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等待打開潘朵拉之盒

泰國:等待打開潘朵拉之盒(圖片來源:pixabay)

泰國:等待打開潘朵拉之盒

泰國至少在三個方面特別引人注目。第一,它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沒有被歐洲人殖民過的國家,這個事實令人驚異,雖然這可能只是一個意外。當時英國殖民了緬甸和馬來亞,法國掌控中南半島,也許兩國認為在英法勢力範圍之間保留一個緩衝國比較明智;或者,泰國保持獨立的成就,也可以視為其外交手腕高明的結果。幾個世紀以來,泰國王室一直從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學習地緣政治的技巧。

第二,泰國擁有絢爛的文化。一些日本學者私下告訴馬凱碩,日本受泰國吸引並展開緊密合作的原因,在於泰國散發著「文化的香氣」。其他研究泰國的人員也做出類似的結論,納塔瓦.平帕說:「獨特的泰國文化以其複雜多樣的特性而聞名於世。」

第三,中國和印度重新崛起,活躍於東南亞地區,由於泰國文化同時受到兩國傳統影響,使泰國處於獨特的地位。泰國皇室可追溯到十三世紀,當時宮廷文化深受印度影響。直到今天,許多泰國的宮廷儀式依然由婆羅門祭司主持,驚人地延續了自人類文明最初幾世紀便沿襲下來的傳統。梵文也被廣泛地用於泰國皇家典禮中。不過,泰國宮廷雖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但卻幾乎完全吸收海外華人,超越了任何一個東南亞國家(新加坡顯然除外)。

卻克里王朝的建立者,拉瑪一世國王,具有華人血統。拉瑪一世自一七八二年到一八○九年去世為止,一直統治著泰國。一八五一至一八六八年是拉瑪四世蒙固王統治泰國,他也以自己有華人血統而自豪。與馬來西亞、印尼、汶萊和越南不同,海外華人在泰國並不會被當做外國人,而是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大多數華人已改用泰語名字,能講一口流利的泰語,說不定還覺得自己更像泰國人而非華人。學者克里斯多夫·貝克和帕蘇克.蓬沛齊特解釋說:

「這些華人學習了泰語,改變行為舉止,認同自己是泰國公民。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塑造了獨特的都市文化,涵蓋華人文化的對話方式、品味以及審美等。」儘管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以及從未被殖民的優勢,泰國在建設亞洲現代國家的道路上仍然困難重重。在東南亞國家裡,泰國本應是第一個效仿日韓、在政治經濟領域全面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然而實際上卻是新加坡。

泰國經濟確實成功地現代化,國民生產總值從一九六五年的一四五‧ 八億美元,成長至二○一五年的二三二○.一億美元,成長近十六倍(新加坡同期成長了三十五點六倍)。

國際貨幣基金 (IMF)預測,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泰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在二○二○年達到一萬三千七百八十億美元。總體來說,泰國的經濟發展狀況還是令人滿意的。但即便在經濟方面,泰國仍錯失不少機會。吉迪雅·品通博士告訴我們說:「即使泰國最後決定不加入TPP,至少也應參與討論。但當時國內問題眾多,我們並沒有多餘的精力去處理這件事情。」

相較於經濟領域,政治領域的問題就更棘手。泰國軍方在政治上長期掌握大權,二○一四年還宣布實行戒嚴。冷戰期間,泰國擔憂中南半島的共產主義擴張,美國認為泰國軍事政權會是可靠的盟友,為了自身利益而欣然支持這個政權。冷戰結束時,泰國是東南亞第一個實行西方民主制度的國家。一九九○年代,泰國政治人物甚至向東協夥伴大肆鼓吹民主理念,泰國的報紙也曾發表過許多評論,批評其他東南亞政府不民主。

