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時間思考「為什麼要讀書」,只能想「如何能考更好」?

沒時間思考「為什麼要讀書」,只能想「如何能考更好」?
(圖片來源:pixabay)

據了解,高中生至少有七成的孩子都搞不清楚自己未來的志向是什麼。往下推,心性更未穩固的國中生,能立定志向的更屈指可數了!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天天在補習、根本撥不出時間練球的孩子會天真的告訴我,他將來的目標是進入NBA當職籃隊員,因為他從沒有機會想過,一個職籃隊員的養成教育,絕不會發生在國英數學理化的補習班裡。

還有一位第一名的孩子說,他之所以發憤念書要考上第一志願,乃是因為爸媽答應要送給他最新款的iphone。父母投其所好,以iphone 為餌,證明是最強效的特效藥。但是孩子拿到iphone之後呢?未來爸媽還要出什麼絕招?

更有媽媽看到我猛搖頭,抱怨上了大學的孩子夜夜上線打電動,日日晚起頻翹課,難道孩子所選非所愛,以致進了大學毫無動力?

不久前,我還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新聞標題:「為什麼三十歲的人還在問到底該做什麼?」三十歲還是孩子嗎?三十歲的人生,還不屬於自己嗎?

以上所有現象的共同癥結就是:沒有人去思考自己到底為什麼要讀書!

書讀得辛苦挫折的孩子告訴我:「K書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想這些?」而考試的常勝軍則回答:「沒想過,反正成績還不錯,再慢慢來想吧!」

讓孩子師長瘋狂追逐的只有「要怎麼考得更好」的這個目標,雖然它很實際,但也很可怕,它讓考不好的同學不敢妄想自己的終極目標,又讓考得好的同學自我

感覺非常良好,而忘了去思考最根本的人生目標問題。

生涯探索=幻想→產生興趣→練習特定的能力→發展一技之長

因為關於「生涯探索」,從天馬行空的「幻想」,到「產生興趣」,到願意操練琢磨,再到發展成「特定能力」,最後構成一種具體的「職能」,絕非一蹴可幾,而是從兒童期開始,就得一點一滴去感受、醞釀、發展、調整、精進,然後願意不斷經歷「苦盡甘來的操練」才能達陣!

因此,父母在分分計較的同時,最應該思考的是:分數背後,孩子到底有沒有「自己」?分數反映的是什麼樣的「自己」?

少年十五二十時,主司判斷、分析、思考的前額葉尚未發展完全,一下子要他們就弄清楚自己的喜好與潛能方向當然不容易,但不代表不需要開始。

我自己在自我摸索的路途上很晚才覺醒,如前述走了一些冤枉路,回首來時路,我發現「釐清自我」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突然覺悟。在渾沌不明中,建議父母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方式幫助孩子逐漸釐清自我:

•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沒關係,至少先想清楚自己「不要什麼」。

知名部落客女王說自己在高中時對於未來也一無所悉,所以就使用「刪去法」,把不適合、不喜歡的先拿開。她知道自己對數學很不在行,所以放膽將理工、商學相關領域從她的人生目標中剔除。她最後就讀應用美術系,雖然沒有從事相關工作,但回首來時路,她高度肯定應用美術的訓練,因為對她整體生涯發展很有幫助。

•不知道自己「最喜歡什麼」沒關係,先留下「不討厭」的。

刪去自己絕不會考慮的領域之後,還要進一步縮小範圍,挑選自己「不討厭、可忍受」的領域,再針對這些領域進一步蒐集資訊、細細思量,或是與師長、相關領域的朋友討論。

•「人格性向職涯測驗」八九不離十。

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具有充分的實際職業經驗,因此科學化的數據能清楚勾勒出孩子潛能的輪廓。

學校都會進行人格性向與職涯的心理測驗,比如霍蘭德(Holland)人格與職業類型,將人格職涯分成社會型、企業型、事務型、實用型、研究型、藝術型六類,每一類都對應相關的職業類別,值得參考。

•認真觀察、用心感受、真心接受,比所有心理測驗更準確!

透過日日的陪伴觀察,父母很容易覺察孩子在空閒時最喜歡做什麼?最喜歡蒐集哪些類型的資訊?最擅長的科目是什麼?是內向或外向?是細心還是大而化之?

喜歡接近人群,還是自己獨立工作。吳季剛曾說:「在我知道自己是誰以前,我的家人就已經知道我是誰了。」這正是因為他有個深深了解並支持他的母親。

嚴長壽說:「上天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跟特色。做餐飲,你的味覺、嗅覺要很強;要當畫家,就不能是色盲;當外科手術醫師,手就要靈巧。有些人很挑剔,感覺不好相處,這種人就很適合做品管員、檢察官、稽核員,但不適合做業務,因為這些人看什麼都是負面的。看什麼都很負面的人,也可以去做民意代表……」

我也跟三個孩子說:「你們不見得最善於考試,更不可能科科得心應手,但求學過程中,一定要想辦法做最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並且最善於運用自己的人!」

以上內容由時報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