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當一日羅馬人

p82

羅馬人的生活與建築4

浴 場

了解羅馬市民文化的重要設施

羅馬人很喜歡洗澡。

p84_1

浴場從羅馬的共和政體時期就存在,到公元前33年為止,羅馬市內共有170個個人經營的浴場。不過這些浴場不但收費昂貴,又很狹窄,無法多人一起使用,再加上衛生條件很差,與其說是公共浴場,不如說是用來進行按摩等活動的地方。

在帝政初期的公元25年,第一任皇帝奧古斯都的左右手阿格里巴,著手興建羅馬市內第一座公共浴場。但它只能算是稱為「蒸汽浴室」(laconicum)的乾式三溫暖,興建時被視為體育場的附屬設施。

後來在公元80年,在羅馬競技場的北側,有一間除大規模的入浴設施外,還有泳池、庭園、體操場等設施在內的「提圖斯浴場」完工了。它的竣工為以貴族、元老院以及其他市民為首的各階層羅馬人,帶來日常生活的一大變革。

所謂的大變革,就是這種「公共浴場」並非體育場的附屬設施或衛生設施,而是定位為娛樂場,擔負著提供人們集會與社交地點的責任。其後,圖拉真、卡拉卡拉,以及戴克里先等「公共浴場」,就一個接一個出現在首都羅馬,後來也成為羅馬帝國各城市不可或缺的設施。

此外,公共浴場也和劇場一樣,最早的一座是位於龐貝的斯塔碧雅(Stabiae)浴場。

Terme di Caracalla 卡拉卡拉浴場

代表羅馬的浴場

p85

是座寬410公尺、縱長380公尺,占地15公頃的大浴場。浴場的設施是在公元212 年動工,於216年完工,但酒鋪、小吃店等所相連構成的圍牆,以及庭園等設施,則在公元235年才完成。據說一次可容納一千六百人,一天下來可提供六千至八千人次入浴。浴場的設施是以用花崗岩覆蓋為圓形天花板的大廳為中心,設有冷水浴室、溫水浴室、熱水浴室;左右對稱設有更衣室、乾式三溫暖、體操場等設施。地板與牆壁覆以大理石或馬賽克磚,呈現出赫克力士或花神等畫像。浴場的背面是包含附觀眾席的運動場在內的體育場(gymnasium,即現在的gym)、庭園、散步道與泳池,周圍也設有圖書室或休息室。這裡一直使用到公元537年,目前在夏天時仍會於直徑55公尺的熱浴室舉辦歌劇演出。

羅馬人的社交場所─浴場

入浴成為日常生活一部分

公元80年,提圖斯浴場完成後,羅馬人的日常活動,就又多了「上浴場」。羅馬人的日常生活是從天亮開始工作,通常在下午很早就結束,有家庭的人正午便能回家。劇場或競技場舉辦的活動並非隨時都有,因此為打發無所事事的下午時光,人們會在午睡後到浴場去。在設備完善的大浴場,夏天因為有列柱走廊可以遮蔭而很涼爽,冬天則備有舒適溫暖的房間。因此,公共浴場等於是民眾的別墅一樣。

順便一提,羅馬人沒有混浴的習慣,因此浴場也備有女性專用設施。在未設女性專用設施的浴場,則會規定女性專用的入浴時段。

入浴以前,要先在更衣室(apodyterium)脫去衣物。更衣室常有小偷潛入,所以會有一兩名奴隸幫忙看管脫下來的衣物。

各種不同的入浴方式

脫衣後的使用順序隨個人喜好,不過一般而言,都是先到可以讓身體習慣熱氣的溫浴室(tepidarium)去,接著再前往室溫極高的乾式三溫暖(laconicum),或是到藉由裝溫水的泉水池保持高濕度熱氣、並備有浴槽的熱浴室(caldarium),在那兒大量出汗。

順便一提,這些房間的地板都很燙,為免燙傷,得穿木製拖鞋。此時, 下人會以去除體垢用的刮身板(strigil),幫忙仔細地磨擦全身。當時肥皂尚屬貴重物品,羅馬人會在全身塗滿香油促使排汗,以去掉皮膚上的污垢。此外透過交互浸泡熱水與冷水,可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不潔物質。

接著跳進冷浴室(frigidarium),讓身體的肌肉收縮,結束入浴。然後再稍微游個泳,接受按摩。順便一提,這種方法也可見於現在的土耳其浴。羅馬人認為,入浴前後如果適度運動,入浴才會有效果。因此,據說有的人會在中庭的競技場角力、在室內的體操室運動後再入浴,也有人在入浴後跑去投球,或是到可以顯示你走了多少距離、走了幾圈的庭園小徑散步。

入浴後若還有時間,就在溫浴室或戶外的游泳池(natatio)與朋友聊天,晴天的話就在陽台做日光浴。公共浴場需要很多熱源,而且有溫浴室、熱浴室、乾式三溫暖等溫度各異的房間,也設有視不同浴室需求供給熱能的加熱系統(hypocaustum)。

