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 Young:「我不是你們的勵志榜樣,謝謝」

14010364952_7cfb865f06

關於這場演講

Stella Young是喜劇演員兼新聞記者,只是她正好是必須靠輪椅行動的殘障者。她一再澄清,這個事實並不代表她理所當然地成為人們的勵志榜樣。在這場有趣的演講中,Young打破了社會將殘障者當做「勵志色情片」的錯誤認知。

關於Stella Young

Stella Young是喜劇演員、殘障者權益倡導者及《Ramp Up》編輯,這是關於殘障者新聞、討論和評論的澳洲線上雜誌。

為什麼要聽她演講

出生於澳洲維多利亞西部Stawell地區,Stella Young 14歲時藉由在當地主要街道進行店鋪查訪獲取活動家相關經驗。這並沒有花很長時間-那是一條很短的街道。

從那時起,她一直活躍於各種殘障社團中,包括維多利亞殘障者諮詢委員會、維多利亞政府社區部諮詢委員會和維多利亞女性殘障者協會成員。Young兩次入圍墨爾本國際喜劇節即興喜劇決賽,並主持了八季於31頻道及全國各地社區電台播出的澳洲第一個殘障者文化節目。

鑒於對女性及青年殘障者問題的濃厚興趣,Young與青年殘障者援助服務協會合作,建立LiveAccess項目,倡導使表演者更易於取得現場音樂演出場地。她擁有迪肯大學新聞學學位及墨爾本大學中學教育文憑。加入ABC(美國廣播公司)之前,Stella於墨爾本博物館負責公關計畫,教導孩子認識昆蟲、恐龍和其他奇特而美妙的事物。

Stella Young 談我不是你們的勵志榜樣,謝謝

我在維多利亞一個小鄉鎮長大,成長過程十分平凡。我上學、與朋友玩耍、跟妹妹們吵架,一切都十分平凡。我15歲時,一名地方社區成員與我父母接洽,想提名我角逐社區成就獎。我父母說:「呃,這是件好事,但有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她還不曾取得什麼成就。」(笑聲)

他們說的沒錯。我上學讀書,成績還不錯,畢業後在母親的髮型設計沙龍從事相當普通的工作。我花很多時間觀看《吸血鬼獵人巴菲》和《戀愛時代》。沒錯,我瞭解,感覺不太搭調。但他們說的沒錯,我根本不曾做過任何與眾不同的事,也不曾做過任何可被視為成就的事,如果不考慮殘疾這項因素的話。幾年後,我再次回墨爾本一所高中教書,當我在11年級一堂法律課上講了約20分鐘後,一位男孩舉手說:「嘿,女士,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演講?」我說:「什麼演講?」當時我已花了二十多分鐘解釋毀謗罪。他說:「你知道,例如勵志演講之類的。當坐著輪椅的人來到學校,不是通常都會說點勵志故事嗎?(笑聲)多半是在大禮堂裡。」

就在那時,我意識到:在這個孩子眼中,殘障人士只是所謂的勵志工具。我們並非這種角色。對這個孩子來說-我是指,這不是他的錯,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對許多人來說,殘障人士不是老師、不是醫生或美甲師,我們不是真實的人,我們的存在只是為了激勵他人。事實上,當我在這個講臺上坐著輪椅演講,你們多少也會期待我激勵你們一番,對嗎?(笑聲)我瞭解。

好,女士先生們,恐怕我會讓你們大失所望。我來這裡不是為了激勵你們,我來這裡是想告訴你們,我們對殘疾存在錯誤的認知。沒錯,我們不斷被錯誤地灌輸殘疾是件壞事;「相當」糟的事。這是件壞事,伴隨著殘疾生活使你與眾不同。這並非壞事,也不會使你與眾不同。

