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發問,用力思考:猶太爸媽都在用的「哈柏露塔」高效學習法

kids-1093758_640

親子互動方式,決定孩子的未來

透過電視或影片,小孩很難學習語言。死板的資訊也無法對孩子性格帶來良好的影響。孩子的社交基礎和人際關係架構,都是從小開始建構與累積。這樣的社交能力和人際關係基礎,都奠定於家長和孩子的互動。如果小時候缺乏和父母互動,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比較欠缺熱情,也有可能引發精神異常等疾病。

猶太人不讓孩子看電視或影片,就算讓孩子看,也會控制時間,原因有三個。

第一,小時候接觸太多刺激的影片,成長過程中會對具刺激性的事物漸漸無感。例如,覺得一般影片不夠刺激,感到厭倦,想要更刺激的影片。

第二,包含電視在內,經常接觸網路等各種以影像作為媒介的孩子,思考能力會大幅降低。因為影片不會刺激大腦主管綜合判斷力的額葉,使其發揮作用,因此會導致孩子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退化。也就是說,影片的資訊傳達到大腦視覺皮層後,並不會經過進行綜合判斷的額葉,而是直接傳送到主管運動的大腦領域裡。因此,如果孩子坐在電視或電腦前好幾個小時,大腦便無法順利獲得任何資訊,最後導致綜合判斷力變得低落,腦袋也變得空洞。所以大家才把電視稱為「笨蛋箱子」。

第三,當孩子接觸太多影片,反覆觀看、一直玩電玩,就會只看自己想看的東西,導致語言能力發展遲緩,無法與別人的視線對看,也無法學會待人處事的技巧,因而失去社交能力。因此猶太人會盡量讓孩子晚一點接觸電視或智慧型手機,有的家庭甚至乾脆不裝電視。

但是就算有了互動,比起父母一直開口說話,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出回應。語言的複雜度和多樣化,以及孩子在一瞬間聽到的語彙量,都會成為學習語言的動力。然而多聽一些單字,並不是必要因素,也不是主導因素。父母的重要職責是了解孩子發出了什麼聲音,給予適當的回應。事實上,讓孩子開口說話的關鍵不在父母對孩子說的話,而是父母要適時給予愛和關心,對孩子的話語給予回應。

母親多常對孩子說話並不重要,然而對孩子的發聲和探索過程能多快反應,卻會左右孩子多快開口說話及語彙力的進步幅度。當父母與孩子互動時,透過孩子的呼叫和媽媽的回應方式,孩子的大腦會明白,自己嘴巴發出的聲音會對父母造成影響、能吸引父母注意,並了解到發出聲音很重要。

如果想告訴孩子,物體和語言有關聯,當孩子看著物體或親手抓著物體時,要馬上告訴孩子相關的語言,效果才會最好;當孩子凝視物體、用手指著物體,或是發出聲音時,媽媽若是可以給予適當的回應,會產生更大的力量。這時父母絕對不能干涉孩子,也不能對孩子作出任何指示,必須讓孩子主導,跟著孩子走。若在適當時間說出正確的名稱,孩子的大腦就會確實地連結聲音與物體。

和孩子的發聲系統有關聯的肌肉足足有八十條,需要一年以上時間,孩子才有辦法完全熟練地控制這些肌肉。如果想幫助孩子學會控制發聲肌肉,最好的辦法是增加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不管孩子發出什麼咿咿呀呀的聲音,都要給予激勵。如果能撫摸或抱抱孩子,效果會更好。和孩子肌膚接觸,也可以增加孩子發出聲音的頻率和熟練度。

父母都以為孩子在學習文法前,必須學會特定的數字,然而事實完全相反。文法會帶出語彙,一般而言,孩子會先注意到句子的最後一個字。

無論語言、社交能力、人性或人際關係等,一切基礎都在於父母和孩子的互動。父母和孩子的互動,會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沒創意?因為你習慣給標準答案

標準答案是指固定的答案,而解答是指經過分析而得到的答案。標準答案通常只有一個,然而解答根據不同的分析,可能有很多種答案。標準答案只有「對」和「錯」,解答卻有第一選擇和第二選擇。

基本上我們從小學到高中這十二年歲月裡,會進行好幾百次考試,尋找標準答案的能力簡直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即使完全不懂,也擁有卓越能力可以圈選出正確的答案。不過,這些標準答案現在都能在網路上找到,現代講求的是多元化、具創意的獨一無二答案,或者彼此互不相同的答案。

我們實施了將近二十年「尋找標準答案」的教育,四選一選擇題、五選一選擇題、簡答題等全是尋找標準答案的題目。然而,人生有標準答案嗎?關於人應該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並沒有正確解答,只是在各式各樣道路中,找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罷了。如果期望教育能對人生產生最大的影響,就必須好好思考「尋找標準答案」的教育。

