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雙倍重要!那些成就者沒說出口但習以為常的事

努力,雙倍重要!那些成就者沒說出口但習以為常的事
每天我都會讀到或聽到「天分」這個詞。

報紙的各個版面,從體育到財經,從週末版的演員和音樂家專訪,到頭版的政治新秀,有關天分的報導到處都是。彷彿任何人只要有值得被報導的成就,我們就馬上認定他有過人的天分。

我們過於強調天分,就低估了其他各種條件的重要性。好像在我們內心深處已經認定,天分遠比努力還要重要,就像下圖:

sdsdsdsdsd

例如,最近我聽廣播,主持人在比較美國總統柯林頓與其夫人希拉蕊,說他們兩人都是卓越的溝通者,但柯林頓有政治天分,希拉蕊需要刻意把自己塑造成政治人物。總之,柯林頓是天才,希拉蕊是勤奮努力的人,言下之意是希拉蕊永遠比不上柯林頓。

其實我自己偶爾也會掉入這樣的陷阱。每次遇到令我非常非常欽佩的人,我腦中可能反射性地讚嘆:「真是天才!」我應該比誰都更清楚,天分不是唯一的原因,但我還是會有這樣的反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們的潛意識依然偏好天才?

天才,成了我們的藉口

尼采寫道:「當一切都很完美時,我們不會追問這一切是怎麼來的。我們滿心歡喜地沉浸在其中,彷彿一切都像變魔術一般湧現。」我讀到那段文字,想到那些年輕選手看著偶像史畢茲展現出超越人類極限的身手。

「沒有人能看見藝術家的作品是如何變出來的。」尼采說, 「這是藝術創作的優勢,因為一旦我們能看見藝術生成的過程,它就會因此失去魔力。」換句話說,我們想要相信史畢茲天生就能用無人能及的方式游泳,我們不想坐在游泳池畔,看著他從業餘人士變成職業高手,我們比較喜歡渾然天成的卓越,我們深信奇蹟,不相信平凡。 但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想要騙自己相信,史畢茲的精湛泳技不是他日積月累的成果?

「我們的虛榮、自戀促成了對天才的崇拜。」尼采說,「因為,只要把天才視為奇蹟,我們就沒有必要拿自己去跟天才相比,發現自己的不足⋯⋯當我們稱某人是『奇蹟』時,也就表 示『沒必要跟其相比了』。」

換句話說,把天才塑造成神話,讓我們就此擺脫負擔,能夠安心地維持現狀。我剛開始教書時,確實也是如此,我也誤以為每個人的成就是天分決定的,這樣一來,我和學生都可以不用再努力改變現狀了。

所以,優秀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尼采也得出和錢布利斯一樣的結論。創造卓越的人是「專注於一個方向,竭盡所能,充滿熱情地觀察自己與他人,在所有事物中洞察各種模式和動機,不斷地整合各種可行的方法」。

那天分又是什麼呢?尼采認為我們可以拿工匠當範例:「別再談天生的才華了!任何領域都可以找到沒什麼天分,卻很卓越的人物。

他們的優秀是透過努力而成就的,他們是逐漸變成『天才』(如果一定要用這個詞)⋯⋯他們都擁有一流工匠的認真態度,先學會正確地製作零件,再打造出優異的成品。他們投入時間,慢慢地琢磨,他們覺得把小細節做好,比完成亮眼的整體更有樂趣。」

如果天分無法解釋成就,那到底少了什麼?

就是這兩個公式:

sdjsld1212

天分是指你下功夫努力了以後,技術與能力進步的速度; 成就是你開始運用你習得技能。當然,機會(例如有好的教練 或老師)也非常重要,可能比個人因素還要關鍵也說不定。我的理論並沒有探討這些外在因子,也沒有納入運氣的成分,而是只看成就的心理,但因為心理並不是成就的唯一重點,所以這個理論是不完全的。

不過,我覺得它還是很實用。這個理論在說,相同情況下,考慮不同的個體時,每個個體的成就都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天分和努力。天分(技能進步的速度)當然很重要,但是努力在算式中加倍重要,因為它被乘了兩次,不只一次。努力可以培養技能,在此同時,努力也讓技能變得更有效力(productive)。

80%的成就靠持續上場

有人請作品豐富的編劇兼導演伍迪 .艾倫給年輕藝術家一些意見,他說: 我的看法是,一個人實際完成一部戲劇或小說以後,距離製作或出版就不遠了,而不是像絕大多數的人告訴我,他們想要創作,卻連提筆都做不到,從來沒寫過一本書或劇本。或者,套用伍迪 .艾倫更犀利的說法:「人生中80%的成功是靠『上場』(showing up)。」

威爾.史密斯說:「天分和技能是截然不同的,很多想要出 類拔萃、想追求夢想、想要為世界做出貢獻的人,對這兩者有很大的誤解。天分是與生俱來的,技能只能靠每天每天不斷地磨練。」

技能和成就也不一樣。不努力的話,你的天分只不過是尚未開發的潛力。經過努力,天分才會轉變成技能,同時,持續努力也會讓技能創造出成果。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 安琪拉‧達克沃斯 《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