過去幾年,這個錯誤認知藉由媒體傳播更加廣為流傳。你們或許見過像這樣的圖片:「人生唯一的殘疾就是消極的態度。」或這張:「你的藉口不成立。」或這張:「放棄之前先盡力嘗試!」這只是其中幾個例子,這樣的圖片還有很多,你們或許見過這個:一位失去雙臂的小女孩用嘴叼著筆畫畫;你們或許見過一個孩子藉由碳纖維義肢奔跑。這類圖片多不勝數,我們稱之為「勵志色情片」。(笑聲)我刻意使用「色情片」這個字眼,因為他們藉由將一群人物化,使另一群人獲得益處。因此在這個例子中,我們物化了殘障人士,以滿足非殘障人士的利益。這些圖片的目的是為了鼓舞你們、激勵你們,因此我們可以看著這些圖片,然後心想:「嗯,無論我的生活多糟,還有比我更糟的,我也可能是那個人。」

但如果你就是那個人呢?我記不清有多少次,陌生人向我走來,想告訴我他們認為我多麼勇敢或激勵人心,這是在我成為公眾人物之前的事。他們只是為了我早上能順利起床、沒忘了自己的名字而讚賞我。(笑聲)這就是所謂的物化。這些圖片物化了殘障人士,只為了非殘障人士的利益。它們的存在使你們能看著這些圖片,慶幸自己的情況還不算糟,把擔心拋在腦後。

殘障人士的生活確實有困難之處。我們確實得克服一些困難,但我們需要克服的困難跟你們想像的不同。那些困難與我們身體的缺陷無關。我刻意使用「殘障人士」這個字眼,因為我贊同所謂的「殘障社會模式」,其中的含意是,相較於身體的缺陷和病症,我們居住的社會更突顯出我們的殘疾。

因此我生活在這樣的身體中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感覺還不錯。它能做到我需要它做的事,我學會如何將它的功能發揮到極限,就跟你們一樣。圖片裡的那些孩子也一樣。他們並沒有做任何與眾不同的事,他們只是將身體的功能發揮到極限。因此用這種方式物化他們、散播這類圖片真的公平嗎?當人們說:「你是激勵人心的榜樣。」他們把這句話當成一種讚美,我知道為何如此,因為我們一直以來被灌輸這種錯誤的認知:殘障使你與眾不同。事實上並非如此。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我在台上不斷否定這種激勵作用,你們心想:「天啊,Stella,難道你不曾受到某些事物激勵嗎?」事實上確實有。我時時刻刻都從其他殘障人士身上學習,但我學到的不是我比他們幸運多少,我學到的是用烤肉夾撿東西是個不錯的主意。(笑聲)我學到的是用輪椅電池幫手機充電是個絕妙的點子,太天才了。我們從彼此身上學習堅強和毅力,並非用來對抗身體的缺陷與疾病的限制,而是對抗這個對我們投以異樣眼光、物化我們的世界。

我確實認為這種錯誤認知的傳播是對殘障人士最大的不公,這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艱難。而那句格言:「人生唯一的殘疾就是消極的態度。」簡直是一派胡言,因為事實並非如此。鑒於殘障社會模式的概念,對著階梯露出再多笑容也不會讓它變成一道斜坡,永遠不會。(笑聲)(掌聲)對著電視螢幕露出笑容,字幕也不會為了聾啞人士而出現;無論在書店中站了多久、釋放出多少正面能量,也不會使書本變成點字書。根本不可能發生。

我真心期待能生活在一個世界裡,殘障不再被當成一種異常現象,而是正常現象。我期待生活在一個世界裡,一位在臥室觀看《吸血鬼獵人巴菲》的十五歲少女,不會只因為好好坐著,就被視為達成某種成就。我期待生活在一個世界裡,我們對殘障人士的期待不會那麼低,我們不會因為能順利起床、記得自己的名字就受到讚賞。我期待生活在一個世界裡,人們能以真正的成就衡量殘障人士。我期待生活在一個世界裡,一位墨爾本高中11年級的孩子不會因為新老師坐輪椅上課而感到吃驚。

殘障不會使你與眾不同,但對自己所知的事物進行反思則使你與眾不同。

謝謝。

(掌聲)

(文章轉載自:myoops原文網址)

 

(photo via tedxsydn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