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股,我提早20年財富自由

養股,我提早20年財富自由(圖片來源:pixabay)

用三張表養出好股票,賺價差也賺股息

想養好、養大手中的持股,無論成長、價值,還是轉機,都得對該標的有所了解。而最快速、確實摸熟個股的途徑,就是從財報下手。也就是說,不管是投資哪一種類型的公司,都離不開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這三張關鍵財務報表。怎麼說呢?投資一家公司的理由,不外乎看上它未來的盈餘成長性(損益表),或者價值是否被低估(資產負債表),或是它的轉機性(現金流量表)。以上種種都和財務報表裡面的數字有關,只要仔細分析其中的重要項目,絕對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甚至窺出未來景氣的方向。

記得在2004年第一季財報公告時,我將各家公司依產業別做統計,發現IC設計公司的存貨水準有偏高的跡象,雖然不至於高到重大異常,造成公司的風險,但是即將要進入淡季的時候,存貨水準拉高絕對不會是好現象。

這個跡象告訴我們,當年度「淡季恐怕會很淡,而旺季也可能來得比較晚,甚至於不太旺。」這是因為需要消化庫存,除非是一些重要零組件有缺貨現象,導致廠商必須在淡季裡預先備料。顯然2004年未有缺貨現象,所以當年的加權指數表現,的確也反映出這個事實。

上述只是利用資產負債表裡面存貨這個科目,進行合理分析,推斷出未來景氣可能的方向。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實務上的應用,是利用這三張財務報表。接下來,針對平時投資最常用來分析的幾個重要科目,逐一解釋。

賺錢公司的體質,看損益表就知道

損益表是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最常使用的報表,幾乎每個股票族在對話時都會提到:「某某公司今年賺幾塊(EPS多少)?」接著馬上敲一下計算機,將本益比(PER)試算出來。如果數字超過20倍,除非對這家公司很熟悉,或者知道有什麼利多在後頭,不然接下來聽到的一定是:「好貴喔!」這裡的「賺幾塊?」、「本益比幾倍?」,都是源自損益表,也是評估一家公司價值的起點。

損益表對投資人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可以知道一家公司的獲利,然後概算出這家公司值不值得投資,其中影響獲利的要素有四個重要科目: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營業外收支。這四個科目在不同的產業別,各有不同的評量重點。

一、營業收入

依照法令規定,公開發行公司每個月10日都會公告營業收入(可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中查閱,而每個月20日前公告合併營收,但採自願制),評估營收的意義在於是否能夠維持成長。這個成長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年增率(與去年同期做比較),還有就是月增率(與上個月做比較)。

基本上產業大多有季節性淡旺,所以普遍採用年增率作為衡量基準。但是對於景氣由谷底向上,或新興的明星產業(處於成長期),我們就偏好以月增率作為衡量基準。

當然,只要是一家公司能夠維持月增率的連續成長,通常股價就會有很好的表現。若是月增率的幅度還進一步逐月增加,鐵定是一支飆股。

雖然,營收和獲利之間不一定成等比例,不過季報每三個月才會公告,營收則可以逐月追蹤。所以我們會先假設公司的獲利和營收是同方向,等到季報公告,再與獲利數字做連結修正。所以,營收公告前後與季報公告前後,股價都容易出現較大波動。

比如聯發科(2454)在2007年11月1日的法說會公布第三季財報,雖然數字不錯,但是對第四季預期營收下滑10%至12%,毛利率也將滑落1%至2%,結果次日起連續以三根跌停板回應。

當然也有正面的例子,如原相(3227)在2006年10月底公告第三季財報,結果毛利率由第二季的37%大幅提升至42%,從此股價展開新一波攻勢,從255元上漲至596元,不到半月漲幅便達133%。

二、營業成本

營業成本指的是原物料加上直接人工的部分,把營收扣除營業成本就是毛利。通常我們會進一步算出毛利率,觀察毛利率的變化作為評估重點。

在相同的產業裡,如果是毛利率較高的公司,且營收規模沒有相對較小,表示這家公司的競爭力強,成本結構或品質較佳。

一般而言,當產業在成長期,領導廠商較能享有這種優勢,像是過去華碩(2357)在主機板的毛利率,就比同業高5%至10%,以生產筆記型電腦為主的廣達(2382)也是。

