會,EXPO中通常有贊助廠商的宣傳攤位,還有運動用品、能量食品廠商的攤位,跑者可以在這裡購物,甚至能買到賽事大會的官方限量商品(T-Shirt、毛巾等等)。EXPO規模依大會不同相差甚大,鄉下地方的賽事可能只有一兩個攤商,而東京馬拉松的EXPO則是全世界最盛大的。
【完走證明】
只要是有採「晶片計時」的馬拉松賽事,在跑者完成比賽後,都會發給跑者「完賽證書」,證書上會印出日期、賽事大會名稱、跑者姓名、年齡組別、參加賽事組別(全馬、半馬等等),以及最重要由晶片計測出來的完跑時間,只有沒棄賽、犯規或被關門的跑者才能拿到完賽證明。
有些賽事的完跑證明是電子檔寄出,而日本的賽事大都會以紙本列印出來。「完走證明」是「完賽證書」的日文漢字寫法。
【L.S.D.長距離慢跑】
L.S.D.三個字母是「Long Slow Distance」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長距離慢跑」。這個訓練法不但能增加心肺能力、還能提升長時間運動的耐力,是馬拉松跑者絕對不可或缺的訓練項目。訓練方法很簡單,基本上就是以比平常慢的跑速(可以與人正常交談、不會喘的速度),連續跑個一百二十分鐘以上,如果是為了全程馬拉松做準備,可以試著跑一百八十分鐘到兩百四十分鐘以上。訓練過程中要注意水分補給,中途不要停頓(除非上廁所)。建議每個月至少兩次,賽前可提升至每周一次。
本文授權自大塊文化/ 歐陽靖《旅跑.日本:歐陽靖寫給大家的跑步旅遊書》
《旅跑.日本:歐陽靖寫給大家的跑步旅遊書》作者:歐陽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