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共享的社群人脈學:如何利用互聯網集思廣益,解決工作、生活、健康、愛情難題,實現夢想?

group-464644_640

找出群眾
∣建立新網路∣

那是我在微軟的最後一天。經過十四年的美好時光,我即將卸下行銷副總監的職務,開始攻讀博士。我內心很驚惶。人資部門在你「離職」時會叫你填寫許多表格,包括可怕的「物品歸還表」,上面洋洋灑灑列出必須交還給公司的各類東西,包括筆電、桌機、手機、手機晶片卡、辦公室鑰匙與公司配車。我交還完公司配車以後,才沉痛領悟到我沒把這最後一天規劃清楚——我發現我沒辦法回家了。

我每交還一樣東西,更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我不是靠微軟的這些東西來定義自己,但它們許多年來是我職業身分的一部分。在職場上,我愈來愈以「微軟的李爾」著稱,現在我再度變回只是「李爾」。我想著這份失落感。當我交出代表專業身分的東西,我還是個專業人士嗎?我先後交出我的筆電、我的手機、我的辦公室鑰匙,還有我的公司配車,變得有些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沒錯,找工作很難,但揮別工作更難。每一樣必須歸還的「財物」,原本都帶有讓我安心的作用。我最後一次踏入電梯,感到一無所有,滿心混亂。我剛交出整個職業生涯了?交出我的未來了?交出我的專業了?

我按下一樓的按鈕,感覺一顆心連同電梯往下沉。我還剩下任何屬於我的專業嗎?我回想那張物品歸還表,感覺似乎遺漏某個重要東西,某個關鍵東西。這時我才明白那份表格沒有叫我交還臉書上的朋友、推特上的追隨者,或者LinkedIn(最大的專業人才社交網站,中文名為領英)上的人脈。我沒有把一切交還給微軟。我最重要的專業資產並不屬於任何公司——而是屬於我自己。

我仍有人際網路。
我仍有我的「群眾」。

建立智慧共享,需要多少朋友?

如今我們能以嶄新方法變得聰明——從中獲得智慧。哈佛大學教授尤查.班克勒(Yochai Benkler)在《網路財富》(The Wealth of Networks)一書把這稱為「社群生產」(social production),也就是網路社會的一種創新生產模式。根據他的理論,連繫在一起的群眾能以全新方式產生價值,社會不再只能仰賴工業生產或組織生產。由此衍伸,智慧共享可謂社群網站時代的智能生產模式。班克勒認為社群生產不只是一股潮流,更是最關鍵的經濟與文化變革,將讓社會改頭換面。

藉由智慧共享來集思廣益,我們能做出更聰明完善的好決定。無論在任何地方,成功不只來自與人競爭,也來自能否集思廣益,有些人甚至認為集思廣益更為重要。然而,要善用一己群眾的智慧,首先得建立群眾。

如果你有用臉書,你臉書上的「群眾」有多少呢?看一下朋友名單,你是有三個朋友還是三千個朋友?為了善用群眾智慧,你至少需要二百五十個朋友。為什麼是這個數目? 二○ 一○ 年,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克里斯汀. 華格納(Christian Wagner)與湯姆.費納蒙(Tom Vinaimont)發表研究成果,試圖從科學角度(而非空泛觀察)證實群眾比專家更能做出準確的猜測或預估。他們發現單一一位專家能勝過幾位非專家,但輸給一大群非專家。他們找來兩組受試者,一組有三十名成員,一組有九百九十九名成員,「兩組人員跟預估準確度勝過一般人達十倍的專家較量,模擬測驗結果發現三十人那組贏得三八%的競賽,九百九十九人那組贏得八九%的競賽。」三十人那組在猜測容器內糖果數目的競賽表現得相當出色。

現在我手上有「三十」這個數字,再來要怎麼推導出二百五十個朋友是善用群眾智慧的下限人數呢?臉書研究指出每則動態更新平均會讓一二%的朋友或追蹤者看到。如果你想善用群眾智慧,你至少需要三十名群眾(九百九十九名當然更好),所以需要二百五十個朋友(二百五十乘以一二%等於三十)。這不是精確計算結果,但是我個人發現(而且經由研究證實)的下限人數。除了總人數以外,實際互動的人數也很重要。不是每個人都有問必答。如果你的問題乏味無趣,或者顯得另有所圖,無論朋友總數再多,也只是中看不中用。我們會在本書第二部「智慧共享的藝術」討論這一點,至於現在你該知道的是,即使你有三千個朋友,如果雙方沒有互動,你也不算具備能共享智慧的社群人脈。