諷刺的是,在經歷了這段民主傳道期之後,泰國竟又倒退回軍事獨裁。這一切源於塔信.欽那瓦的政黨連續在二○○一、二○○五和二○○六年大選中獲勝。當時,塔信的選票大多來自泰國東北部地區,那裡的人口數量龐大,但相對於貧窮,塔信提供諸多好處,例如數量龐大的醫療保健服務補貼、三年期債務凍結、支援鄉村小企業發展的政府撥款和農業補貼等,藉此贏得廣大農民的支持。

傳統上,泰國的政治權力長期保持在曼谷精英以及中產階級手中,但是塔信的成功卻導致權力轉移,強大的曼谷勢力為了反擊,發起黃衫軍運動對抗支持塔信的紅衫軍。不幸的是,由於黃衫軍相對少數,不得不使用非民主的手段來重獲權力,其中一些手段頗為極端,二○○八年他們猛攻,並佔領曼谷機場,攻擊政府大樓,封鎖了議會。

這場內亂自二○○六年便持續不斷,泰國人民難以避免地開始感到厭倦,結果,他們在二○一四年消極地接受軍政府再次上台。這場軍事政變由陸軍總司令巴育·詹歐查主導,巴育宣佈軍政府是臨時性的,泰國將會重回民主。他說:「我們在頒布新憲法之後,再實施大選……這場大選將會是自由公正的,這是泰國實現完全民主的堅實基礎。」 他補充道:「如果我們現在就急著進行大選,將再次產生衝突,讓我們的國家再次陷入暴力、利益集團的腐敗、恐怖主義、利用戰爭武器的舊迴圈中。」二○一六年八月,泰國實施全民公投,通過了軍方支持的新憲法草案(一九三二年來泰國的第十七部憲法)。

泰國政治正如一個潘朵拉之盒。塔信成功地喚醒泰國鄉村人民運用選票發揮力量,這些獲得力量的人一旦被喚醒,就不會再沉寂下去。只要泰國再次進行大選,他們一定會運用這項政治權利。撰寫此書之際,泰國政局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在二○一六年十月十三日蒲美蓬·阿杜德國王去世之後,更是前途未卜。

泰國的自我恢復能力如何?某種程度上,泰國已經展示了自身的韌性。儘管二○○六年泰國政局撲朔迷離,但其經濟依然保持著緩慢、穩定的成長。在外交領域上,泰國在各國之間巧妙周旋,妥善應對近年來動盪不安的國際形勢,與那些試圖在東南亞地區施加影響力的國家保持緊密關係,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印度還是日本。泰國並沒有喪失自己的外交技巧。

但毫無疑問的是,泰國國內的政治問題削弱了東協。東協是在泰國誕生的,素猜.邦蓬坎回憶說:

一九六七年,當東協宣言起草會議沒有什麼進展時,東協領導人一起回到了邦盛海灘,在一片和諧寧靜的氛圍下起草了東協宣言的最終版。宣言是由頌蓬草擬的,他那時是塔納.科曼的私人秘書。

自一九六七年八月東協於曼谷創建以來,泰國始終是這個組織的中流砥柱。許多重大舉措之所以能夠實現,就是因為都是由泰國發起,包括東協自由貿易區和亞歐會議。泰國的優勢之一,就是深受其他創始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的信任,這就是為什麼泰國早日解決國內問題也對其他東協國家有益。

但是,東協國家干涉泰國國內事務並不明智。泰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事件之一,就是在二○○九年四月東協峰會期間,示威者衝破泰國警方的警戒線衝入酒店,東協國家領導人不得不被迫撤離酒店,全世界看到了這些領導人乘坐直升機逃離的尷尬一幕。儘管有此令人尷尬的插曲,東協領導人還是明智地決定不多加評論和干涉泰國國內事務。真正的智慧就是耐心等待。泰國是個歷史悠久的自傲國家,終將擺脫目前的政治困境,再次走上正軌。

以上內容由遠流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解讀東協:前進東協,你不可不知道的經濟、政治、歷史背景,以及現況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