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心理學:1小時讀懂阿德勒

courage_psychology

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態度

阿德勒心理學透過人所抱持的目標來理解人的行為與心理,而阿德勒將其心理學稱為「個體心理學」。

人都是朝著目標而行動

阿德勒心理學是「源自於試圖努力理解生命的神祕創造力而發展」出來的心理學,阿德勒表示「生命的神祕創造力」特徵是:

一、要追求目標、達成目標的欲望
二、嘗試某個方向失敗後,想從另一個方向獲得成功以求補償的欲望(《自卑與生活》)

也就是說,從人都是朝著目標而行動這個簡單的想法為基礎,試圖去理解人類的行動與心理,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態度。因此,阿德勒心理學採取的立場是「若不知道一個人的目標,就無法理解他的行為與行動」(德瑞克斯《阿德勒心理學的基礎》)。

不過,當我們仔細觀察人類的行為,會發現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例如小孩明明很愛媽媽,卻會大哭讓媽媽傷腦筋。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認為這種矛盾的行為背後有著一個目的一貫的統一人格,而這個人格超越了矛盾。以小孩的例子而言,他們或許是為了要吸引最愛的媽媽的注意,所以才會利用大哭讓媽媽傷腦筋。照這個道理,就可以了解小孩的行為稱不上是矛盾了。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的人格是無法切割且始終維持統一性,他稱之為「人格(Personality)的統一性」。「個體心理學」並非與「社會心理學」對立此外,為了強調人格的統一性,阿德勒將其心理學稱為「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

「Individual」源自於拉丁文的「Individuum」,意思是「未被分割的(undivided)」、「無法分割的(indivisible)」。

請各位要注意的重點是,「阿德勒心理學=個體心理學」個說法並非是為了與社會心理學對立的用語。

有關這一點,後續會有更詳細的描述。個體心理學極重視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聯,因此就這層意義而言,也可說是非常注重社會性的心理學。在此,希望各位讀者先理解的重點是,重視人格統一性的「阿德勒心理學=個體心理學」所關注的,是人們抱持的目標。

被稱作「勇氣心理學」的原由

為了讓人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就要修正他原本錯誤的目標,給予他朝向新目標邁進的勇氣—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

「本人的意志所選擇的目標」也能夠修正每個人心中抱持的目標形形色色,因人而異。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每個人抱持的目標都是在人生早期的階段就已經選擇,且建構好了。

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生的目標是依據個人的意志所選擇的。通常這些選擇都透過經驗所決定,即使連當事人自己也無法明確掌握選擇的過程,但是做出選擇的人確實就是當事人自己,不變的是每個人都在某些意志的作用下做出選擇,並且所有人都以自己所選擇的目標為前提而行動、抒發情感。

然而,人選擇的目標並不都是適當的,不知不覺中選擇了不適當的目標或錯誤目標的情況當然會發生。當人依照不適當的目標、錯誤的目標行動時,就可以輕易預想到他將會面臨難以適應社會的情況。

難以適應社會的人一定會感到煩惱,但是許多人並不了解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也無法掌握自己正依循目標行動,所以人們就會找不到解決煩惱的方法,並因此更加煩惱。

給予人勇氣朝向正確的目標發展

這就是為何阿德勒心理學採取「若不知道一個人的目標,就無法理解他的行為與行動」的態度,想要讓人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就必須理解他抱持的目標,並且盡可能促使他了解自己的目標是錯誤的,之後再一起找出正確的目標,給予他往前跨出第一步的勇氣,這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也要求擁有錯誤目標的當事者必須抱持勇氣,勇敢朝向新目標踏出嶄新的一步。阿德勒心理學採取了如左圖的途徑,因此也被稱作「給予勇氣的心理學」或「勇氣心理學」。

協助人們享受成果豐碩的人生,從背後將我們推向正確方向的,就是阿德勒心理學。

 

(本文授權自「天下雜誌」,出處:天下雜誌/《勇氣心理學:1小時讀懂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