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放手才能養成獨立的孩子

12212474014_523cd63525_z

捨得放手才能養成獨立的孩子

二○一三年暑假我回台灣宣傳新書的時候,小志先生第一次當起奶爸,獨自照顧綺綺跟比比。三星期後回來,我發現他這個奶爸當得很稱職,孩子們說他煎的牛排跟炒飯很好吃,兩人依舊頭好壯壯;若真要挑剔的話,就只有家裡的盆栽枯死了三盆這件事。小志先生兩手一攤說:「我連小孩都快顧不來了,哪有時間去管妳那些花花草草!」於是小比、綺綺就跟著我一起埋葬這些死去的枯枝,把養分還原給大地。

暑假過後,比比開始主動拿澆花器幫窗台上的花草澆水,我開心地讚美他:「哇!你會照顧我們家的植物了耶!」

他笑笑地回道:「因為Eva Lotta(幼兒園老師)讓我在學校裡負責澆花,所以我會呀!」後來每次我去接比比、綺綺放學的時候,就會特意多停留、陪他們玩耍一會兒,順便觀察老師們怎麼跟孩子互動,如何和孩子一起結束這一天的活動。

由於瑞典的幼兒園並沒有統一的下課時間,孩子待在學校的時間是依照父母的上班時間而定,最早清晨六點就能到校,最晚下午六點關門。若是父母一方為專職家庭主婦(煮夫),孩子們一星期就只能到幼兒園十五個小時,此時幼兒園主要的功能是提供父母親喘息的服務,讓他們有一小段自己的時間可以喘息,轉換心情。

從下午兩點開始就陸續有孩子下課,輪早班的老師也會在這個時段下班。到了四點之後,往往只剩下兩名左右的老師,負責照顧晚下課的學生。這麼少的人力要如何照顧孩子又能收拾打掃幼兒園?老師的方法就是「帶著孩子一起做」。

所以當他們準備集中到某間教室時,有些孩子會把散落在地上的教具收好歸位,有些孩子會跟著老師一起倒垃圾,然後一起拿著自己的衣服、鞋襪,往最後開放的那間教室移動,這些動作孩子們做起來自在輕鬆,一副訓練有素的樣子。其實與其說老師是「訓練孩子」不如說是「相信孩子」,他們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到,讓孩子從日常作息就習慣有始有終,從小事學會為自己負責。

相信孩子,你的放手是孩子成長的開始

很多台灣家長在教養上都抱持著「孩子的責任就是專心讀書」的觀念,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可以光明正大地以「讀書」當作藉口,不用做任何家事,也不需要太關心周遭事物,養成了生活自理能力趨近於零的小孩。還好我並沒有在那樣的家庭環境長大,在我對家務很有興趣的時候,父母親並沒有拒絕讓我參與。

我在國小三年級時炒了人生中的第一盤蛋炒飯、國小五年級收到爸爸送我的第一本食譜書,然後依樣畫葫蘆,做了水果涼圓。那時飯後水果是我切的、柳橙汁是我跟奶奶一起手工榨的。要不是當時我老愛跟著奶奶在廚房裡忙進忙出,許多古早味料理像是年糕、粽子、月餅、湯圓,我也不會知道傳統的做法。

我真的非常感謝父母讓我參與各種自己有興趣、想做的事。父母的「信任」及「願意放手」,無形中讓我對生活裡的新事物充滿好奇,也願意挑戰難度更高的事物。所以在小比跟綺綺的學習道路上,我從來不會反對他們任何的自發性學習。

 

(本文出自平安文化/ 蘿瑞娜 《沒有成績單的童年:瑞典媽媽這樣教出獨立、自信、有創意的孩子》)

21212122107沒有成績單的童年:瑞典媽媽這樣教出獨立、自信、有創意的孩子

作者:蘿瑞娜
出版社:平安文化

 

圖片來源:115089924@N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