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常識不可靠?關於常識判斷的迷思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

common_sense

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也不要因為常識而壞事》的作者鄧肯.華茲說:「你有沒有仔細想過?為什麼搭公車時習慣讓座,即便心中不是那麼情願?搭電梯時為什麼要面向著電梯門而站,而非彼此面對面站?商品或企業成功之後,事後分析均歸因於獨一無二的特質,但是下一個熱賣商品或走紅公司該具備什麼特質,卻是難以預測」。

了解常識,以及常識何以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可以在工作上給我們帶來幫助,以及更好地計畫我們的人生。以下是關於常識判斷的迷思你應該知道的六件事。

一、普通常識

普通常識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那些常識,上班要穿什麼、聚會該如何打扮、某個地點應該如何到達等等。

常識主宰著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缺乏這些常識,則會看起來像三歲小孩,因為無法判斷怎樣做才是對的,也會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二、一點也不普通

鄧肯.華茲指出:「常識深值於社會與人心,極難撼動或改變,自小就被告誡紐約人冷漠、不近人情、人心叵測,長大後讀到一篇報導,稱曼哈頓有一小群居民從不鎖門,這人直覺不可思議」。

從小被灌輸的觀念往往會變成長大後的常識與價值觀,而且通常難以撼動,而有時候過往認為的那些常識卻並不總是正確的。

三、有所保留

某群人認為是對的,在另外一群人眼中可能被認為是錯誤的徹底的事,為什麼同樣一件事會有完全不同的兩種看法?過去的常識是否總是正確的?例如廢死聯盟堅持應該廢除死刑,但對立的一方卻堅持死刑不能廢除。

常識或許不一定是可靠的基礎,過往的認知是,常識應該是普遍被認為是對的事,但你應該要有所保留,常識不一定是對的,也不一定是可靠的。

四、誤用常識

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也不要因為常識而壞事》的作者鄧肯.華茲說指出:「常識的特質包括缺乏條理、前後不一致、自我矛盾等,但大抵上不會對我們日常生活造成困擾,因為日常生活可拆解成大大小小各自獨立的問題,每個問題都有特定的背景與條件,易於各個擊破,一一解決」。

誤用常識指的是我們在推論一件事情的好壞、後果時,往往仰賴過去的常識來判斷一件事情的對與錯,但往往缺乏對前因後果的充分了解,因而誤用了常識,造成錯誤的判斷。

五、過多的直覺

在真實的世界中,有時候我們會仰賴我們的直覺,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某些事情無法光靠常識來解釋,也因為直覺常常都是正確的,所以有時候過多的直覺也容易造成誤判。

六、常識如何誤導我們

鄧肯.華茲指出:「有了常識,我們可以從容地度過每一天,無須費神思考自己所思所知到底是真相,還是個人自以為是的想法。雖然常識現成又好用,但我們得為此付出代價:自以為了解真相,其實只是用聽起來合理的故事粉飾事件的真相」。

因常識而被誤導我們判斷的事件層出不窮,例如黑天鵝效應即是最好的例子:

在澳大利亞發現黑天鵝之前,生活在十七世紀歐洲的人們都相信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因為當時所能見到的天鵝的確都是白色的,所以根據過去的經驗,就像是太陽從東邊出來一樣,人們皆相信天鵝就是白色的,並且認為它是一種真理。直到1697年,人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才知道以前的結論是並非事實:並不是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

常識由於是過往經驗累積的結果,所以往往讓我們深信不疑,因而容易造成某些謬誤,進而影響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

(閱讀: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也不要因為常識而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