不過要注意到,當產業成熟化後,或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減緩,這時候領導廠商和二線廠的毛利率差距,就會開始縮小,這是在解讀毛利率時要注意的地方。
一般來說,資訊、電子產品生命週期短、售價下滑速度快,所以廠商若能維持穩定的毛利率,即表示成本結構控制得不錯。如果毛利率不跌反升,主要原因多來自新產品效益,或企業轉型創造出來的效益。所以當公司對外宣稱新產品推出,或著手於企業改造,檢視毛利率的變化就是一個很好的指標。除此之外,改造的成效也可能反映在節省營業費用上。

三、營業費用

這個科目主要是由研發、管理、銷售等費用組成,理論上前者應該維持一定比重,後兩者要隨著營收規模提高而降低比重。若是呈等比例成長,則表示管理效率不彰。在IC設計產業,主要的費用來源就是營業費用,如果營收可以衝高,獲利就可以大幅提升。

四、營業外收支

如果這個項目裡,有很大的損益金額在裡面,投資時就要小心。若是因為匯兌導致盈虧數字很大,表示公司的匯兌風險不小。如果是來自子公司的認列,表示財報的透明度有問題,最好找來合併報表,還原公司實際狀況。

要特別小心的是,一家公司如果「族繁不及備載」,就要再求證報表的真實性。最好再觀察現金流量表,如果公司獲利不錯,但是呈現現金淨流出,需要倚賴增資來支應,也要多加提防。在訪談一家公司時,上面這四個科目幾乎是證券從業員必問的題目,也會根據科目組成的內容逐一檢視,例如:營收結構、還有各季的變化。接著,會問對每項產品的景氣看法與成長目標等。還有就是營業外收支,這是比較容易出現意外的部分,所以也會特別確認。剩下的就是每月、每季追蹤公告的數字,有沒有符合預期。

資產負債表上的存貨項目,可預見中短期景氣。從功能區分,損益表比較屬於攻擊型(即選股時用以檢視標的之工具),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運用,比較屬於防禦性質,檢視公司有沒有問題,是否作帳或出現掏空的徵兆等。

資產負債表的檢定重點在於幾個科目:應收帳款、關係人交易、存貨。應收帳款和關係人交易,簡單的說,就是貨品賣掉,錢還沒收回來的部分,還有確認貨物是不是賣給自己人。如果是賣給自己人,要特別追蹤是不是左手賣給右手,應收帳款收不收得回來等。

在這四個科目裡,針對半導體上游的IC設計公司,計算這個產業整體存貨狀況,有領先指標的作用,我在前面的例子已經提過。不過要注意的是,當景氣從高峰反轉,對半導體的晶圓代工企業來說就會是落後指標,大概落後二至三個月時間。配合產業位置,存貨具備一些中短期景氣預測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存貨指標顯示一家公司在營運上是否出現異常。

一般來說,除非遇見零組件缺貨,否則存貨當然是越低越好,就連大名鼎鼎的日本豐田汽車,他們之所以被公認為管理效率最好,主要就是強調「零庫存」的管理方針。由此可見,管理存貨對企業經營至關重要。

現金流量表:公司有錢,為什麼營運不良?

至於現金流量表部分,我們需要知道公司的現金是否有淨流入。還有資金來源是因為「融資活動」(如:現金增資、舉債),還是來自「營業活動」(也就是本業賺的錢),只要來自後者居多,大致上就沒有問題。

另外,關於價值型的投資標的,對於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的檢定就很重要。因為價值型投資期望的報酬率不高,大致希望每年有5%至10%左右的股息收入,企業的財務狀況就顯得格外重要。

這時候會建議採用綜合性指標評估,像是股東權益報酬率,還有檢視現金流量表中,現金夠不夠發放股息。比如前幾年台固辦理減資,首先要處理的就是將錢籌足才有辦法完成減資,並非帳面上的淨值是正數,就有錢發給股東。

財務報表的功能很多,也是一門專業的學問。不過,應用在投資上,我們要針對上面提及的幾個重點深入研究,再加上一個原則:「不清楚或有疑慮,就不投資。」畢竟,打開電腦有一千四百多個標的可以選擇,無須鍾情特定一檔股票。

接下來的章節會仔細討論,選股最常利用財報資料的一些投資指標,投資人若能熟習這些工具,一定會有不錯的收穫。

以上內容由大是文化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養股,我提早20年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