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政治觀點,究竟是否適宜?

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政治觀點,究竟是否適宜?

編輯/蕭譯婷

選舉前後或是重大政治事件發生時,我們常會在社群媒體上看見別人分享自己的政治觀點,享受言論自由。但同時,你是否曾聽說有員工因為在個人的私人社群網站上評論時事,而被立場不同的公司主管以其他原因解雇,或是丟了某位客戶的訂單呢?在社群網站上分享個人觀點固然是一項權利,但該如何拿捏分寸?

人力資源專家Patty Malenfant提到,法律當然是站在言論自由這一邊,因此只要員工的社群網站貼文不影響或損害公司名聲,或是洩漏商業機密,公司就不能因為你的個人貼文而解雇你,即使要針對員工個人行為設立規範以避免傷害公司利益,也應掌握分寸,才不會到侵害個人自由」。

而究竟「傷害公司利益」又該如何定義呢?這要視公司性質而定。規模龐大且有法務部門的公司,通常會制定較為嚴格的社群媒體政策。而提供諮詢服務的公司如律師或會計事務所,也會更注意公司的名聲,並傾向於認為員工的私人行為也會影響公司整體的形象。例如,幾年前一名貸款公司的員工在Twitter上對於蜜雪兒·歐巴馬的種族大做文章,並有歧視嫌疑。事情爆發後,社會大眾不免會聯想到,這位員工在對少數種族的申請者進行貸款審核時,會以什麼樣的有色眼光來看待他們?因此最後,這位員工就被公司解雇了。

而Workplaces that Work的Lynne Eisaguerre提到,公司對於高階主管的一言一行通常會設立較高門檻,他們有可能是公司的門面或時常在媒體上曝光,若他們對於某事件表達觀點,可能會被大眾們認為是代表公司發言,因此公司通常會和這些高階主管簽署合約,以約束他們在網路上的言論。

另外,Lynne Eisaguerre也提醒,即使你認為自己有言論自由能發表這些言論,你可能其實沒有權力去使用公司的設備或網際網路等資源來散播你的想法,甚至會遭到公司或主管監控你在網路上的一舉一動。因此若你仍選擇使用公司的網路發表文章,請記得別發表任何你不想讓主管看到的言論。即使是在飲水間與公司同事大聊八卦或是言論偏激,就會讓主管或其他同事對你留下某些不良印象了,更何況是在網路上公開發文?

而你現在在網路上所發表的言論,不只會影響你現在的工作,對你的未來也會有所影響。在求職者投遞履歷到公司之後,公司的人資主管可能會先在搜尋引擎上用你的名字進行搜尋,藉由檢視你的其他公開資訊來更了解你這個人。如果你在網路上公開大肆批評某項政策,或是在討論區和某人進行無止盡的爭執,有些主管可能會對你留下「情緒化」、「偏激」的印象,而不願意讓你進入下個階段的面試。

若你身為企業家並代表公司發言,你對於自身的政治傾向,就更不應該毫無保留地在社群媒體上讓大眾知悉。在LinkedIn上,你所展現的特定立場都可能影響公司的形象與商業機會,如果潛在客戶與你立場一致,可能還有所助益,但更多情況是:你的言論讓人避而遠之。這無關乎你的政治傾向是對是錯,而是某些人會認為在商業社交平台上大肆宣揚自己的政治傾向,與個人專業程度呈現反比。即使是在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企業家的個人帳號也被視為能與客戶和潛在消費者產生連結之處,因此也應小心謹慎。

參考來源:Linkedin

圖片出處:european_parlia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