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工作必須先想清楚的幾件事

12438609913_b1b71f89d0_z

當亞馬遜宣布要推出免費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以免費硬體搭配軟體購買的方式提高市占率的同時,等於宣告資訊電子硬體設備產業微利化的降臨。

就讀研究所期間,我開始思考未來就業方向並評估未來生涯發展。根據大環境的發展趨勢,我抓出幾個找工作時必須深入評估的要點:

自動化科技

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自動化科技取代?例如:自動提款機出現之後,銀行不再需要那麼多櫃台人員。工廠引進機械化設備後,無需大量工人執行工作。

外包

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外包到價格成本更低廉的國家或地區?例如:台灣將生產製造工廠遷往中國,美國將客服工作遷往印度與菲律賓。

能夠外包或者能夠進行勞動套利的工作(同樣的工作可以交給人工與土地成本更便宜的地區來處理),能免則免。

數位化與全球化

自己的工作能不能在數位媒體上進行?能不能透過數位媒體涵蓋全球市場?是否需要固著於土地上?能不能在全球市場上快速移動?

數位化能幫助小公司迅速發展成全球企業,人數雖少,但是靠著數位傳播或無限複製的擴張,獲利能力驚人。例如:臉書在短短幾年內成長為全世界最大的社群網站。

人口結構

工作會不會受人口結構轉型衝擊?

例如:同樣是教育產業,因少子化衝擊,基礎教育就業人口數不斷萎縮,聘僱需求不斷減少;但成人教育產業卻拜全球化競爭之賜,專業工作者有自我進修的需求而不斷成長擴大。

市場需求

市場對此一工作是否持續存在需求,且需求會不會隨著時間而成長?例如:過去台灣社會最需要的代工型人才,未來需求可能不再強勁;但過去台灣社會欠缺卻不積極發展的品牌與行銷企劃人才,未來需求可能蓬勃成長。

個人的興趣與能力

除了就業市場與大環境的判斷,還要考慮個人興趣與專業能力。例如:我原本就打算從事文化相關產業,只是還沒決定進入哪一個領域,多方考量上述五點與個人興趣能力後,才決定往產業最上游的「內容生產」之路邁進。

我認為,短時間內生產內容還無法被自動化科技取代,且能立足台灣、跨足海外市場,相對不受人口結構衝擊影響,市場有長期需求且需求不斷成長(現代社會的日常運作需要大量的文本)。而文字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接受外包的工作,所以也不受組織將工作外包的衝擊(反而受惠)。

真正進入自己規劃的生涯藍圖之前,我花了好幾年時間進入產業中的其他環節。一方面熟悉產業鏈的生態與營運方式,二方面檢驗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三方面學習必要的知識技能(例如:擔任連鎖通路採購期間學會的庫存與帳務管理知識,對於管理自己的工作進度與帳務支出相當有幫助)。

未來是一個全球同步競爭的時代,低廉又優質的勞動力可以透過網路與全世界的人才競爭,而且越來越多工作會外包給自動化技術,就業環境本來就日漸嚴苛。再加上台灣的企業勞動環境不佳,少子化高齡化衝擊……,每個人都應該更審慎地根據大環境的變遷與個人興趣能力,找出適合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人云亦云地投入當下熱門或看似穩定的產業。如果不評估未來二、三十年的就業市場狀況,恐怕現在的熱門與穩定將來會是傷你最深的痛!

 

(本文授權自「沐風文化」,出處:沐風文化/王乾任《我以前和你一樣也是個菜鳥,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搞懂6堂職場課x 10種必備技,各行各業都要你!》)

asdfsd2dpi我以前和你一樣也是個菜鳥,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搞懂6堂職場課x 10種必備技,各行各業都要你!

作者:王乾任
出版社:沐風文化

 

(photo via codnewsr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