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尋找標準答案。在提出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孩子思考,才是教育的重點。比起答對或答錯,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思索過程更重要。教育的目標不在於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標準答案,而是要培養學生可以秉持好奇和疑問的態度,自己解決問題。

猶太人最常問的問題是「你有什麼想法」。他們的討論可以結合「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創造出「我們的想法」。討論是邏輯訓練的一個過程,能培養擁有健全思考習慣的人才。這樣的討論最後會成為一種重視他人性格的教育,使人變得尊重人性和人格。

我們的學生很擅長在大人給予的框架中尋找標準答案,相反地,猶太人自由又有彈性,拒絕被困在框架裡。我們的學生為了達成目標拚死拚活,猶太人則會享受那個過程。我們的學生擅長打短期戰,猶太人則擅長打長期戰。假如愛因斯坦或愛迪生出生於韓國,結果會如何呢?也許愛因斯坦會被趕出學校,或是因只擅長數學和物理,其他科目成績不好而無法上大學;愛迪生在學校或社會裡則會受到霸凌,即使發明很多東西,也會因為受到許多限制而無法發光發熱。
假如媽媽倒了一杯柳橙汁給孩子,並問他:

「孩子,這是什麼?」
「是水。」 這種時候,媽媽通常會有這樣的反應:「這怎麼會是水呢?這不是水,
是柳橙汁啊。」
當媽媽說出這種否定的話,孩子會感到挫敗、喪失信心,自我評價也會跟著降低。
「孩子,這是什麼?」
「是水。」
「是嗎?你為什麼這麼認為?」
「是黃色的水啊。」
「哇!你怎麼會有這麼棒的想法呢?」
當孩子聽到媽媽的讚美,就會自信滿滿。
「媽媽給你看真正的水,看仔細哦。」
媽媽將水倒入玻璃杯,孩子仔細地盯著瞧。
「水是什麼顏色呢?」
「水沒有顏色。」
「沒錯,水沒有顏色,柳橙汁有顏色。水沒有顏色,柳橙汁是黃色的 水。」

雖然孩子的答案在大人眼中是錯的,但是沒有必要斥責孩子說錯了,只要詢問「是嗎?你為什麼這麼認為呢?」就好。

那麼孩子就會解釋自己這麼認為的理由,媽媽只要根據孩子的回答提出問題,刺激孩子更深入地思考。

標準答案會阻礙創意思考。對小孩而言,媽媽和老師的話就是真理,如果從大人口中聽到標準答案,孩子便無法跳脫框架,或許還會變得像機器般機械式地說出標準答案。

當孩子答錯或犯錯時,是和孩子進行哈柏露塔的最佳時機。假設孩子端著裝了牛奶的杯子卻不小心翻倒,家長一般會有這樣的反應:「笨蛋,你在 做什麼啊?」

比較沉穩的家長會說:「怎麼回事?怎麼不小心點!」

當孩子犯錯時,如果家長作出這種反應,便會傷到孩子的自信和自尊。犯錯就會挨罵,因此變得不想再嘗試。每個孩子都會犯錯,哪有人一生下來什麼事都會做呢?

「任何人都會犯錯,只要把翻倒的牛奶擦乾淨就行了。」
「可能裝了牛奶的杯子對你來說太重了,如果杯子有把手,你就不會翻倒了。」
孩子犯錯時總會畏畏縮縮,此時首要之務是安撫孩子,要關注的是解決方案,而不是孩子犯錯的行為。不要把焦點放在孩子的人格或錯誤上,要透過錯誤製造機會,讓孩子學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為什麼會翻倒牛奶呢?」讓孩子鎮定情緒後,媽媽只要問這句話,孩子便會自行思考,然後回答。
「因為太重了。」
「因為我用跑的,才會翻倒。」
「因為我沒抓好杯子。」
媽媽聽完孩子的回答後,只需要附和他的回答,然後繼續對話。
「牛奶灑在地上了,該怎麼辦呢?」
「要擦乾淨。」
「那要用什麼擦?是毛巾、畚箕,還是湯匙呢?」

如果孩子回答湯匙,媽媽可以拿湯匙實際擦擦看。只有親身體驗,才會變成孩子的知識。

像這樣和孩子一起尋找方法,一邊進行對話,也許會花費很久時間才能把地板擦乾淨,父母難免容易性急,什麼都要求快,可能會覺得趕緊拿抹布擦掉牛奶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但是這樣一來,孩子便無法透過錯誤學到東西,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會變得低落,和父母的關係也會愈來愈疏遠。當孩子害怕犯錯時,可能會變得不敢嘗試。俗話說欲速則不達,經過這樣的對話過程,才能帶給孩子信心。

