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不是能在短期內痊癒的疾病,而是漫長的旅程

悲傷不是能在短期內痊癒的疾病,而是漫長的旅程
(圖片來源:pixabay)

多年來,當我以悲傷為題公開演講時,一定會被問到下列的問題,只是問法稍有不同:「我老哭不停,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或是:「我一直哭不出來,到底怎麼了?」、「我的悲傷起起伏伏,是哪裡不對勁?」、「為什麼我變得更糟、更悲傷,而不是愈來愈好?」

在這裡,我要向你保證,不論你對悲傷的反應是什麼,那都是很自然和正常的。你所感受的,可能是悲哀、生氣或焦慮;也可能是百感交集,各種感覺齊上心頭。這些反應強烈、令人困擾、出乎預料,或是受我們的文化或家人責備,因此我們變得害怕對別人傾訴這些反應,別人可能也不知道該如何給予支持。甚至當我們的反應確實是自然和正常時,別人可能會建議我們尋求專業的協助,進而使問題雪上加霜。我們也可能覺得在需要調整自己、找到活下去的勇氣的關鍵時刻,缺乏因應能力,讓我們的恐懼變成事實。

有些人的悲傷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平復,有些人則在短時間內就能走出憂傷。

沒有任何規則能定義某個人的悲傷反應是正常或異常。你可以哭,也可以不哭。在經歷失落和悲傷的旅程中,也沒有任何有效的路線圖可以協助我們了解自身的經歷和痛苦,不過,我希望本書可以協助你透過自己的悲傷建立屬於自己的道路。

在我的教學和演講、諮商建議,以及擔任《旅程:喪慟協助電子報(Journeys: A Newsletter to Help in Bereavement)編輯時所收到的數百封信件中,我歸納出大多數人自認為的悲傷模式有兩種。第一種模式是一天比一天好,但有時會突然感到極度痛苦,特別是在假期、生日或週年紀念日前後。
另一種悲傷模式是,他們認為自身的悲傷是分階段(stages)進行的。這是根據伊莉莎白.庫伯勒- 羅斯(Elisabeth Kiibler-Ross)提出的「臨終五階段」所得到的結論。

這些喪親者自認為、或是被他人認為會先經歷否認(denial)、憤(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最後是接受(acceptance)。但事實上,庫伯勒- 羅斯原先是將這些階段視為人們如何因應生病和臨終時期,而不是人們如何經歷悲傷的過程。

實際的悲傷歷程其實更個人化,通常很混亂,而且更難預測。而以為自己的悲傷歷程必須經過這些不同階段的想法,會讓我們對悲傷擁有錯誤的期望,當真實情況並未跟著階段性進行時,我們便會感到迷惑,並開始自我懷疑,甚至對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也充滿不確定性。悲傷讓我們自覺就像被浪潮推來撞去般,毫無招架之力。

誠如之前所說,悲傷並非是每個人以相同方式經歷的單一過程。既然我們不是在可預測的一連串階段中感受悲傷,所以也就沒有「一體適用」的方法來應付失落。

此外,悲傷也沒有所謂的終結。悲傷不是應該拋開過去的關係,或是讓自己與之隔絕。即使在喪慟之中,你仍然繼續與對方維持連結,只不過是以不同的方式維持。悲傷也不是在短期內能痊癒的疾病,它是個漫長的旅程。

關於悲傷,以下是你要知道的新觀點:

● 你有自己專屬而獨特的悲傷途徑。

● 悲傷不僅是種情緒,還包括身體、行為、認知、社會和精神上的反應。這些反應,會受到你信仰的宗教,或是靈性意識、文化、階級、性別和生活經驗所影響。

● 悲傷絕非放棄與逝者的關係,而是了解你保留與所愛之人將持續連結的複雜方式。

● 你會因為一項失落或喪慟而經歷許多其他與之相關的失落。這些「二次失落」也將影響你的人生。

● 你不只要面對失落,還要面對可能愈來愈深沈的悲傷,即使你有段時間覺得自己已經好多了。

在處理失落時,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道路。你可以進一步協助自己,也能更清楚該如何有效伸出援手,支持正經歷悲傷的親朋好友。

以上內容由時報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面對失去,好好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