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會工作:發揮高效率的八個做事原則

5616039786_edeeb34b26_z

人與人的「差距」是怎麼發生的?

舉例來說,假設有兩個年齡與實力都相當的年輕人同時出社會, 工作與資歷都差不多,但利用時間的上卻有所不同。一般人平均一天的工作時間約八小時,有效利用時間大概是六小時,而如果其中一個人特別努力,幾乎常常加班,而且下班之後常常在想工作上的事情,思考自己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那麼這兩個年輕人在出社會工作十年之後,其中一個可能只累積了六,七年的工作經驗,而另一個很可能因此累積了二十年的工作經驗,兩個人的差距可以達到三倍之多,原本能力差不多的兩個年輕人,在出社會十年之後竟然能有如此大的差距。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日積月累的,絕對沒有突然就拉開的可能,因此,讓自己保持高效率的做事方式,就能比別人更快累積能力。

努力工作≠會工作:發揮高效率的八個做事原則。

一、邊跑邊想

在工作上「邊跑邊想」的意思是,善用瑣碎的時間思考自己接下來如何做才能更好,而不會輕易的浪費時間,即使是在通勤的時間上。

二、工作同時進行

工作上,常常會碰到瓶頸,有時候會變得很難前進,因此,可以先去做其他事情,讓潛意識幫助自己消化工作內容,讓自己同時進行兩件事以上,幾個小時候再回來做原本這件事,很可能很快就有了進展。

時間很重要,但比起時間更重要的是你的產出與效率,是否能夠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做事、是否能在同樣一段時間內提供更多的產出,而這有賴於大量的投入在工作上與不斷的練習、精進。

三、一邊執行計畫、一邊修正計畫

高效能人士懂得一邊執行計畫、一邊修正計畫,而不會死守原本做好的那份計畫,計畫是死的,現實生活中的狀況卻是多變的,懂得因應改變而做出修正,才能獲得更高的效率。

四、讓主管知道自己的「狀況」

有任何狀況,切記回報給主管,只有這樣,主管才知道要如何給予你幫助,而不是讓自己成為脫韁野馬,成為主管眼中狀況外的人。

五、集中處理

將性質相同的事情集中處理,可以發揮更高的效率,集中在某個時段處理,可以讓自己集中在某件事情上而不至於分心。

六、模仿「績效好的人」的行動

高效能人士懂得跟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每個人身邊一定都有某些表現特別優秀的人,多多模仿他們的行為模式、主動跟他們學習,就能讓自己更有效率。

七、持續關注自己的「目的」

方洙正在其著作《分心不上癮》裡指出:
當你經常被外在事物打斷,例如電話、簡訊、小孩或『只是想請教你一下』的客戶,當你自己打斷自己或努力想一心多用,同時處理許多事情而頻頻分心時,你對生活的掌握感就會弱。分心不僅讓思緒脫軌,還會讓你失去自己。

持續關注自己的目的地,才不會讓自己偏離了軌道,社會上充滿了各種會讓我們分心的事物,一旦我們被影響了,很可能就忘了當初自己工作的目的。

八、勇於面對高「牆」

勇於面對高「牆」,才能逐漸磨起自己的專業能力,當你跨越一個又一個障礙,就能不斷地成長。成長都來自於弄懂原本你不懂得東西,若老是做你已經會的東西,則成長有限。

unknow_to_know

成長的過程,就是將「未知」事物轉成「已知」事物的過程。

延伸閱讀:下班後黃金的「三小時」,將決定你未來是否能脫穎而出

 

(photo via elsombrerodepens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