有明確理由,學習不會三天捕魚、兩天曬網

孩子必須擁有強烈的內在學習動機,才能把書念好,否則無論父母再怎麼嘮叨,也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自動自發投入學習,學習力才會持久。如果沒有內在動機足以激起持續的學習動力,便無法做到「一萬個小時的定律」(注: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會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淬鍊是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使孩子自動自發學習的內在動力,來自於孩子的大腦。有些孩子的「大腦獎賞機制」很發達,完成某件事並得到獎賞時便會產生能量;有些孩子重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有希望獲得肯定的強烈欲望,因此只在獲得讚賞時才會產生能量;有些孩子的能量很強,會不斷以好奇心和探索能力驅策自己往前進;有些孩子只要給他目標,他就會理所當然地視為本分,盡心竭力地往前衝。

雖然主動學習比被動學習更有效果,但重點並不在學習本身,而是當學生對學習投入身體和精神上的能量,明白目前的學習具有意義時,才能積極地學習。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人類透過閱讀得到的訊息,會留下百分之十的記憶;透過聆聽得到的訊息,會記得百分之二十;透過親眼見證的訊息,會記得百分之三十;用耳朵聽且用眼睛看時,會記得百分之五十;背誦後再用嘴巴說出來,會記得百分之七十;背誦後用嘴巴說出來並實際行動,會記得百分之九十。所謂的「深度學習」,是指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理解與創新,並尋找隱藏在表面底下的意義。這樣的意志從內在欲望中產生,另一方面也會激發欲望。

心理學家愛德華戴西(Edward Deci)和理查德萊恩(Richard Ryan)在幾年前做過一個心理實驗,試圖尋找關於動機和獎勵之間的關聯。首先,他們給二十四名學生由七個積木元件拼成的索瑪立方塊(注:soma cube,由七塊形狀不同的立方體組成一個每邊各三個小立方體的大正立方體。透過平移、轉動與翻轉,破解方法總共可以有兩百四十種組合),讓他們組合出各種形狀。組合這些積木元件的方法有無數種,但實驗時必須一次就組出特定的形狀。學生依序來到心理研究中心報到,單獨進行這個奇妙又令人著迷的遊戲。

學生第一次過來時,拿到了四個圖案,他們努力利用索瑪立方塊拼出那些圖案。幾分鐘後,實驗人員離開房間,透過玻璃門觀看學生,觀察在身旁沒有人給予激勵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單獨玩多久。桌上還擺著《時代》、《紐約客》與《花花公子》等雜誌來誘惑他們。

經過幾個星期後,學生再次來到研究中心進行相同的活動,只是這次,實驗人員將一半的學生分到A組,在拼對圖案後發給他們獎金。和上回一樣,實驗人員離開房間八分鐘,結果一如所料,完全不曉得獎金這件事的學生,玩的時間和之前一樣久,但是A組的學生則拚命和索瑪立方塊搏鬥,拉長了玩立方塊的時間。

再經過一週,第三次實驗所發生的奇妙現象,讓人確實看到學校如何抹殺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有創意的人應該如何避開那樣的厄運。心理學家告訴A組學生,以後不會再發獎金了,然後當實驗人員離開位子八分鐘,在之前實驗中拿過獎金的A組學生,突然就失去了組合立方塊的熱情,投入組合的時間明顯減少。另一方面,沒有得到任何外部獎勵的學生,仍像以前一樣拼著立方塊。

根據愛德華戴西和理查德萊恩及其他社會心理學者作過的許多研究來看,都能得到一個結論:外部動機反而會使人失去興致,尤其是當自己感覺被這些動機操縱時,會更加沒有動力。在愛德華戴西和理查德萊恩的實驗中,可以看到獲得獎金的學生失去了興致,但心甘情願執行任務的學生卻依舊堅持不懈,這樣的研究結果具有重大的意義。即使孩子帶著期待和好奇心進到學校上課,當學校大肆向孩子拋出一堆外部獎勵,就會完全粉碎孩子的內在動機,使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必須用讀書獲得好成績,有種喪失自主權及任人操縱的感覺。

成功人士會成功,幾乎都不是因為外在動機,而是由於找到了內在動機,亦即從自身尋找到必須學習的理由。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天資和視野,透過反省找到可以燃燒熱情的對象。他們的共同點是,小時候好奇心旺盛、有很多疑問。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無論處於何種領域,都會深入探討。此外,他們也體驗到精神能量的神奇,在發現創意的過程中獲得喜悅。

他們深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明白為何別人可以享受特別成就帶來的好處。雖然偶爾也會受世事折磨而跌倒,但比起執著於學問名聲的外部獎勵,他們更極力追求單純學習的快樂、創意能力的成長,以及對社會的參與,因此才能獲得成功。這樣的人會尋找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努力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找出可以使生活更有意義的場所和思考方式。

只要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明白教育的主人是自己而非別人,就可以更接近成功。先有機會學習固然是先決條件,但有了機會後,還需要可以持續學習的動機。

 

本文授權刊登自大好書屋/ 全聲洙《大聲發問,用力思考:猶太爸媽都在用的「哈柏露塔」高效學習法

9789862485781-150dpi大聲發問,用力思考:猶太爸媽都在用的「哈柏露塔」高效學習法

作者:全聲洙
出版社:大好書屋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