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現金,讓小資變大利

管好現金,讓小資變大利(圖片來源:pixabay)

 

管好現金,讓小資變大利

Q:既然要有錢才能理,那麼「存富」有沒有什麼「撇步」呢?

A:要想存到第一筆錢,其實方法很簡單,只要到銀行多開一個帳戶就可以了(如果是在你的薪資轉帳同一家銀行另外開立一個帳戶,那麼操作起來會更方便)。接下來,當每個月發薪水的那天(可能是5日或者是15日),將你打算存下來的錢(即使2000元或3000元都不要緊)先行扣下來,再轉到這個新開的帳戶,那麼薪資帳戶裡剩下來的錢,就是你這個月可以花用的錢了。這個做法的好處是,你已經硬生生地先存下了一筆錢;剩下來的錢,就是你這個月可以自由支配的所得。

既然你在領薪水的當下,就馬上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錢可以花用,在不寅吃卯糧、帳戶透支的情況之下,你可得精打細算,想想該如何好好運用剩下來的這筆錢了。於是,你
不會毫無限制地去唱KTV,或頻繁地上館子打牙祭;甚至於,你可能還會改掉隨手招小黃搭車的習慣,或是讓荷包不自覺就扁掉的「零食因子」!

Q:存下來的2000元、3000元,就一直放在銀行戶頭嗎?

A:如果不善用現金,只是在賺到、存到之後,就只是把它放在銀行,那不僅不叫做理財,可能還會讓你的財愈理愈少,甚至於你還會後悔,怎麼當初不乾脆把錢花掉!這是因為,如果沒有好好管理現金的話,現金是會不斷地貶值的──也就是被通貨膨脹率吃掉了;換句話說,貨幣的購買力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降低。我們就舉個實例子說明,為什麼沒有做好現金管理,就會讓你擁有的現金部位購買價值降低。

假設現在的一年期定存利率是2%,你省吃儉用存了100元,把它存放在定存裡,一年到期之後,可以預期有102元的本金加利息(又稱為「本利和」)在你的帳戶裡。假設這一年當中,物價總共上漲了5%。原先你是因為捨不得吃一碗100元的牛肉麵,才會有這100元省下來存放在定存,經過了一年,你才能夠有這102元的本利和。而當你滿心歡喜,做到了財富管理的第一步—存富—之後,結果卻發現牛肉麵早就漲價了,現在漲到一碗105元。雖然你過得勤勞簡樸,但是,你把累積了一年的存款加上利息領出來之後,竟然買不到、吃不起一碗牛肉麵了!真是令人喪氣啊!不是說節儉是一種美德嗎?難道存錢竟然要受到這樣的懲罰嗎?現金是王不是王?早知如此,當初應該就把錢拿去吃牛肉麵,經濟學上提到的效用還高了一些……

Q:那我要如何得知,有多少暫時用不到的錢呢?

A:既然可以選擇將暫時用不到、多餘的錢,存放在定存,或者是放在比活期存款利率高些的金融商品──例如貨幣型基金──以增加收益、降低機會成本,接著我們就要來討論,在現金管理當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要如何算出,有多少「不常用到」或「暫時不會用到」的錢?另外,應該怎麼安排這些閒錢,才能夠比較有效率呢?

我們先來介紹一個名詞:緊急預備金。所謂的緊急預備金,顧名思義,就是當個人或家庭遭逢為難時的救命錢。由於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都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個先到;因此,保留一部分隨時可以應急的資金,就成為讓自己可以隨時從容應付突發狀況的必要選項。

而這部分應急的錢如果預留得太多,就會讓錢「呆放」、沒有效益,顯然不好。更何況大多數的人能夠有閒錢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哪還能有「過多」的閒錢(這就是台語的俗諺所說的:生吃都不夠了,哪來可以晒成干留存的),沒有效率地晾在一旁不做運用?可是如果留得少了,一旦發生緊急事故,可能也無濟於事。因此,預留恰如其分的緊急預備金數額,既能夠讓自己生活地從容不迫,也不至於錯失了讓錢滾錢的機會。

緊急預備金的預留數額,通常和每個人平常的消費模式有關,一般理想狀況是預留每個月例行開銷的數倍;如果你每個月例行的生活開銷是2 萬元,那麼緊急預備金就是這個數額的幾倍。萬一遭逢某些意外,讓你暫時沒有了固定收入,日子卻還是得過下去;為了避免捉襟見肘,你必須要未雨綢繆,省下一些錢來,以因應不時之需。至於要留存多少錢當作緊急預備金?一般的經驗是一個人或家庭每月平均支出的三到六倍左右;換句話說,得要準備一筆錢,讓你或一家人即便三個月到半年沒有固定收入,仍然可以安然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而因為每個人或每個家庭的消費模式不同,並沒有辦法具體提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數額。建議讀者諸君可以用記帳的方式,把自己跟家人平常消費的金額仔細地記錄下來,不必太久,只要二、三個月左右,大概就可以知道自己和家人平常的花錢模式,也就可以比較精確地知道要提撥多少錢當作緊急預備金比較恰當了。

以上內容由寶鼎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3天搞懂資產配置:存富、創富、守富、傳富,四步驟靈活規劃財富藍圖,投資理財一把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