首先,基本原則是至少要有二百五十個朋友。如果數目不到,趕快多傳送交友邀請吧。臉書會根據共同好友、居住地點、所上學校與工作地方等資訊,列出你可能認識的朋友,你可以趕快查看臉書的建議名單,或者也可以自己搜尋朋友。加入朋友,就是在替智慧共享打下良好基礎。切記,為求善用群眾智慧,你的群眾既要人數眾多,也要背景各異(不同年齡、性別、居住地點等)。只要達成這兩個條件,你有辦法靠群眾智慧解決難題,做出好決定,甚至實現夢想。

臉書有個好處,那就是你始終能選擇向你的群眾提問。儘管不是每個臉友(臉書上的朋友)都跟你熟識,但他們至少能各抒己見,而且通常對你尚稱了解,有辦法幫助你妥善思考與做出決定。

臉書的一個潛在缺點在於並非匿名。如果主管有在臉書上加你為朋友,你也許不適合在臉書說你一直討厭目前的工作,很想設法跳槽。當你不希望事情讓好友、家人或同事知道,其他匿名網站就派上用場,我們會在後面章節詳加探討,但其中一個網站值得現在提起: Quora。Quora(www.quora.com)是首屈一指的線上問答平臺,每個月超過一百五十萬名用戶在上頭提問,涵蓋四十萬多個主題,大家熱中於提問與回答,回答者不見得是專家,但通常確實自認能貢獻一己之智。你能選擇用匿名或真名提問,把問題歸為特定主題,追蹤這些主題的用戶能看到問題並提供解答。跟臉書一樣,用戶能彼此「追蹤」。

想知道你這年紀該如何加入馬戲團嗎? Quora 會提供答案,而身邊的人(尤其是主管或伴侶)完全不知道你問過這種問題。

如何與群眾確實建立關係?

當你跟群眾分享心事或尋求協助,無論對象屬於強連結或弱連結,你都會擔心不該暴露弱點,儘管我們的文化強調公開透明,你仍怕自己透露太多。然而在善用智慧共享之際,最寶貴的就是真實做自己。我們都是活生生的平凡人,有掙扎,有成長,有學習,有嘗試,有失敗,愈能坦然跟群眾分享,愈能建立密切關係。群眾不太喜歡看到粉飾美化的假象,比較喜歡看到真切實在的情感,所以多數人對宣傳廣告興趣缺缺,對真實故事另眼相看。

很多人往往覺得有必要用社群網站展現特定形象與「動態」:看看我的家庭有多美滿;看看我度假的照片拍得有多讚;看看我的另一半有多愛我;我升職了,快來恭喜我吧;快買我的產品吧。

經營能共享智慧的社群人脈不是要炫耀外在表象,而是要分享內在心事。我們要跟群眾有真實的連結,有共享的理念,才能在職場或生活上彼此依靠,齊心協力。如果我們看到別人發文說不知該買哪輛名車,大概不會留言回覆這個「雙B煩惱」;如果我們看到真心發問,例如有人滿心煩惱是否該換工作,或者孤單寂寞想找人談天,這時我們看到對方真誠展現出脆弱的一面,心有戚戚焉,於是決定留言回覆。無論分享什麼,這都適用。我們都能憑直覺知道什麼是真話,什麼是假話。

展現脆弱面是一計有效招數,但需要勇氣。也許你想分享說你正在尋找人生或工作的意義與目標,卻有些猶豫,但我敢保證,只要是真心提問,只要是真誠想法,你獲得的群體智慧絕對非常值得。讀完本書後,放手一試吧。從小問題開始,慢慢循序漸進。當初我很怕離開微軟,很怕講說我夢想有一天要當TED的講者,也很怕動筆寫書,但每次我跟群眾分享恐懼與疑慮,結果都獲益良多。群眾最終會是你的靠山。

 

本文摘自三采/ 李爾.羅瑞夫《智慧共享的社群人脈學:如何利用互聯網集思廣益,解決工作、生活、健康、愛情難題,實現夢想?

sdaasdsd36智慧共享的社群人脈學:如何利用互聯網集思廣益,解決工作、生活、健康、愛情難題,實現夢想?

作者:李爾.羅瑞夫
出版社:三采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