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6778614204_a559041dd9_knowledger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論你想聰明理財、規律運動、成功減重、養育小孩、增加工作效率、革新企業組織都能利用「習慣的力量」達到目的」。

人生就像是一場好習慣與壞習慣的的心理戰。想要創造美好的人生,就要讓自己思考、行動與情緒的好習慣逐漸增加,壞的習慣逐漸減少。

查爾斯.杜希格認為習慣的定義為:刻意或深思後而做了選擇,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再思考卻仍繼續、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為。一開始,我們會動腦決定自己該吃多少,在辦公室該專心做什麼,該多久去小酌一次,或什麼時候該去慢跑。不過一陣子之後,我們不再深思,也不再選擇,一切變成自動自發。這是我們神經系統的自然反應。習慣成形後,人腦便停止全心全意參與決策過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對抗某個習慣,或是意識到其他新習慣存在,否則該行為模式會自然而然啟動上路。

不管是個人的修為或是身處職場上,我們都必須積極培養好的習慣,並努力戒除不良的習慣,因為習慣決定著我們的一生的成敗。

習慣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它不但影響了我們在面對人事物時的心態,也影響我們的想法更決定了我們一生的命運。好的習慣愈多,則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誘的力量也愈強。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告訴我們:「幸好,習慣強而有力,卻也脆弱易摧;習慣會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出現,卻也能刻意培養;習慣常未經同意便自行探出頭來,卻也能被拆卸重新組裝。只要掌握「習慣迴路」,學習觀察生活周遭的提示訊號與獎酬,就能輕鬆拆解習慣的步驟,達成每一件你想做到的事。」

逾百分之四十是習慣使然
「我們這輩子所作所為均已定型,一切不過是習慣之總和。」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於一八九二年寫道。我們每天下的決定看似深思熟慮,其實不然,而是因為習慣。雖然每個單一習慣的重要性微乎其微,諸如上館子會點什麼菜、多久運動一次、組織思緒的方式、工作程序等等,但是時日一久,這些習慣對我們的健康、工作效率、財務狀況、人生幸福都有極大的影響。二○○六年杜克大學一位研究員發表了一篇論文,發現人們每天的活動中,逾百分之四十是習慣使然,而非來自決定。(摘自: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告訴我們:「習慣所牽涉的神經學與心理學,以及行為模式對我們生活、社會和組織的影響,這十年大家的認知突飛猛進,絕非五十年前所能相比。我們現在清楚知道習慣為什麼出現、習慣改變的方式以及背後的原理與機制。我們知道怎麼拆解習慣、重組以符合我們所需。我們了解怎麼樣可以讓人減少食量、增加運動次數、提高工作效率、過更健康的生活。改變習慣不見得有速效,也不見得輕鬆容易。不過改變習慣絕對可行,而今我們知道怎麼辦到。 」

一個人從小生長的環境, 將會成為日後他的「生活風格」, 並影響他的一生。 你是否從小就被家人捧在手掌心上, 或是從小就被父母忽視遺棄, 進而習慣用逃避和怨天尤人, 來面對你的人生困境呢? 其實,困境是我們的導師, 但他總戴著你最害怕的「面具」, 讓我們看不清他的真實面目。

亞里士多德曾說:「人的行為總是一再的重複,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的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如果你能改變習慣,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photo via elizaio , CC Li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