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點創造,少一點批判

CEZXOJ3S7E

這幾年一到年底,媒體流行選一個當年的代表字。從2011是「亂」, 2012「憂」、2013「假」及2014的「黑」, 2015是「選」,看到這些代表字心情越來越沉重。

台灣的電視新聞負面新聞多過於正面新聞,政治口水永遠多於理性訴求,國際新聞不見了,小道消息及街頭新聞充斥。雖然知道新聞是將一個點放大到一個面來看,但是對受眾而言,知識沒增加,心情更沉重,不禁想問新聞的價值在哪裡?

我的觀察是台灣批判的人太多,創作的人太少。批判別人容易,事後諸葛容易,霸凌弱小容易,傷口撒鹽容易,錦上添花容易,因此社會充斥的都是這些容易的事,容易的口水,容易的批評,言論不用負責任,講得越酸越辣的人被轉貼的比率就越多。

相對的,建樹性的創作的人或許有,但聲量越來越小,那些該被鼓勵的人與事變成弱勢聲音,而批判的聲音此起彼落,一人一句,口水都可以把人淹沒。這也為什麼我欣賞「做」多過於「說」的人,我討厭只說不做的人,尤其尖酸刻薄的嘴。

台灣也有一群實實在在的創作人,像嚴長壽、林懷民、李安、周杰倫李寶春等人在其各自的專業領域創作新作品,都是我敬佩的人,甚至連創業家、作家、街頭藝人為各自專業努力打拼的市井小民,都是可敬的創作者。如果我們將台灣視作一個集體創作的作品,那麼每個人想的應該是往「我如何做可以讓台灣更好」的方向努力,我相信台灣真的會更好,未來代表字將往正向發展。

或許批判也是社會進步的力量之一,但台灣批判的人太多,有的不見理性,甚至煽情,誇張,預設立場,隨波起舞,這樣的風氣一起,讓台灣人的信心漸失。我多麼希望「創客精神」可以在台灣發酵,大家把力氣專注在創作上,先做再說,集體創作,多創作少批評,朝著正向的,改良的,前進的事務,就有機會看到台灣的希望轉動著。

批判容易,創作難。下次我們在批判別人時先想想,如果是我,真的可以做得更好嗎?我願意投入嗎?多做少說,是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創作的氛圍。人人都可以是創客,我很高興至少我可以繼續寫作。

 

(本文作者為丁菱娟,歡迎連絡http://www.facebook.com/TingOlive

圖片來源:stock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