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橘子思考術:放手的智慧

photo1

你已經做一件事,有一段時間了,無論「這件事」是什麼:一份工作、拿學位、一間新創事業、一段感情、慈善事業、從軍、運動…..。

或許,那是你努力許久的夢幻目標、理想計畫,久到甚至你已經不記得當初為什麼要開始這件事,在你最誠實的時刻,很容易就讓你看清楚事情行不通,所以,為什麼你還沒放棄?

蘋果橘子思考術》的作者指出,你還沒放棄的原因,基本上有以下三點:

一、放棄象徵失敗

邱吉爾不斷的告誡別人:不要放棄。或許我們過往就常常活在這樣的思維當中,在別人眼中,放棄就是個失敗者,不放棄那麼至少還有機會,或者,以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還沒放棄就代表還沒失敗。

二、沉沒成本

如同字面上所述,你已經做這件事很久了,你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勞力在這上面,所以你不能停,必須支持下去,簡單的說,這便是所謂的「花錢填無底洞」,但金錢並非人們投入「沉沒成本陷阱」的東西。

想想你持續為了某些目標所投入的所有時間、腦力、社會或政治成本,只因為你不喜歡放棄的概念。

三、人們很容易專注於具體成本,卻很少留意機會成本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決策過程中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又稱為「替代性成本」,就是俗語的「有得必有失」。例如某甲現在有1小時時間,可挑選A、B、C三件同樣都需要花費1小時才能完成的三件事之一來做,他若選擇了A,就得放棄做B、C二事的機會;若選擇了B,就得放棄做A、C兩事的機會。又如在選擇了某項社會福利(如創業津貼)後,受到固定資源的限制,他便得失去選擇其他福利(如選擇國民住宅)的機會──則放棄選擇國民住宅福利的機會,即為選擇創業津貼福利的「機會成本」」。

簡單的說,機會成本的意思是,你每為一件事投入一塊錢、一小時,或一個腦細胞,就是在讓自己沒有機會把那那些東西用在別的地方。

你或許還能做哪些其他的事?

你能否做一件事,讓自己或別人的人生更圓滿、更具生產力、更刺激?這是有可能的,只要你不那麼在意沉沒成本,只要你能放手。

李維特、杜伯納指出:「資源不是一種無窮盡的東西,如果你不願意拋棄今日行不通的東西,將無法解決明日的問題」。

此外,失敗也不應該被當作是全然的損失,有失必有得,一旦你採取「蘋果橘子思考術」、開始做實驗,你會發現,失敗反而能帶來珍貴的反饋。

(閱讀:蘋果橘子思考術