這種系統的構造,是利用紅磚柱子把地板架高,再貼上磁磚。從鍋爐出來的熱氣在縫隙中循環、加熱各房間的地板後,再透過埋在牆內的多條垂直管線,與水蒸汽一起排至外部。所供給的熱能多寡,是藉由把房間位置安排在熱氣管道前段或後段來調整的,在鍋爐附近溫度最高的地方,就設置熱浴室。

羅馬最豪華的戴克里先浴場

戴克里先浴場完成於公元306年,是首都羅馬最大規模的浴場,強調的是高人一等的奢侈與豪華感。

浴場整體長390公尺、寬370公尺,光建築物就長235公尺、寬150公尺,一次可容納三千人入浴。中央的十字形冷浴室長66公尺、寬48公尺,內部的裝飾柱上方,有三個穹型拱頂。

冷浴室後來被米開朗基羅改建為安傑利聖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此外,直徑20 公尺、在頂部開有美麗圓形小天窗的溫浴室,現在成為通往教會的玄關。

龐貝「廣場浴場」的溫浴室遺跡,是傳達當時景象的珍貴地點。這個水池用來洗手腳,對面這邊有浴槽。

同樣位於奧斯提亞的「涅普頓浴場」遺跡。古羅馬浴場常可看到這種中央有運動場的設計。

緊鄰特米尼車站的戴克里先浴場遺跡。雖已於十六世紀改建為教會,但仍大致保留一千七百年前的浴場外觀。

古代奧斯提亞遺跡的「廣場浴場」殘存的通風口。形狀讓人想到現代的通風扇。
庶民居住的集合住宅

p122_1

平民公寓的種類與結構大致分為兩類

兩層以上集合住宅,也就是「insula」,據傳是起源於古代的亞歷山卓或敘利亞、西西里等地,但開始在古羅馬興建,應該是公元前二世紀的事。

而在公元前一世紀起,龐貝城開始把面對大馬路的住宅一樓正面改為店鋪使用,再在上方增建二樓。

這種住宅有兩種型態,一種是像二世紀時在奧斯提亞(Ostia)建設的「壁畫之家」(Insula of the painted vaults),店鋪在路旁排成一整列,上方是出租住宅;另一種是像「戴安娜之家」(Insula of Diana),把設有中庭的建築物四周的一樓當成店鋪,上方做為出租住宅。

店鋪是由近乎全面開放的一個房間,再加上往內的另一個房間,連續兩個房間所構成,並有附木製梯子攀爬上去的夾層,夾層處有個長方形小窗。

再上方的住居,可以從面對道路的樓梯或中庭的樓梯直接進入。典型的住宅平面圖會有餐廳,略大的房間會設於房子兩側,其他房間則面向連結兩側的中間通道。

平民公寓也有高達六、七層的,不過混凝土骨架再砌以紅磚的結構只到四樓,五樓以上就會以較輕的建材來蓋,頂部也會以木製的居多。外牆雖有窗戶與陽台,但沒有玻璃,窗戶的開關是以木門或窗簾來控制。室內自公元二世紀之後,地板就改以紅磚或混凝土處理,牆壁或天花板則用灰泥,牆上則畫著可緬懷過去自然景觀的植物畫像。

有些建築物在主要出入口的地方會有往外延伸的部分。此外,一樓的店鋪前方,通常會沿著道路以連續的列柱做出走廊。

住個房子也要賭命?
平民公寓裡的庶民生活

在這種平民公寓裡生活,一點都不舒適。房間狹窄,家中只能放置一張桌子、幾張椅子等基本家具,睡覺時則以稻草袋或墊子鋪在紅磚台或地板上當床墊。

增建的上方樓層沒有水道、下水道設備、廁所等,也因為犧牲了建築的強度與安全性,常發生傾倒。此外,也常因為烹煮食物用、以木炭加熱的小型陶製攜帶爐,或是取暖用烘爐的炭火而造成火災。當時不像現在,沒什麼消防設備,因此住在那兒也等於是要賭上性命。所以租金與現代不同,愈高樓層愈便宜。

此外,也常會有住在裡面的居民把垃圾、屎尿或是壞掉的壺罐往樓下丟(法律禁止,但仍難以杜絕),所以對經過平民公寓的人,也算得賭命。

還有,奧古斯都大帝為防止建築物崩毀,除了把平民公寓的高度限制在70 羅馬呎(相當於五樓),也組織警察消防隊,擔任夜間保全或消防的工作。由此可見,平民公寓的居住環境也算一種社會問題。
平民公寓的外觀

平民公寓是好幾戶集合在一起的集合住宅,很像「島」,所以才命名為「insula」。建築物前方多半會有以連續列柱或拱門做成的走廊,這也是延續至今的歐洲城市景觀的基礎。

平民公寓內部

平民公寓也會在內部設置與個人宅邸相同的中庭。上圖是晾曬衣物的想像圖,與現在歐洲的舊市井一樣,是十分常見的日常景象。

平民公寓一樓的店鋪

平民公寓的一樓大多做為店鋪,銷售各種商品。店鋪內部不會只有一個房間,內側還有另一間,多半設有以梯子攀爬上去的夾層。

 

本文授權自時報出版/後藤克典《來當一日羅馬人

1231212121來當一日羅馬人

作者:後藤克典
出版社: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