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

aderlian

行動和心理上,都要達成明確的目標

阿德勒視教育為人類最終的救贖,親子教養與教育也因此成了阿德勒心理學的中心思想。接下來就要開始說明阿德勒在這方面的想法。

阿德勒心理學的最大特徵,就是對於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健康,甚至於要怎麼活下去,都有非常明確的想法。如果希望孩子獲得適切的教育,就必須時時思考自己養育孩子的方式最終會讓他們變成什麼樣的大人,不然可能永遠都只會被眼前的事弄得手忙腳亂。

許久以前,父母及老師都是用「權威」逼迫孩子乖乖順從,孩子也將這種方式視為理所當然,但也只有在那個時代,這種既不一貫又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才能通用。不過,阿德勒在七十年前就已經這麼寫了—「逼迫孩子將手放在膝上、靜靜坐著動都不能動的學校,早就不應該存在了。」

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從前那種「老師擁有無上權威,孩子只需順從」的做法,時至今日還能被認同嗎?

我曾看到某個中學老師接受電視採訪時,自信滿滿地說:「現在的國中生,如果不能揍到他們聽話,就只能用哄的了。」想到如今的教育現況,這種說法真會讓人懷疑是不是走錯時代了。現在的孩子認為自己和父母、老師是對等的,在這樣的狀況下,舊有的親子關係及教育方式已經無法通用。

對此,阿德勒心理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而且為了幫助孩子,在達成目標之前絕不放棄。

首先是行動上的目標:
一、自立
二、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再來是協助行動的心理目標:
一、我是有能力的
二、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生活型態是—「我們對自己及世界的定義」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信念帶來行動」,為了讓孩子將來能夠獨立,並且與社會和諧生活,就必須培養出能支持他正確行動的信念。

這裡的「信念」是指:我們對自己及世界的定義,也可以稱為「生活型態」(Life Style)。這個信念通常在人生早期的時候形成,阿德勒認為大約是四、五歲左右,現代的阿德勒心理學則認為是十歲前後。不過,由於生活型態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因此只是大約定在這個時期。

孩子的生活型態是在各自的體驗中成形,因此父母及老師在與孩子相處時,必須時時檢驗自己的行為是否能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信念,這麼一來,孩子自然就會知道自己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孩子在確定自己的生活型態之前,通常會去做各種嘗試並遭遇失敗,但也因此學習到在這樣的狀況下自己能做些什麼,在不斷的嘗試中形成對自己及世界的信念。

不是不能改變,是人自己決定不要改變

只是,當生活形態固定下來,即使後來發現這個生活形態會造成自己的不便,人們也很難做出改變。因為你已經太熟悉這個生活型態,即使它會造成不便,但至少可以預測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因此寧願不做改變。

換個角度來說,是人自己不斷地決定不要改變,因此只要消除這種想法,生活型態就可能改變。

這裡刻意不使用「性格」,而是用「生活型態」,就是要排除「性格」一詞中所隱含的「難以改變」之意。人類的性格並不是那麼難以改變的,因為它只是一種形式、或者說是一種型態。既然如此,即使換成用其他角度去定義,應該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的生活型態都是自己選擇的,這部分會在後面詳細說明,但大家可以先了解,我們的生活型態並不是由外在的因素所決定,而是自己選擇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毫無理由就選擇了自己的生活型態,生活型態的形成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阿德勒將這些因素稱為生活型態的「素材」,人則會依照這些素材來決定自己的生活型態1。

所以,即使父母按照前面所說,在與孩子相處時將「培養正確信念」做為教育目標,孩子也可能不接受那樣的信念,換言之,他不一定會形成那樣的生活型態。即使如此,父母及老師仍舊要提供給孩子適當的幫助,他們才會更容易形成正確的生活型態。

 

(以上文章摘自《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作者 岸見一郎 /方舟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